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新月集

(泰戈爾創作詩集)

鎖定
《新月集》 (The Crescent Moon,1903)是印度詩人、作家泰戈爾創作的詩集,主要譯自1903年出版的孟加拉文詩集《兒童集》,也有的是用英文直接創作的。 [1] 
詩集裏着力描繪的是一個個天真可愛的兒童。詩人塑造了一批神形兼備、熠熠閃光的天使般的兒童藝術形象。 [2] 
作品名稱
新月集
外文名
The Crescent Moon
作    者
【印度】泰戈爾
文學體裁
詩集
首版時間
1903年
字    數
約15000

新月集內容簡介

在《新月集》中,詩人書寫了孩子純淨的心靈。孩子們喜歡玩簡單的小遊戲,且樂此不疲。“他們用沙子建造房屋,他們用空貝殼遊戲。”“孩子,你多麼快樂,整個早晨坐在塵土裏,玩着一根折斷的小樹枝。”孩子們有着奇妙的想象,“如果我鬧着玩兒,變成一朵金香木花,長在那樹的高枝上,在風中笑得搖搖擺擺,在新生嫩葉上跳舞,媽媽,你認得出是我嗎?”此外,《新月集》也描寫了孩子和母親的感情。“他知道慈母心中小小一角就可以容納無窮的歡樂,被母親逮住了緊抱在她慈愛的雙臂裏,遠比自由甜蜜。”在詩人的筆下,詩中的母親帶有一種聖潔的光輝。 [3] 

新月集作品目錄

家庭
玩具
水手
十二點鐘
祝福
孩童之道
天文家
對岸
著作家
贈品
不被注意的花飾
雲與波
花的學校
惡郵差
我的歌
偷睡眠者
金色花
商人
英雄
孩子天使
開始
仙人世界
同情
告別
最後的買賣 [4] 
孩童的世界
流放的地方
職業
召喚

責備
雨天
長者
第一次的茉莉

審判官
紙船
小大人
榕樹

新月集創作背景

1908年到1919年間,印度民族解放運動陷入低潮。泰戈爾因與領導民族自治運動的國大黨領袖們發生意見分歧,主要反映在農村問題、宗教教源問題以及鬥爭方式等問題上,因而退出運動,於1907年回到家鄉聖地尼克坦從事民族教育和文藝創作。這時期他出版了一系列詩歌、小説、劇本、歌曲、書信和雜文等著作。其中,他的哲理詩,可以説代表着詩人在這一階段的思想特色:即通過宗教、哲學、倫理道德等途徑來實現社會改造這一任務,而愛則是人類的社會理想。《新月集》就是宣傳人類愛的產物。 [5] 
《新月集》詩歌主要來源於泰戈爾在1903年出版的孟加拉文詩集《兒童集》,另有一些英文詩。 [3] 

