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方柏容

鎖定
方柏容(1911年7月24日-1995年3月),安徽黟縣人,紡織教育家、化學纖維和環境治理專家,中國化纖專業學科創始人之一,紡織系統環保專業奠基人。
1936年方柏容隻身赴意大利米蘭工程大學留學,1941年5月取得了人造纖維專業博士學位,1941年至1947年任美國新澤西貝爾研究所化學研究員。1947年5月回國後在南通學院任教授;同時在中央工業試驗所進行纖維試驗和研究工作。1952年院系調整進入華東紡織工學院,先後擔任過化纖教研室和化纖研究室主任、紡織化學工程系副主任、主任兼環保教研室主任。1954年與錢寶鈞創設中國化學纖維專業。1956年加入九三學社。1995年3月病故,享年84歲。
方柏容畢生從事紡織教育和化纖、環境治理研究,對等規聚丙烯纖維研究有較深造詣,為培養紡織科技人才作出了很大貢獻。
中文名
方柏容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安徽黟縣
出生日期
1911年7月24日
逝世日期
1995年3月
職    業
教學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
《化學纖維的原理和製造》
主要成就
化纖專業學科創始人之一

方柏容人物生平

1911年7月24日,方柏容出生於江蘇省溧陽縣(今溧陽市)的一個店員家庭。6歲進私塾讀書,後相繼在當地讀小學、初中。
1924年,經人介紹,到吳興東吳中學讀高中,白天讀書,夜間、星期天到大豐織造廠做工,過着半工半讀的生活。方柏容好學上進,一心想進大學深造,
1928 年6月,迫於生計,只得進上海悦華絲織廠當技工。從此,他與“絲”結下了不解之緣。在該廠工作一年多,稍有積蓄,就到山東煙台芝罘工專讀書。但只維持了2年,又被迫輟學。
1930年-1935年,在上海、煙台等地做工和擔任教學,經濟有所好轉。方柏容決心出國留學,並選定了當時國際上尚處於開發階段的人造纖維技術作為深造的內容。
1936年,隻身赴意大利米蘭工程大學留學,1941年5月取得了人造纖維專業博士學位。1941年,獲意大利皇家工程大學化學工程博士學位。方柏容取得博士學位後,即想回來報效祖國。在取道美國紐約回國途中,因日本侵略軍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全面爆發,交通受阻,他只得滯留在美國,進了哥倫比亞大學、貝爾研究所等單位,繼續鑽研和工作。同年留學美國,1941年至1947年任美國新澤西貝爾研究所化學研究員。
1943年,在美國貝爾實驗室從事有機化合物合成研究,快速製成軍工產品六羰化鎢〔W(CL)6〕。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方柏容矢志把自己學到的科學技術,貢獻給祖國發展人造纖維工業,決定動身回國。他放棄了在美國的固定工作和優厚待遇,毅然率領全家,克服重重困難,於1947年5月回到上海。
1947年5月,方柏容回國後在南通學院任教授,主講人造纖維學等課程;同時在中央工業試驗所進行纖維試驗和研究工作,主編《紡織建設》雜誌。
1949年,建國後,歷任南通紡織學院教授,華東紡織工學院教授、紡化系主任,中國紡織大學教授,上海環境科學學會第一屆副理事長。專於化學纖維
1952年,院系調整進入華東紡織工學院(今中國紡織大學)。
1954年,與錢寶鈞創設中國化學纖維專業。編著有《等規聚合物纖維工藝原理》、《化學纖維》、《粘膠纖維的製造》。
1956年,加入九三學社。
1991年夏天,祖國部分地區遭受特大洪澇災害,當時已移居美國卻時刻關心同胞命運的方柏容,在美國通過大使館和報社向災區捐款,1991年8月26日還寫信給國內同事,將他參加編寫《辭海》的稿酬捐獻給了災區人民。1991年10月是中國紡織大學40週年校慶,那時他已屆80高齡,卻不辭辛勞,萬里迢迢從大洋彼岸回到學校,向在校教師同仁介紹他在美國收集到的教育、科研信息;在上海市紡織工程學會作學術報告,介紹國際化纖科技最新動態,聽講人受到很大啓迪。他為支持學校進入國家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左右高等學校(即“211工程”)的行列,於1994年寫信並匯款給學校。他在生前還實現了夙願,把節省下的部分退休工資,在學校環保專業設立了學生獎學金。
1995年3月,病故,享年84歲。

