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方家山村

(福建省寧德市福鼎市太姥山鎮方家山村)

鎖定
方家山行政村位於太姥山鎮西南麓,是福鼎白茶核心產區,距集鎮17公里,交通便利,在楊家溪、九鯉溪、太姥山三大風景區旅遊公路三角中心點。全村原有13個自然村,2005年以來,通過造福工程搬遷,村民基本集中居住於外洋主村,全村共有228户850人,其中畲族人口占比52%。共有黨員24人,村兩委班子成員7人,2020年村民年人均收入19800元,村財收入20.4萬元;轄區總面積7.58平方公里,茶園面積2300多畝,茶企23家,全村涉茶人口占90%,涉茶收入佔到全村收入80%以上,素有“白茶故里”之稱。是一個聚集農旅文化、畲族文化、白茶文化的少數民族畲族村。
中文名
方家山村
別    名
鳳岐山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寧德市福鼎市太姥山鎮
地理位置
世界地質公園、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太姥山西南麓 [7] 
面    積
10500 畝
下轄地區
後門壟、京坪、孔蘭、小歇、後章、壪丘、巖頭下、後園、下樓、橫坑、方家山、外洋、上堂
電話區號
0593
郵政編碼
355209
氣候條件
具有中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山地氣候、盆谷地氣候等多種氣候特點 [8] 
人口數量
847 人
著名景點
綠雪芽白茶莊園、方守龍白茶基地、大荒白茶森林公園 [3] 
火車站
太姥山站
車牌代碼
閩J
方    言
福鼎話、畲族話

方家山村村莊簡介

方家山村景 方家山村景
全村原有13個自然村,2005年以來,通過造福工程搬遷,村民基本集中居住於外洋主村,全村共有228户850人,其中畲族人口占比52%。共有黨員24人,村兩委班子成員7人,2020年村民年人均收入19800元,村財收入20.4萬元;轄區總面積7.58平方公里,茶園面積2300多畝,茶企23家,全村涉茶人口占90%,涉茶收入佔到全村收入80%以上,素有“白茶故里”之稱。山地資源豐富,全村林地面積達7200畝,森林覆蓋率為90%;適宜發展高山茶葉等經濟作物。是一個聚集農旅文化、畲族文化、白茶文化的少數民族畲族村。村內彙集綠雪芽、方守龍、大荒等知名白茶品牌企業。
方家山村山門 方家山村山門
近年來,方家山把黨建工作作為統領全村工作的“總航舵”和驅動各項事業前進發展的“助推器”,堅持“相信羣眾,依靠羣眾,發動羣眾”理念,創新“共商、共建、共富、共享”黨建工作法,以黨心凝聚民心,打造“黨建引領,聯社助力”特色黨建品牌。成立福鼎市方家山畲寨生態白茶專業合作社聯合社,通過舉辦閩東畲族喊山祭茶典禮、白茶故里方家山三月三鬥茶賽、閩東畲族茶文化研討會,評選方家山村最美十大茶人和生態白茶推廣大使等活動,充分融合白茶文化和畲族文化,活躍“白茶故里”的文化旅遊氛圍,進一步提升方家山“白茶故里”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組織全村茶企抱團先後前往青島、鄭州、長春等地參加茶博會,實現從家家種茶到抱團營銷再到打響品牌“三級跳”發展,闖出了一條“生態立村、白茶富民”的鄉村振興之路。通過不斷努力與嘗試,方家山白茶在質與量上都有了長足的發展與進步,“白茶故里”方家山的品牌得到社會各界的認可。 [3] 

方家山村社會文化

方家山畲族行政村,畲族文化濃厚,民風淳樸,自然生態優美,交通便利暢通,畲族服飾語言、飲食、民俗等民族元素保存完好,每年均有舉辦方家山“三月三”畲族歌會暨白茶故里文化節,其傳承沿襲先祖遺俗,傳承者主要為聚居於方家山的雷、藍、李、鍾等畲姓同胞。每年的“三月三”歌會都吸引許多來自外地的畲族男女青年歌手到此地傳唱畲族歌言,參加相關的畲族習俗活動。歌會期間,畲寨人山人海,山間小道人潮如堵。 [9]  2021年,方家山村入選寧德市鄉村文化振興示範村。 [6] 
方家山畲歌:方家山“三月三”畲族歌會列為寧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方家山畲歌畲茶文化傳習所被列為第一批福鼎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畲族文化)傳習所。
代表性傳承人:鍾金水 [10]  、李彩虹、鍾麗華 [11] 
方家山畲茶:方家山鍾氏畲族紅茶製作技藝入選第二批福鼎市畲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12] 
傳承保護單位:福鼎市畲茗香茶業
方家山畲酒:方家山畲族白麴酒手工釀造技藝 [12] 
傳承保護單位:福鼎市太姥山畲醇香酒廠

方家山村鄉村貼士

著名景點:綠雪芽白茶莊園、方守龍白茶基地、大荒白茶森林公園、閩東畲族茶文化展陳館
鄉村特產:福鼎白茶、畲家糯米酒、筍乾
交通情況:距太姥山鎮17公里,交通便利,在楊家溪、九鯉溪、太姥山三大風景區旅遊公路三角中心點
氣候特點:山上多霧,早晚温差大、平均氣温會低山下3-5℃

方家山村所獲榮譽

2021年11月,被福建省愛衞辦列入“福建省衞生村”擬命名公示名單。 [1] 
2019年12月26日,入選2019年度省級“一村一品”示範村名單(茶葉)。 [2] 
2013年3月,方家山“三月三”畲族歌會列為寧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4] 
2016年10月,入選全國鄉村旅遊扶貧重點村 [5] 
2021年12月,入選寧德市鄉村文化振興示範村 [6]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