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施利瑪

鎖定
施利瑪(Sirima),是古印度摩揭陀國王舍城的藝妓 [3]  ,她擅長舞蹈,又佈施僧團,死後升入帝釋天宮中。在帝釋天宮中為施利瑪伴舞的女子是來自恆河母系社會的apsaras(在漢語中翻譯成“飛天”)。 [1]  施利瑪是一位舞者,她從事的舞女職業,決定其不能成為主流人羣。但她通過信仰佛教,供奉僧人,進入到帝釋天宮,死後被刻在佛塔上,成為偶像,使自己為主流社會認同。 [2] 
別    名
Sirima
所處時代
佛陀時代 [2] 
出生地
古印度摩揭陀國王舍城 [1]  [4] 
本    名
施利瑪
性    別
職    業
舞者 [2-3] 

施利瑪人物生平

施利瑪得入流果

一位名叫烏塔拉的女子,她是王舍城富商普納的女兒,他們家都是佛陀的追隨者,但她的丈夫不是。結婚後,烏塔拉再也沒有機會給僧人佈施和聽法。她忍受了兩個半月的困苦,她的父親給女兒寄去一萬五千金幣,讓鎮上的藝妓施利瑪招待女兒丈夫兩週,女兒則可以去做任何喜歡做的功德,烏塔拉聽從了這個建議。施利瑪對烏塔拉感到憤怒和不安,兩週來她一直把這裏當家,她對烏塔拉感到強烈的嫉妒並想要傷害她。烏塔拉看到她過來,心中把施利瑪當成朋友,她對施利瑪充滿慈愛,當施利瑪把熱油倒在她頭上時,就如清涼的水一樣無害地流了下來。施利瑪憤怒了,又舀起一勺滾燙的油。這時烏塔拉的侍女抓住西麗瑪,對她拳打腳踢。烏塔拉起初試圖阻止她們,但徒勞無功。施利瑪回到家準備好各種食物,她為自己的不良行為感到羞愧。施利瑪跪在佛陀腳下請求寬恕,覺者請烏塔拉確認發生了什麼事,世尊説克服憤怒的正確方法。施利瑪證得入流果,她不願繼續當藝妓,而是致力於照顧僧團並從事其他功業 [5] 

施利瑪供奉僧人

施利瑪開始對僧團進行永久的佈施,她每天請八名僧人到她家吃飯。她總是親手招待來找她的僧侶,她的食物供養非常豐富。一位比丘稱讚施利瑪的功德,並稱贊她美麗的品行和白皙的皮膚。其中一位僧侶在聽到讚美施利瑪品質的話語後,甚至沒有真正見過她,就愛上了她。施利瑪患上了致命的疾病,她讓侍女招待了比丘們,之後侍女攙扶施利瑪去見比丘們,她依然恭敬地向他們行禮。那位僧人之前未曾見過施利瑪,就對她產生了情愫,此時他看着她,心想:“施利瑪雖然生病了,但看上去依然美麗。如果她身體健康,佩戴所有飾物,那該是多麼光彩奪目。”他連飯都吃不下了,漫步回到寺院,雖然朋友們想勸他吃飯,但都沒有成功 [5] 

施利瑪親屬成員

施利瑪的弟弟耆婆(Jivaka)生下後便被拋棄,後來耆婆到呾叉始羅(Taksasila)學習醫術回到王舍城行醫,並與姐姐施利瑪相認。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