新月集作品鑑賞

新月集作品主題

泰戈爾認為,愛創造了世界,世界的本質就是愛;而母愛、孩童之愛則是人類最真誠最純樸的情感;這種感情灌注在每個人平常的生活之中,過分的熟悉常常讓它不被關注和察覺,甚至是麻木而幾近忘卻。而“陌生化”理論總是從全新的視角觀察問題,不斷更新着文學世界的感知方式,究其實質,陌生化理論就是要破除日常經驗的遮蔽性和欺騙性,是要破除思維方式的機械性和習慣性。《新月集》中,詩人時而化身天真可愛的孩子,時而變成温存和善的媽媽,通過兒童新奇活潑的想象和母親真純憐愛的話語,把這種愛化作美麗的具體形象,產生了一種掠人心魄的魅力。 [6] 
在詩集中,詩人對神的愛體現在對自然與人最崇高的神性的愛上。在泰戈爾心中,神、真理、無限是同義語。人和自然是有限的,有限與無限必須統一融合,世界才會充滿愛,呈現出歡樂與和諧。也就是説,在和諧統一的世界裏,有限顯現無限,無限存在於有限之中。泰戈爾心中的神,不像西方的上帝那樣虛無,那樣的高高在上,難以企求,它存在於大自然和人中,是切實可感的“無限”。“從無限流向有限的泉水——就是“真”,就是“善”,也就是説,有限以真、善、美顯示無限的神的存在。 [7] 
如果説泰戈爾歌頌的孩子對母親的愛,象清沏的小溪,在陽光的折射下,產生活潑的美、晶瑩的美;那麼,泰戈爾描寫的孩子對大自然的愛,就如月夜下的竹笛,所產生的美感是那般輕幽、純淨。泰戈爾認為,宇宙最根本的原則是和諧與協調,人與自然在本質上是相互依存,和諧一致的。在他看來,人與自然的關係就象孩子與母親的關係一樣,人只有投入大自然的懷抱,才能找到“無盡際的幸福之海的岸的道路”。而孩子對自然純真的愛,就代表了人類“投入自然的懷抱”的心願。《新月集》以火熱的激情,欣喜的筆調,描繪丁一幅幅明麗而又優美,熱烈而又淡雅的圖畫——兒童與自然渾然一體的詩的世界。它把我們帶回到坐在泥土裏,以枯枝斷梗為牀的時代,使我們在心裏重温着在海灘上以貝殼為餐具,以落葉為舟,以綠草上的露滴為珠子的兒童的夢。 [8] 

新月集藝術特色

泰戈爾在《新月集》中採用了三重的敍述視角:孩子,母親,詩人。每一首小詩都是一個純粹視角,或者為母親,或者是孩子,又或者是詩人自己的俯觀的全知視角;純粹視角下的詩歌主人公身份的單一性,排除了作為社會人的個體身份角色的複雜性和多樣性,進而產生詩歌語言在情節敍述和情感表達上的單純新奇,不包含世俗社會的功利思慮和多重社會化後人們認知事物的套版化思維的因素;它更多體現的是詩人的情緒感覺,而非人們慣常的理性認知。
《新月集》37首中有20首是以孩子的口吻寫出的,屬於純粹的兒童視角,12首是以母親的愛語的形式顯現的,同樣表達的是孩子的行動和心理。另有5首則是以超脱出母親與孩子之外的詩人的身份寫來的,或俯觀人世母親與孩子的天倫之愛,或仿若長大的孩子在回憶着美好童年;這後兩者可視為兒童視角的異化。這種獨特的美學視角營造了詩集的奇幻陌生的氛圍。 [6] 
泰戈爾“以我觀物”,以愛觀物的生存態度使詩集《新月集》中的自然景觀帶上了詩人強烈的主觀色彩。
在詩句中,人們看不到孟加拉毒烈的太陽,乾燥的土地,看到的都是葱綠的樹木、潔白的蘆葦、閒遊的鴨子等詩意化的美幀景觀。杜甫曾用“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來説明當人們以情感觀照自然時,自然就會隨心成形。詩人以細膩的筆觸勾畫出了一幅恬靜、悠閒的工筆畫,表達了詩人對和諧生活的無限嚮往。
即使是充滿罪惡的夜晚,在詩人的筆下也會充滿着詩意。黑夜籠罩的樹林裏,“螢火蟲閃閃地耗費它們的光明”,“鴿子在它們住的地方咕咕地叫着,仙女的腳環在繁星滿天的靜夜裏叮擋地響着”(《偷睡眠者》)。詩人的心充滿着對萬物的愛,所以在黑暗的夜裏,他的目光所及是閃閃的螢火蟲,滿天的繁星;耳朵捕捉到的是和平鴿的低唱和仙女腳環悦耳的叮噹聲。詩句中無一字提及愛,但在這美妙的景觀中無不洋溢出詩人對大自然的愛。 [7] 
從藝術表現來説,《新月集》意境輕盈、優美,語言雋永、淺近,節奏鮮明,富於音樂性,其總體形式又是新穎活潑的散文式,讀來給人以清新、愉悦之感。此外,全集的37首小詩,構思都十分精巧。它們幾乎都含有哲理,又充分表現了童心母愛、自然美。但三者並非孤立地存在,而是寓理於情,寄情於景:理、情、景達到了緊密和諧的統一。 [9] 