方柏容主要成就

方柏容科研成就

方柏容從國外留學回來後,不遺餘力地在報紙、刊物上宣傳發展化學纖維工業的重要性。他和同樣熱心化纖事業的副院長錢寶鈞教授等一起創建開設了化纖專業課程,1954年秋正式對外招生。為了辦好這個新專業,方柏容傾注了全部精力,培養了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編寫出了專業需要的成套教材,建成了實驗基地。當時學校缺少有化纖專業基礎的教師,他在學校領導支持下,採取從相近的染整專業抽調品學兼優的畢業生改學化纖專業,同時選派優秀教師到當時的蘇聯學習、進修、實習,解決了專業教師短缺的難題。為了專業需要,他收集了大量有關專業資料,編寫出專業急需的教材。利用學校現有條件,自制實驗設備,因陋就簡地建成了學生實驗基地,並且在自制設備上,紡出了粘膠人造絲。
方柏容和專業的同仁一起,經過幾十年的辛勤努力,使化纖專業教學取得很大發展,是第一批被批准招收研究生的專業,最早被批准設立博士點;1986年又被國家教委批准為重點專業,並建立紡織院校中唯一的國家級重點實驗室;是中國紡織大學承擔國家重點科研任務和省市以上科研成果獎最多的專業。40年來培養出的化纖專業畢業生已桃李滿天下,成為化纖行業教學、科研、生產管理的骨幹,有的還擔任重要的領導職務。方柏容直接為國家培養了一批碩士、博士研究生。
方柏容在擔任繁重的行政領導和教學任務的同時,幾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進行科研工作。50年代,他主要進行粘膠人造絲的研究開發。他根據中國實際情況,探索用多種原料作粘膠人造絲的試驗研究;與錢寶鈞教授合作進行棉短絨製漿粕和粘膠強力簾子線紡絲的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方柏容堅持數十年研究開發化纖新品種丙綸,取得很大成績。在50年代末,他最早將意大利納塔發明的等規聚丙烯(丙綸)技術介紹到中國。他帶領幾名研究生,白手起家建設成實驗基地,解決了聚合、紡絲等一系列技術問題;為學生開設“等規聚合物”講座,並撰寫出版了《等規聚合體合成纖維》專著。70年代,當人們對丙綸作為服用纖維的發展前景還將信將疑的時候,他以極大的熱情,在全國合纖情報會議上作了《迎接丙綸的春天》的學術報告,受到與會代表的歡迎。他的學生深有體會地説:“方老師對丙綸一直是孜孜不倦,傾注了巨大的心血,反映了他對學術上新的生長點的敏鋭目光,對科學事業的執著追求。”近幾年來,細旦、超細旦丙綸的研製開發相繼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被列為國家產學研(即產業、高校、中科院結合的推廣體制)高科技產業化項目,達到國際水平。
方柏容有着強烈的超前意識和創新精神。化纖在國內還是一片空白的30年代,他就出國攻讀人造纖維博士學位;在70年代的動盪歲月裏,環保尚未為人們充分認識和重視的時候,他已在默默地做着環境治理專業創建的準備工作。
儘管“文化大革命”中斷了他的試驗,他仍不灰心。他説:“1971年起下放工廠‘鍛鍊’5年多的實地觀察、調查、分析、科學實驗和查閲到的國內外最新技術資料及參加各種技術交流活動,所吸取到的先進經驗,極大地培養了我對環境保護的深厚感情。”1975年他正式提出了組建環保專業的建議,得到紡織工業部和教育部的批准,成為全國紡織系統最早成立的環保專業,在全國也是最早創辦該專業的高校之一。
他創建的環保專業還取得了“高濃度含PVA廢水的有效處理”、“羊毛污水處理”等一批有實用價值的科研成果,幫助工廠解決了許多生產上的污染問題,有的還取得了專利發明權。
他的科研成果“洗毛污水的淨化及綜合利用”於1979年獲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三等獎。
主要論著
1 方柏容.粘膠纖維製造(意大利文)(博士論文).1941.
2 方柏容.人造絲的發源小史.紡織建設,1947(1):33-41.
3 方柏容.棉絨紡制粘膠纖維的初步實驗報告.華紡學報,1957(4):19-22.
4 方柏容.化學纖維的原理和製造(上、下冊).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59.
5 方柏容.等規聚合體合成纖維.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59.
6 方柏容.化學纖維(上、下冊).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59.
7 方柏容譯.人造纖維工藝學.化學工業出版社,1959.
8 方柏容.等規聚合物纖維工藝原理.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62.
9 方柏容.高強力纖維.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63.
10 方柏容.粘膠纖維生產中三廢綜合治理.人造纖維,1980(3):8-19.
11 方柏容.迎接丙綸的春天.合成纖維工業,1980(2):1-6.
12 方柏容.黃浦江水黑臭機理研究(英文).污水治理國際會議會刊,1981.
13 方柏容.等規聚丙烯纖維化學變性.中國紡大學報英文版,1985 (2):1-9.
14 方柏容.NMP的紫外分光光度測定.紡織特品技術,1986(1):34-38.
15 方柏容.等規聚丙烯未拉伸單絲的結構形態.中國紡大學報,1987(4):40-47.
16 方柏容.等規聚丙烯纖維的化學改性(一)——光氯化.合成纖維工業,1988(1):25-28.
17 方柏容.等規聚丙烯纖維回彈性與熱定型關係.中國紡大學報,1988(3):39-43.
18 方柏容.F8633菌降解聚乙烯醇特性的研究.中國紡大學報,1990 (3):18-22. [1] 

