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新法書院

鎖定
新法書院(New Method College)是中國香港第一間由私立轉為直接資助的中學,第一所新法書院於1949年成立,曾經有四所分校、分別位於加路連山道、太子道、大坑道、窩打老道山、 現時新法書院只剩位於九龍窩打老道山文福道校舍繼續辦學,該文福道校舍地皮於1966年購入,學校於1971年開始營運。
中文名
新法書院
外文名
New Method College
建立時間
1949年
地    址
香港
創辦人
王澤森
著名校友
周華健龔慈恩 [1] 

新法書院歷史沿革

創辦人“王澤森博士” 創校初期,為一間英文專修書院。及後,因大量新移民入港,於香港島建立第一間新法書院。
50年代初期,大量內地移民湧入香港其中不乏適齡學童,當時香港學位不足,未能一下子吸納,加上很多成年人為求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方便求職,都矢志學習英語。新法書院的前身: 新法英文專修學校,遂於1949年於北角電器道成立,專為當時有急切需要學習英語的人士 提供學習機會。
1951年,達到考試局要求,成為第一所可派出學生參加中學會考的私立中學,同年更派出學生 參加大學入學試。其後,新法書院致力擴充校舍,以提升教學質素。1953年,創校人王澤森博士在加路連山道買地擴建校舍,加路連山道 分校遂於1956年落成。而太子道分校、大坑道分校、文褔道分校分別於1964、1966、1971年落成。當時該校連同英文專修日、夜校的學生 曾接近二萬。協助政府解決學位不足的問題。
王澤森博士極之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除了提高學水平外,更積極推行課外活動,尤以體育、田徑、游泳,皆執學界牛耳。此外,又積極 鼓勵學生參與社會活動,每年港節千人操,皆為人所樂道。
經過七十、八十年代的經濟高速增長,香港政府有感普教育已是大勢所趨。不過,由於建校需時,政府遂與私立學校訂立買位協議,支持政府的普及教育政策。九十年代初期,該校為政府中學派位共提供六千多個初中學位,協助香港政府推行九年免費教育。
隨著社會經濟轉型,以及資訊日漸普及,傳統教育模式變得不合時宜,教育改革已是勢所必行。為了打破傳統學校有欠靈活的運作模式,政府遂推出直接資助計劃,下放管治權力與學校管理層,方便推行合乎校本需要的改革。
1997年經教育署批准,成為首所加入直接資助計劃的私立學校。自進入直資計劃後,新法書院即提出加強 雙文三語為下世紀教育目標,並重整架構,集中人力、物力、資源,全力拓展校務;在編排課程以致釐訂收生標準上,都充分發揮了直接資 助學校的靈活性和自由度,更有效地提供優質教育。直接資助令新法書院既可減少因受政府管制而來的掣肘,更能增加可用資源,為學生 提供高於標準的設施,如數碼校園。此外,新法書院多聘老師,籍此增加個別教授和指導的機會,充分照顧學生的需要。

新法書院著名校友

麥嘉琪 (著明香港藝人)
李明逵 (前警務處長)
鄧竟成 (現任警務處長)
廖烈文 (廖創興銀行主席)
施永青 (中原集團主席)
楊受成 (英皇集團主席)
王英偉 (全國人大代表)
廖烈武 (廖創興銀行總經理)
蔡少芬 (著明香港藝人)
龔慈恩(香港藝人) [1] 
周華健 (歌手)
唐季禮(香港導演)
陳秀雯(香港藝人)
姚樂怡(香港藝人)
丘梓宏 (香港童星)

新法書院著名教師

葉劉淑儀 (前保安局局長) 已離任
Miu Sui Ming (前國家游泳隊隊員及全國背泳冠軍)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