新月集作品評價

作家鄭振鐸:“我喜歡《新月集》。《新月集》具有這樣不可測的魔力,它把我們從懷疑貪婪的成人世界,帶到秀嫩天真的兒童的新月之國裏去,我們忙着費時間在計算數字,它確能使我們的心裏重又回到坐在泥土裏以枯枝斷梗為戲的時代,我們忙着入海採珠,掘山尋寶,它都能使我們的心裏重温着在海濱以貝殼為餐具,以落葉為舟,以綠草的露點為圓珠的兒童的夢。總之,讀者只要一翻開來,便立刻如得到兩隻有魔術的翼膀,可以使自己從現實的苦悶的境地裏飛翔到美靜天真的兒童國裏去。” [10] 
中國文學家郭沫若:詩集其有三個特色,第一是詩的容易懂;第二是詩的散文式;第三是詩的清新雋永。 [5] 

新月集作者簡介

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1861—1941),印度詩人、作家、藝術家和社會活動家。1913年獲諾貝爾文學獎。生於加爾各答市的一個富有哲學和文學藝術修養家庭,13歲即能創作長詩和頌歌體詩集。1878年赴英國留學,1880年回國專門從事文學活動。1884至1911年擔任梵社秘書,20年代創辦國際大學。1941年寫作控訴英國殖民統治和相信祖國必將獲得獨立解放的著名遺言《文明的危機》。泰戈爾是具有巨大世界影響的作家。他共寫了50多部詩集,被稱為“詩聖”。寫了12部中長篇小説,100多篇短篇小説,20多部劇本及大量文學、哲學、政治論著,並創作了1500多幅畫,諸寫了難以統計的眾多歌曲。 [11] 
代表作《修行:生命的證悟》《飛鳥集》《吉檀迦利》《園丁集》等。 [12-13] 
參考資料
  • 1.    方振宇主編,英語點亮人生 那些年 那些人 那些事[M],海豚出版社,2012.03,第89頁
  • 2.    古明惠,孫留欣主編,文學欣賞[M],大象出版社,2007.9,第190頁
  • 3.    龔勳主編,世界經典名著快讀 學生版[M],華夏出版社,2014.04,第260頁
  • 4.    (印)泰戈爾 著 鄭振鐸譯.新月集飛鳥集:四川文藝出版社,2010-01:目錄頁
  • 5.    彭子文.一輪含愛溢美的新月——泰戈爾《新月集》思想藝術淺談[J].西昌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03期
  • 6.    試論泰戈爾《新月集》抒情視角的"陌生化"藝術 盧雲瓊 - 《當代小説(下半月)》- 2011年3期
  • 7.    泰戈爾《新月集》愛的主題論析 胡舒莉,HU Shu-li - 《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4年3期
  • 8.    童真的美與善--泰戈爾《新月集》解讀 伊漪,YI Yi - 《閩江學院學報》- 2005年6期
  • 9.    李久蘭.泰戈爾的《新月集》[J]-中學語文(中旬·讀寫新空間).2015(5)
  • 10.    鄭德開.簡評《新月集》的藝術特色[J].楚雄師專學報.1987年02期
  • 11.    泰戈爾  .易文網[引用日期2014-12-01]
  • 12.    《修行:生命的證悟》圖書詳情頁  .法律出版社“有章”[引用日期2023-05-17]
  • 13.    天下·修行:生命的證悟 (豆瓣)  .豆瓣[引用日期2023-05-17]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