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斷刀

(由中視李鷹影視工作室製作)

鎖定
本片由中視李鷹影視工作室製作。鳳凰衞視《鳳凰大視野 [1]  和央視科教頻道《走近科學》曾經播出該紀錄片。最近一次播出是2012年12月10日至14日每晚22:40分,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魅力紀錄》欄目播出 [2] 
中文名
斷刀
製    作
中視李鷹影視工作室
播出電台
鳳凰衞視、央視科教頻道
最近一次播出
2012年12月10日至14日
內    容
反映抗美援朝戰爭
組    成
《刀聲震盪》、《絕地反擊》等

斷刀內容介紹

2010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出國作戰60週年,為了紀念這段可歌可泣的歷史,中視李鷹影視工作室推出了這部反映抗美援朝戰爭的力作。該片主創團隊不僅獲得了詳實的軍史文獻,還拿到了來自外方的豐富歷史資料,在此基礎上,經過獨具匠心的創作,展示出一段激盪人心的鐵血戰爭史,可謂是:
一場兩種命運的大決鬥,讓人驚心動魄;
一部戰爭檔案的全揭秘,讓人明察秋毫;
一腔捨身相依的愛國血,讓人潸然淚下;
一曲震天動地的豪邁歌,讓人蕩氣迴腸。
斷刀 斷刀
該片以當年自始至終參加朝鮮戰爭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第38軍的戰鬥經歷為主線,通過講述這支部隊在朝鮮戰場上大落大起的故事,以小見大地再現出,上個世紀50年代中國領導人指揮志願軍在那場震撼世界的大戰中,一舉扭轉戰局的驚險過程。
斷刀:朝鮮戰場大逆轉 斷刀:朝鮮戰場大逆轉
毛澤東曾寫詩“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誇讚的戰將,如何面對麥克阿瑟手中的那把百戰鍛造的軍刀?中國軍隊一過江,就立刻陷入朝鮮半島漫天的戰火之中,在現代立體戰場上,面對聯軍幾乎貼地飛行的戰機,幾乎完全無法設防。這些具有豐富戰鬥經驗的中國官兵,此時卻發現必須且僅能依靠黑夜來掩護,他們稱自己“只擁有月亮”;秘密進入朝鮮就要進入戰鬥的志願軍,卻發現作戰計劃已經“胎死腹中”;享有盛譽的第38軍,初入朝鮮第一戰就讓司令員彭德懷雷霆震怒以至於他要“斬馬謖”,但日後又被他親自封為“萬歲軍”,這其間有着怎樣曲折動人的故事?
電視紀錄片到底能不能做出戰爭大片?該片的製作方——中視李鷹影視工作室,讓人們在視覺震撼中作出自己的判斷。該片在國內同類紀錄片中鮮見地同時引用交戰雙方的史學資料,多層次、多視角地準確反映出當年的歷史真實,使內容更加客觀與公正。該片從軍事學的角度,既表現了中美兩國領導人的決策碰撞與將軍們的鬥智鬥勇,也展示了中國志願軍戰士在生死戰鬥中迸發出來的人性光輝與浩然精神。片中,以最新獨家發現的38軍一位師長——劉海清從出國作戰第一天便開始記錄的《陣中日記》為貫穿,首次從一位高層親歷者的視角披露這場戰爭的真實情況。其中,戰場情節的曲折,矛盾的複雜,戰爭的激烈,命運的轉折,使全片呈現出波瀾壯闊的戰爭全景,是一部具有知識性與可視性的大片。
有觀眾這樣評價該片:這是一部表現肉體如何戰勝鋼鐵的紀錄片!這是一部表現志願軍與死神戰鬥的紀錄片!這是一部表現正義和邪惡作戰的紀錄片! [2] 

斷刀播出信息

2011年9月19日―23日,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CCTV-9)《特別呈現》時段(每天22:00)(1―5集)。
2011年9月24日,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CCTV-9)節假日編排時段(13:00―18:00)(1―5集)。
2011年12月14日―18日,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CCTV-9)《精彩放送》時段(每天18:00)(1―5集)。
2012年1月9日―13日,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CCTV-9)《發現之路》時段(每天23:00)(1―5集)。
2012年10月3日,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CCTV-9)節假日編排時段(13:00―18:00)(1―5集)。
2012年10月15日―19日,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CCTV-9)《寰宇萬象》時段(每天19:00)(1―5集)。
2012年10月28日,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CCTV-9)節假日編排時段(13:00―18:00)(1―5集)。
2012年12月10日―14日,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CCTV-1)《魅力紀錄》欄目(每天22:40)(1―5集)。
2013年3月4日―8日,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CCTV-9)《時代》&《真相》時段(20:00―21:00)(1―5集)。
2013年8月5日―9日,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CCTV-9)《時代》&《真相》時段(20:00―21:00)(1―5集)。 [3] 
電視頻道/欄目
播出時間
鳳凰衞視中文台/鳳凰大視野
2010年11月29日(每天20:00播出)
四川衞視/魅力發現
2011年7月4日(每天23:45播出)
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特別呈現
2011年9月19日(每天22:00播出)
中央電視台科教頻道/走近科學
2011年10月2日(每天20:40播出,10月7日起調整為每天20:30播出)
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精彩放送
2011年11月14日(每天18:00播出)
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發現之路
2012年1月9日(每天23:00播出)
北京衞視/博覽
2012年7月22日(每天13:05播出)
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寰宇萬象
2012年10月15日(每天19:00播出)
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魅力紀錄
2012年12月10日(每天22:40播出)

