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新文學檔案

鎖定
該書為海峽兩岸“第一部”關於中國新時期文學史的系統性著作,電子工業出版社2011年出版,作者韓晗現年25歲,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武漢大學中文系博士研究生。此書先前以《中國當代文學發展三十年》的書名於2009年在台灣地區出版,一度反響巨大。該書的出版不但填補了海峽兩岸“共同”當代文學史的出版空白,更是打破了胡適以28歲年齡出版《白話文學史》的“最年輕”歷史紀錄。
中文名
新文學檔案
作    者
韓晗
出版時間
2011年1月1日
出版社
電子工業出版社
ISBN
9787121123153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版 次
1
頁 數
239
字 數
227000
紙 張
膠版紙
印    次
1

新文學檔案內容簡介

本書以青年人的視角、通俗生動的散文化語言,翔實豐富的史料與圖片以及新穎的觀點描摹了1978年以來三十年中國當代文學的諸多文學現象、思潮的演變。全書附有近百幅珍貴的插圖與歷史照片,內容平實易懂,既照顧了思想性,又具有很強的故事性,文字具備散文性的特徵,可讀性強。

新文學檔案目錄

誰能為這三十年寫史?
書寫文學史的“三重立場”
引子
導論:從人的結構到人的解構——兼談“五四”以來中國文學傳統諸問題
一、1978—1984:解凍與去蔽
1. 新時期文學肇始時的文學場分析
2. 審美意義、社會意義與倫理意義的重建
3. 人道主義論爭與文學真理
4. 張賢亮和戴厚英
二、1985—1989:批評、重構和爭鳴
1. 後現代理論下的批評策略與創作立場
2.“新詩”與先鋒小説:敍事方式的重構
3. 高行健與中國實驗戲劇
4.“尋根”語境下文學精神的探索
三、1990—1997:消費時代的文學態度
1.“重寫文學史”與“人”的理論重現
2. 王朔、賈平凹、王安憶與莫言
3. 餘華的“斷裂”與蘇童的“重生”
4. 1997:一個文學以及政治的符號
四、1998—2003:新世紀的焦慮與不安
1. 三個魯迅
2. 文化散文:歷史與文化的文本敍事
3. 網絡文學
4. 阿來與全球化意識下的民族文學
五、2004—2008:大眾媒介下文學的“現代性”危機
1. 閻連科、劉慶邦、陳應松與“底層敍事”
2.“青春文學”的出現與沉寂
3. 文學的市場化與批評的功利化
4. 從讀圖時代到暢銷時代
六、結束語
後記:誰的新時期文學?當代文學史何為?
附錄:論當代中國文學的危機及其出路
成書錄——代跋

新文學檔案作者簡介

新文學檔案基本信息

韓晗,男,1985年出生,湖北黃石人。武漢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博士研究生、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戲劇文學學會理事。

新文學檔案其餘著作

除本著外,至今為止已在中國大陸、台灣兩地出版學術專著《中國當代文學發展三十年 [1]  、《話語的秩序》與《文化的撒旦和上帝》三部,以及文學作品四部。部分學術論文被《人大複印資料》 [2]  、《中國社會科學文摘》與《中國文學年鑑》等權威刊物廣泛轉載。 曾獲第四屆、第五屆、第六屆中國戲劇文學獎一等獎、中央美術學院青年批評獎 [3]  等榮譽。

新文學檔案各方評價

該書在學術界反響強烈,受到諸多知名學者、媒體的關注與好評。台灣《中央日報》曾撰文推薦,北京大學教授、著名文藝理論家陳曉明盛讚該書“相當出色,很有才氣”;四川大學教授趙毅衡在序中稱讚該書“是一部傑出的文學史”;北京大學資深學者洪子誠教授認為該書“很有意思”;著名評論家張頤武教授閲稿後盛讚“氣勢不凡,很有見地”;中國社會科學院於建嶸研究員力薦此書能使人“感受到閲讀的快樂”;武漢大學樊星教授則肯定韓晗做了“一項了不起的工作”;東吳大學客座教授、蘇州大學文學院院長王堯亦在序言中肯定地表示了該書在台島首版的社會價值,“對於兩岸文化交流,促進文化共識有著積極的意義”。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