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新袁村

(浙江省海寧市袁花鎮新袁村)

鎖定
新袁村位於袁花鎮近郊,東鄰鎮東村,南與黃灣鎮相毗鄰,西靠雙豐村,北接紅新村。全村共有19個村民小組,總户數824户,擁有人口2429人,其中勞動力1490人,中共黨員81人。土地總面積3223.8畝,其中水田1932.83畝,專桑745畝,旱地564畝,全年糧食總產量1258.4噸,村民以種植水稻和養蠶為主,飼養家畜、家禽為副,2005年底生豬存欄數3830頭,羊1850頭。 2005年全村經濟總收入7792.45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6225.4萬元,農民人均收入7264元。
中文名
新袁村
勞動力
1490
黨    員
81
總面積
3223.8

新袁村村簡介

2005年度被評為浙江省海寧市先鋒工程建設“五好”村黨組織。
全村共有個私企業67家,其中私營企業9家,主要生產有燈泡、扣板、太陽能、皮件服裝等,海寧市奧士皮革製衣有限公司為年產值500萬元以上企業。個體企業58家。村內設有一個文化活動中心,一個文化活動室。
近幾年隨着經濟建設發展,根據政府規劃,村配合政府徵用土地300餘畝,有205人蔘加失土農民社會保障,同時享受大病醫療保險,使失土農民生活無後顧之憂。

新袁村兩村情況簡介

新袁村是在2004年11月,因行政村撤併,由原新偉村與袁郊村合併而成,下面分述合併前兩個村的基本情況:
新偉村處袁花鎮南。東臨鎮東村,西倚袁閘港,南臨黃灣鎮,北臨袁郊村。解放前為黃山鄉的共和、太平和假山三個行政村。1956年入夾山鄉,為共和高級社。1958年與袁郊、蠶桑場合建為新生隊。1961年5月拆出袁郊部分,稱新生大隊。1978年11月更名新偉。1983年4月改為村建制。村駐大墳頭,轄9個村民組,17個自然村,548户,1676人。有耕地1638畝,專桑699畝。村辦工業有僑聯皮革廠、皮件廠、皮毛廠、五金電器廠、糧食加工廠等企業。其中僑聯皮革廠是省級先進僑屬企業、海寧市重點企業。新偉村是當代愛國實業家查濟民、武俠大師金庸的故鄉。
袁郊村處於袁花鎮近郊,東與黃山港、鎮東村相鄰,南接新偉村,西靠袁寧塘河,北毗鄰袁花鎮,古時村境多處鎮區,解放初建政為黃山鄉的共和行政村。1956年入夾山鄉,建立共和高級社,1958年併入新生隊。1961年5月拆建與山灣村合併改建為袁郊村。駐地南街上,轄8個村民組,9個自然村,228户,678人,耕地506畝,專桑393畝,主種水稻,栽桑養蠶為大宗。村建有印刷廠、皮鞋廠、糖果廠和藥械粉劑加工廠。村中袁郊小學也名龍頭閣學堂建於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是時為龍山學堂之分部,名植基小學。1980年山灣村拆建蔬菜大隊拆出袁郊村。1999年因行政村撤併,山灣村又重新併入袁郊村。
原山灣村,位於鎮區西部,城隍山南、北麓。解放初建政為第三、第四街政府(屬鎮郊農業區)1954年建為初級農業社。1956年2月入夾山鄉,為山灣高級社。1958年併入新生大隊。1961年5月為袁郊大隊的一部分,隸屬袁花公社。1980年拆建蔬菜大隊,隸屬袁花鎮。1983年4月改建為山灣村村委會。駐地山灣路,轄3個村民小組,113户,304人,耕地203畝,專桑59畝。以種植糧食、蔬菜為主,兼營蠶業,畜牧業和山林副業。

新袁村所獲榮譽

2022年1月,入選2021年浙江省3A級景區村莊名單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