斷刀分集劇情

    第一集 刀聲震盪

    1950年,正當戰後的解放軍第38軍官兵重新拿起鋤頭和犁鏵,開始為新生的共和國生產糧食的時候,6月25日凌晨,朝鮮戰爭爆發了。

    第二天,美國駐遠東海陸空軍迅速參戰。爆發在遠東這座狹長半島上的戰爭成為了當時東西方兩大陣營的角鬥場。被美國任命為“聯合國軍總司令”的麥克阿瑟將軍並沒有意識到,一場同更強大的對手紅色中國的戰爭很快將要開始了。


    第二集 絕地反擊
    劇情圖片 劇情圖片

    中國軍人一過江,就立刻陷入朝鮮半島漫天的戰火之中。眼看着部隊在朝鮮處境艱難,毛澤東那幾天的電報中充滿了焦慮。然而馬上就要進入戰鬥的志願軍,卻發現原定的作戰計劃已經“胎死腹中”,緊張上陣的他們可以説對即將較量的對手基本上是一無所知,他們能完成領袖的期望嗎?

    初次與美軍作戰的毛澤東和志願軍將領們都還沒有意識到,由於對手是裝備佔據絕對優勢的美軍王牌部隊,戰場上已經是全新的規則。面對聯軍可能重新組織的進攻,無法顧及部隊疲勞的彭德懷,迅速打出了第二拳。


    第三集 奪命奇兵

    聯軍東西並進的鐵鉗攻勢,要將北朝鮮人民軍和被認為僅有數萬的中國志願軍合圍在鴨綠江以南的武坪裏一帶。美軍部隊已經開始計劃,他們返回日本勝利閲兵時該着什麼服裝了。而此時在北京的毛澤東,預感似乎出奇的靈驗,一場悲劇不幸被他言中。

    朝鮮戰場上,南朝鮮第二軍團突然土崩瓦解的結局,使在西線進攻的第8集團軍右翼露出了巨大的缺口。意識到重大危險的美軍西線指揮官沃克將軍,立即調兵遣將恢復被打亂的部署,但這一“亡羊補牢”的舉動,後來卻被美國學者用了一個誇張的舉例來形容。


    第四集 生死衝撞

    朝鮮戰場第二次戰役期間,美軍在東西兩線分頭前進的態勢,讓在北京的毛澤東產生了一個龐大的戰略構想:他命令彭德懷在東西兩線同時發動進攻,分割包圍兩邊的敵軍,期待一仗能把朝鮮土地上的對手幾乎一掃而光。

    初次出國與美軍交手的志願軍很快就意識到,擁有強大火力和空中優勢的美軍並不是當年國內戰場上的國民黨軍,雖然自己兵力佔有優勢,但火力卻落後對手幾十倍。然而,“中國士兵對於彈幕編織的火牆好像不知道恐懼,往往一直接近到手榴彈投擲距離之內才開火。他們的勇敢精神,就連我們美國軍人也不禁為之感嘆”,參與過戰爭的美軍士兵們回憶到。


    第五集 驚天逆轉

    麥克阿瑟完全沒有料到幾天前還躊躇滿志的“聖誕節攻勢”,竟然會變成兵敗如山倒的局面。為此,他緊急召開了一個後來被美國和日本軍事學家稱之為“最奇怪的會議”。對此時的美軍來説,突破志願軍的封鎖就打開了生路。這些在二戰中戰績顯赫的王牌部隊,向對手打出了鋼鐵的拳頭。

    1950年11月底,中國志願軍官兵在朝鮮山地上,向對手扔出一枚枚手榴彈的時候,他們還並不知道,自己的戰果正在震盪世界。不管是從華盛頓、東京,還是從千變萬化的朝鮮戰場來看,11月底的那幾天,都瀰漫着被美國列為開戰以來“最令人沮喪”的氣氛。一直隨軍報道的路透社記者,在報道中第一次借用形容股市暴跌的詞“黑色星期三”,來形容聯軍攻勢突然遭遇志願軍打擊而受挫的日子。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