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新橋村

(廣東省東莞市塘廈鎮下轄村)

鎖定
新橋村,位於塘廈鎮南部,距鎮政府約6千米。相鄰自然村有新圍村、舊圍村。始建於1945年。由於是一個新建的橋隴自然村,故命名為“新橋”。村前有由西南流向東北的君子布小河,與石馬嶺、二尊峯隔河相望。
中文名
新橋村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廣東省東莞市塘廈鎮
地理位置
塘廈鎮南部
民國時期,屬東莞縣第四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屬第三區;1958年,屬塘廈人民公社橋隴生產大隊;1984年,屬塘廈區橋隴鄉;1987年,屬東莞市塘廈鎮橋隴管理區;1999年,屬塘廈鎮橋隴行政村;2004年,屬塘廈鎮橋隴社區。
世居村民為黃姓。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從東莞縣城遷移至舊圍。1945年遷至此地。
2015年末,户籍人口237人,其中男性118人,女性119人;80歲以上7人,最年長者96歲(女)。外來暫住人口約5200人。祖籍該村的港澳同胞38人。世居村民為漢族,廣府民系,使用粵方言東莞塘廈話。
傳統經濟以農業為主,種植水稻、番薯、甘蔗、蔬菜等。20世紀90年代以後,村民多以務工為主。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商業經營、務工工資、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
傳統食品有魚籠(年糕)、煎堆、硬餅、艾餅、茶果、鹹水粽子、灰水粽等。
塘廈鎮大道從村旁經過,與東深路、東深二路以及橋蛟路相接。20世紀60年代初通電,80年代初通電話,90年代末通自來水、通互聯網,2007年全村村道實現水泥硬底化。
每年清明節、重陽節村裏有祭祖活動。
村中存有《橋隴黃氏族譜》《橋隴黃氏家譜》《橋隴村志》。
20世紀50年代前,村中有“哭嫁”習俗。
該村代表性人物:
黃效寧(1924—1945),革命烈士。1945年參加游擊隊,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東江縱隊戰士,1945年夏在塘廈大田與國民黨軍隊作戰中犧牲。
黃金勝(1907—1945),革命烈士。1944年參加游擊隊,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東江縱隊小隊長,1945年在五華縣戰鬥中犧牲。 [1] 
參考資料
  • 1.    新橋村  .東莞市地情數據資源庫[引用日期2022-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