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新箏

鎖定
新箏是在古箏基礎之上研製而成的一種新型樂器。它具備2個相對獨立而又密切聯繫的演奏區,可以同時具備五聲音階七聲音階或者十二平均律的所有半音,可以演奏調式複雜的作品,又在完全兼容古箏的前提下彌補了古箏功能上的缺陷,表現力得到了極大豐富。它針對古箏的缺陷進行了大膽而成功的改進,在完全兼容古箏的前提下極大地拓展了箏的藝術表現力。如果説古箏是美麗的黑白照片,那麼新箏就是色彩豐富的彩色照片
中文名
新箏
第一條
發展
第二條
影響
第三條
教學情況

新箏發展

新箏即新型轉調箏,是由潘海新、潘海偉兩兄弟於1991年研製的,具備十二平均律的轉調箏。新箏保留了傳統古箏右側五聲音階弦列,又在左側增加了七聲音階弦列,左右兩個演奏區如同鋼琴的黑白鍵排列,使箏具備了十二平均律,並利用滑動截弦進行轉調,一舉解決了傳統箏的“缺音少律”、“轉調困難”兩大難題。新箏作為全新的一件樂器,能否得到社會的認可,能否得到羣眾的認可,功能是否強大並不是最關鍵的要素。更為關鍵的是有沒有適合它的作品,以及可以駕馭它的演奏家。
2000年,箏樂大師、國家一級作曲王天一教授根據新箏特點創作了一系列的練習曲、演奏曲目之後,新箏的發展開始逐漸有了可以預期的前景。2001年,王天一為中央電視台,中國教育電視台製作了數十集的大型電視講座《中國新箏藝術》。這標誌着新箏開始作為一種獨立的、具有真正實際應用價值的樂器出現在藝術舞台上。2002年,王天一新箏作品音樂會在北京中山音樂堂隆重舉行,音樂會由王天一親自執棒,東方女子古箏新箏樂團出演,這是新箏產生以來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高規格、完全是新箏作品的音樂會。彭佩雲等國家領導以及中國文聯書記處書記,中國音協主席等藝術界權威人士觀看了演出並接見了東方女子古箏新箏樂團的全體演員,領導和專家都對新箏以及新箏作品予以高度評價。這標誌着新箏已經成為一種成熟的、真正具備了高度藝術價值的樂器登上藝術舞台。2003年首屆全國新箏大賽,報名參加比賽的選手達近千人,人數之多甚至超過了很多大規模的全國性質的古箏比賽。這標誌着新箏已經成為一種普及面比較廣的樂器。2005年,中央電視台又成功地為東方女子古箏新箏樂團舉辦了“東方交響”大型音樂會,這次音樂會更是在全國掀起了新箏學習的熱潮。王天一也被業界譽為“新箏藝術之父”。

新箏社會影響

新箏在世界範圍內也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王天一大師擔任團長、指揮的東方女子古箏新箏樂團,攜新箏赴愛爾蘭、韓國、香港、台灣、古巴、多米尼加、匈牙利等數十個國家和地區訪問演出,尤其是在2004年,配合國家主席胡錦濤的國事訪問活動以及國家戰略部署,出訪拉美各國,更是把古箏和新箏藝術推向全球。2005年,在國際藝術界的盛會——第25屆布達佩斯國際藝術節上,王天一率領東方女子古箏新箏樂團在藝術節上進行了2場專場演出,受到了全世界藝術家的高度讚揚。2006年,受文化部門派遣,東方樂團應邀在維也納金色大廳成功舉辦了王天一個人原創作品音樂會,其中新箏原創作品佔有三分之一,而大型作品中都有新箏配置。這些都標誌着新箏開始了從新式樂器向國際樂器的轉化。

新箏教學情況

2013年,已經有10餘個國家開辦了新箏教學中心,新箏正在以穩健的步伐一步步走向世界。因為在古箏新箏方面的藝術成就卓著,中國葫蘆島被相關部門命名為“中國箏島”。 東方樂團還在北京的東方樂團總部以及中國箏島(遼寧葫蘆島)開辦了專家班,培養古箏新箏專業人才。東方女子古箏新箏樂團已經將新箏藝術帶到了法國、德國、荷蘭、愛爾蘭、美國、古巴、多米尼加、新西蘭、日本、韓國等40多個國家,在維也納金色大廳舉辦的專場音樂會也有多部新箏作品出演。新箏已經在世界舞台上大放異彩,並將在國內外得到更加廣泛的普及,堪稱是中國箏藝術發展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