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新開流文化

鎖定
新開流文化是中國北方地區的新石器文化。因黑龍江省雞西市密山市興凱湖畔的新開流遺址而得名。其上層較晚的年代為公元前4100年左右。居民以捕魚為生,兼事狩獵和農耕。石制工具有打製的、磨製的和細石器3種,而以細石器為多。骨角牙器豐富,有魚鏢、魚叉、魚鈎和鏃等。發現圓形和橢圓形首府努美阿風光的魚窯,內有魚骨。出土魚鷹骨雕和魚形角雕。陶器僅罐、缽兩類,多飾魚鱗紋、網紋和篦點紋等。
中文名
新開流文化
時    代
公元前4100年左右
由    來
黑龍江所屬組織密山興凱湖畔的新開流遺址

新開流文化簡介

新開流文化因興凱湖畔的新開流遺址而得名。這是一處不同於國內外其他新石器時代文化的、富有特徵的遺址,以本遺址為代表的這種類型的文化遺存,被命名為“新開流文化”。 新開流文明是迄今為止在黑龍江省發掘出土的較早、出土文物最多、最全面系統反映古代肅慎人的漁獵勞動、藝術雕刻、宗教信仰、民俗禮儀等多方面的文明,創造了多方面文明之最。 [1] 

新開流文化遺址位置

新開流遺址——在大、小興凱湖之間新開流以東1.5公里的湖崗上,遺址東西長 300米,南北寬80米,面積約2.4萬平方米。 [1] 

新開流文化考古發掘

新開流遺址共發現墓葬32座,漁窖10座,出土大量以魚鱗紋、網紋、波紋為特徵的陶器和以漁獵工具為主的石器、骨器、牙角器等。
新開流遺址文物——海東青鷹首骨雕,肅慎人的圖騰,是一件七釐米長的圓雕,系用堅硬的石器在獸骨上精心雕磨而成。整個體勢呈彎月形,鷹的眼、口部雕琢清晰,手法簡潔古拙,構成一種尋覓和獵取食物的神態。
陶器多為夾砂陶,手製,器形簡單,僅見罐、缽兩類。紋飾有魚鱗紋、菱形紋、網狀紋、篦點紋,而以魚鱗紋和似魚形的菱形紋佔多數,獨具風格。 [1] 

新開流文化載入史冊

新開流文化開創了黑龍江肅慎漁獵文化的先河,為研究黑龍江流域社會發展、民族起源、環境變化以及藝術起源、民風民俗演變等提供了科學的實物資料。
1981年新開流遺址被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經省政府批准,在原址建起了一塊“新開流遺址”石碑。年上下,樹輪校正距今6080年上下,為新石器時代遺址。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