方柏容人才培養

由方柏容一手創辦的環保專業,經過近20年的建設,規模由小到大,專業內容不斷拓寬,學科自成體系,1993年成立了中國紡織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在教學、科研方面成績卓著。編出了《環境治理工程》、《大氣污染及控制》、《環境監測》和《環境科學概論》等一批有水平的專業教材。

方柏容社會任職

他擔任過《紡織建設》和《上海環境科學》雜誌的主編、《辭海》分科主編、《中國大百科全書·紡織》編委兼化纖分科主編、《紡織詞典》編委會副主任兼化纖分科主編。
1980-1986年他曾擔任上海市紡織工程學會化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市造紙學會理事、上海市化學化工學會常務理事、上海市環境科學學會副理事長。
曾被推選為上海市長寧區第七、八屆人大代表。

方柏容個人生活

方柏容在留學期間與中國文化名人、前國立北京大學劉半農教授的長女劉育厚相識,並在意大利完婚。

方柏容人物評價

方柏容1947年留學歸來,1987年退休,在大學任教整整40年,把他的一生獻給了紡織教育事業。方柏容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治學嚴謹,學術上有很深造詣;雖在過去歷次運動中受到過不公正的待遇,但他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即使在逆境中仍以事業為重,工作上勤勤懇懇幾十年如一日。方柏容在中國紡織大學工作了35年,為紡織教育和科學研究作出了重大貢獻。在全國紡織系統高校創辦了第一個環境保護和治理專業;在國內最早進行化纖新品種等規聚丙烯纖維的研究開發工作。
參考資料
  • 1.    陳世明主編,中國當代教育名人大辭典,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05,第19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