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方村街道

鎖定
方村街道地處安徽省蕪湖市鏡湖區南部,傍依青弋江下游,街道是經1992年、2003年兩次區劃調整,由原方村鎮、方村鄉、天民鄉、埭南鄉合併而成,轄三連圩和埭南圩兩個萬畝圩口,總面積63.2平方公里,現有12個村委會和2個居委會,耕地5.5萬畝,人口31088人(2010年)。
中文名
方村街道
行政區類別
街道
所屬地區
安徽省蕪湖市
人口數量
31088人(2010年) [1] 

方村街道基本概況

街道辦事處駐地方塘社區。正在建設中的方村工業集中區三產配套區建設,以發展商貿業和現代物流,建設居民小區,促進工業和服務業協調發展。街道於2010年8月18日正式劃歸鏡湖區轄。街道辦統一行使市區的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職能,大大改善城市管理結構和佈局,加快城市化建設步伐,進一步提高城市現代化水平;同時街道辦的建立,還可以改善當地的基礎條件,提升城市品位,適應現代化和城鎮化發展要求,加快城鄉一體化建設進程。把方村街道建成“魚米之鄉”。實現農村“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目標。努力構建和諧社會,強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方村街道沿革

1949年為行春等鄉。1952年置方村鎮,1955年置埭南鄉。1958年屬紅旗公社。後析置方村、埭南等公社。1983年為方村鎮和埭南、方村、天民等鄉。1986年方村鄉併入方村鎮,1992年天民鄉併入方村鎮。1996年,方村鎮面積38.2平方千米,人口2.7萬人,轄西灘、棋盤、東埂、西萬、馬場、合義、太平、合心、長橋、花園、旗杆、梅村、高基13個行政村;埭南鄉面積18.4平方千米,人口1.2萬人,轄腰埂、秧垾、竹園、合勝、王埂、㘰村、宦汁7個行政村。
2003年,撤銷埭南鄉併入方村鎮。2010年10月,將蕪湖縣方村鎮劃歸鏡湖區管轄;同時撤銷方村鎮,在其原行政區域設立方村街道,為鏡湖區政府的派出機構,辦事處駐方塘。

方村街道2010年代碼

340202012:
~001 111方塘社區
~103 123埭南社區
~200 220天城村
~201 220利民村
~202 220馬廠村
~203 220合心村
~204 112五星村
~205 112旗杆村
~206 220花園村
~207 220行春村
~208 112方家村
~209 220腰埂村
~210 220王埂村
~211 112鬥村村

方村街道基礎設施

方村街道 方村街道
三連圩最早於北宋徽宗年間建圩,古稱方春,距今已有千年歷史。埭南圩於清代由7圩聯成。方村鎮不僅有着優美的自然風光,而且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境內至今流傳着和尚橋、娘娘殿、陸家村等民間傳説。方村境內的灣石路、荊十路、連心路以及興建的蕪太路,村村通工程,構成了鎮區四通八達的交通網,村級水泥路面總里程達66.5公里。市11路公交車和縣18路公交車直達方村集鎮。方村水利設施比較完善,自2005年起開始的萬畝圩口達標工程,使堤防的綜合防洪保安能力迅速提高,涵閘、斗門、電站逐年改造,現有電力排灌站12座,總裝機容量2590千瓦。方村共有中小學4所,在校師生約4200人。共有衞生院3個,共有病牀35張。建有標準村級衞生室7個,分別為鬥村、王埂、腰埂、方家、天城、五星、行春。境內的灣石路、荊十路、連心路以及興建的蕪太路、村村通工程,構成了街道區四通八達的交通網,村級水泥路面總里程達66.5公里。境內程控電話進入千家萬户,建有聯通、移動基站,通訊方便。方村水、電資源充裕,電網已全部改造完成;建水廠三座,水源來自青弋江,自來水通到各村,能滿足全街道生活和工業用水需要。

方村街道經濟發展

方村街道 方村街道
近年來,方村街道依託區位、交通和資源優勢,實施東向發展,加強招商引資,主動承接市區輻射,加大工業經濟發展力度,推動地方經濟由農業型向工業型結構轉變。位於街道北部的天城工業集中區,總規劃3平方公里,是街道工業企業的主要承載地,自2004年以來,已投入2000多萬元,集中區內的道路,供、排水和電力設施不斷完善。2009年已落户工業企業97家,集中區已建規模達1500餘畝,形成了以機械加工、淨化設備生產為特色的產業集中區,主要產品有汽車阻尼板,液壓件,淨化器材等,已吸納勞動力3000人以上。截止2010年8月底,實現當年財政收入5200萬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0.9億元,規模以上企業48家,規模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5.4億元,完成工業增加值4.3億元。方家村根據區劃調整形勢和方家村特點,掛牌成立“站點+基地”、村農科教培訓中心。通過“校、村、企”聯合辦學模式,先後對本村200多名村民進行技能培訓,掌握一到兩門實用技術的黨員羣眾達110多人,全村示範户已發展到11户,帶動農户112户,全村1000多農民被引導投入到酵母工程和產業結構調整中去。6名黨員羣眾新建、擴建6家民營企業,合計投資額達1000多萬元,帶動30多名羣眾創業致富,吸收200多名農民轉崗再就業,職工月均收入近2000元;其中一家規模以上民營企業年產值超過2000萬元。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