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日乾夕惕

(漢語成語)

鎖定
日乾夕惕(rì qián xī tì),是漢語的一則成語,出自《周易·乾》。 [1-2] 
這則成語形容自早至晚勤奮謹慎,不敢懈怠。其結構為聯合式,在句子中可作謂語、定語。 [1-2] 
中文名
日乾夕惕
拼    音
rì qián xī tì
近義詞
焚膏繼晷夜以繼日
反義詞
飽食終日尸位素餐
出    處
《周易·乾》
語法功能
作謂語、定語

日乾夕惕成語出處

《周易·乾》:“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1] 
後世根據這句話剪裁出成語“日乾夕惕”,也作“朝乾夕惕”。 [1]  [2] 

日乾夕惕成語典故

《周易》包括經、傳兩部分。《經》有時稱為《易經》或《古經》,是在專門從事卜筮的巫史們的長期經驗和記錄的基礎上逐漸形成的;《傳》是戰國時人對經的解釋説明,又稱《易傳》。《易經》分為六十四卦,《易傳》分為七種十篇,漢代學者稱之為“十翼”,“翼”即輔翼經文之意。
《周易》第一卦是乾卦,指天,其實是借天來説明當時對人生的一種認識,重點不是天,而是人。乾的上三畫即上卦、外卦,和下三畫即下卦、內新實橫的陽爻,是由八卦的乾重疊而來。“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是根據這一形象所進行的含義上的闡述,稱為“象”,據傳是孔子所作,讀來朗朗上口,便於記憶。
在《周易·乾》中有這樣一句話:“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大意是:“從太陽昇起,君子就應該奮發努力、自強不息,太陽落山,君子就應該反省當天有沒有過失、錯誤,如此才能突破困難險境而不至於遭受危害。” [3] 

日乾夕惕成語寓意

“日乾夕惕”這個成語告訴人們,勤奮和反省兩種品質是相輔相成的,決定着人生走向。《周易》興盛於殷周之際,承載着周人對殷商滅亡教訓的反思,充滿了“小邦周戰勝大邦殷以後,面對混亂局面的政治焦慮”,故其文多述憂危之事,言辭多危亡之語。《周易》以此“危辭”來警醒人們須常懷戒懼之情,心存憂惠之思。禍患災難與人類同行,而憂患意識是人類對實際生存狀況生髮出的一種主動性意識和理性反思,是對天災人禍的預判與防範。無論身處逆境還是順境,憂患意識都是中國人不可或缺的制勝法寶。只有日日勤勉努力,日日反思過失,才能突破困難險境而不至於遭受危害。 [3]  [4] 

日乾夕惕成語運用

成文用法
“日乾夕惕”指終日勤奮謹慎,不敢懈怠。這則成語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定語。 [1]  [2-3] 
運用示例
清·陳康祺郎潛紀聞》卷一:“良由大政親裁,日乾夕惕。”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