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新安函谷關

鎖定
新安函谷關又稱‘“漢函谷關”“漢關”,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城關鎮東關村,中心區域面積約為7.5萬平方米,始建於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由漢樓船將軍楊僕所建,有2100餘年歷史。 [1]  [3] 
新安函谷關包括東西向的關樓、南北兩側的夯土關牆和闕台遺蹟,及關牆外向南北兩側延伸的長牆遺蹟,見證了大漢帝國大型交通保障體系中的交通管理制度、防禦制度及其對絲綢之路長距離交通和交流的保障。現存漢函谷關遺址為辛亥革命元老、著名愛國人士新安縣鐵門鎮張鈁老先生於民國十二年(1923年),重修後保留,殘高15米,南北長25米,東西寬20米,有兩層樓閣,一層為四面相同拱式門洞。新安漢函谷關對研究中國古代歷史、經濟、文化、軍事以及絲綢之路等方面都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是一處重要的歷史文化遺存。 [1]  [4] 
2013年5月,新安函谷關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爾多哈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新安漢函谷關遺址作為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項目中的一處遺址點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中文名
新安函谷關
地理位置
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城關鎮東關村
所處時代
西漢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7-0324-1-324

新安函谷關歷史沿革

新安函谷關現存遺址 新安函谷關現存遺址
戰國時代,秦國為了防備東方諸國西進,在豫西“淆函孔道”的西端,據險設關,名“函谷關”。 [3] 
西漢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有位樓船將軍叫楊僕,為新安縣鐵門鎮南灣人,因“屢有大功,恥為關外民,上書乞徙東關”,而“武帝意亦好廣闊”,於是便由楊僕主持,把函谷關遷建到新安,史稱“漢函谷關”。 [3] 
東漢時,由於漢光武帝劉秀定都洛陽,漢函谷關就成了洛陽通往長安的西大門,光武帝曾在關內設大駕宮。漢靈帝時增置八關都尉時,漢函谷關成為八關之首,軍事要塞地位進一步鞏固。 [3] 
北周保定五年(565年)十月,改漢函谷關為通洛防,大興土木予以修繕,大將賀若敦(洛陽人)為中州刺史鎮關防。 [3] 
唐顯慶五年(660年),唐高宗和武則天曾在漢函谷關附近興建合璧宮。 [3] 
新安函谷關 新安函谷關
民國十二年(1923年),由張鈁出資重修新安函谷關,主要包括關樓、雞鳴台、望氣台、南關牆、北關牆等。 [3] 
1997年,開始新安函谷關田野工作。在310國道改建項目的考古工作中,洛陽市文物工作隊在新安函谷關關城的北部,發掘了一處烽燧遺址。這座烽燧遺址修建在函谷關關城南側的長牆之上。東西殘長約20米,南北殘寬約10米,保存高度約2米。文物工作者對遺址進行了清理並詳細地做了記錄。 [3] 
1999年,洛陽市第二文物工作隊曾在新安縣倉頭鄉鹽東村調查發現一處與新安函谷關北線關塞相關的漢代大型倉儲遺址,開啓了新安函谷關考古全新的工作歷程。 [3] 
2000年冬、2001年夏,洛陽市第二文物工作隊在宜陽縣尋村鄉邵窯村,調查了新安函谷關南線的散關城遺址;在新安縣東關村,調查了新安函谷關的南北長牆和燒窯遺址區。 [3] 
2008年5月31日~6月28日,新安縣文物局邀請洛陽市鑽探管理辦公室對函谷關關城遺址北山(鳳凰山)、南山(青龍山)和窯場村進行調查。發現了位於函谷關關城遺址南北兩側鳳凰山、青龍山山上的長牆遺址。 [3] 
航拍遺址 航拍遺址
2012年6月起,洛陽市文物工作者對漢函谷關進行了大規模的考古調查和發掘。截至2013年12月份,共鑽探面積13.9萬平方米,發掘面積3000餘平方米。 [3] 

新安函谷關遺址特點

地理環境
新安函谷關處於秦嶺山脈東段崤山山脈的深山峽谷之中,北依鳳凰山,南臨青龍山,皂澗河流經遺址的西部、南部,澗河流經遺址的東部,澗河與皂澗河交匯後再折向東流。 [3] 
空間佈局
新安函谷關遺址分佈圖 新安函谷關遺址分佈圖
考古發現了函谷漢代大小關城城址,小城四周牆垣尚存,保存較好;發現了貫穿關城遺址的漢代道路和疊壓在關城遺址之下的早期道路,通關古道路土的厚度達到了驚人的2.35米,是一條名副其實的千年古道,從西漢一直沿用到今天,歷經2000多年。清理解剖了大城城牆、大城南牆、望氣台、建築基址等兩漢時期的遺蹟,確定了主要遺蹟的年代、形制結構和文化內涵。大城東牆牆體厚度達到了22米;大城南牆依皂澗河修築,平面略呈弧形,寬度7~15米;在建築遺址區,發現了兩期漢代建築。 [3] 
夯土城垣相互環繞圍成二個獨立空間。北部空間平面大致呈長方形。規模不大,東西長約160米,南北寬約110米。從出土的包含物和地層關係來看,始建於西漢中期。垣牆寬約22米。北牆、南牆保存完整,西牆、東牆遭到晚期破壞。垣牆的4個轉角依然存在,東北、東南城垣轉角上,各保留一個大型的夯土台基。這二個台基就是後世俗稱的雞鳴台和望氣台,它們可能是當時角樓的遺存。北面空間之南部,另有一個較大的空間。南部空間形狀不規則,大致應為不規則長方形。它的面積比北部空間的面積要大得多,從地層關係上看是東漢時期增補而成的。發現了東牆、南牆,西面、北面由於居民區和隴海鐵路的阻擋,沒有發現。以文獻為準,遺址的西邊不應超越皂澗河。空間的西部、皂澗河北岸發現了大面積的建築基址和活動廣場,這裏是主要的居住區。南部空間對於北部的空間形成環抱之勢,二者相互組合形成大小城之狀態。大城的東牆,原是垣塞長牆的一部分,東漢時改為大城的東牆。大城東牆又分別與南北兩側山上的垣塞長牆相連接。小城處於大城的最東部,小城南牆的中部有一個缺口,為小城南門遺址,可與大城相通。遺址內發現兩條古代道路。一條位於大城的南部、皂澗河的北岸,被西漢以後的城牆和建築基址直接疊壓。它的年代應早於西漢中期,推測是“秦道”或者是“周道”。另一條位於小城的中部,東西向貫穿小城。這條道路的路土共分12期,寬約4~15米,從西漢一直延續到近代。最早的路土的年代明確,是兩漢時期的,寬約4~6米,路面陷於現在的地面之下3~5米,道路的兩側是生土的直壁。這一現象表明,兩漢時期人和車輛實際上通行在地表以下,行走在一個4~6米寬的路壕之內,而關城則建在直壁之上。如果算上已經被晚期破壞的生土之上的地層,這條道路應在當時地表之下10~20米的深處。通關道路和大小關城的結構相互配合,以河間谷地的地形地貌考量,新安函谷關應該只有東西二個方向的城門。南、北方向實無法設置,面對高山環水亦無必要。因為內城、外城在東部相交,所以函谷關關城應該只有三個城門,即內外東牆一體的東門、內城西門、外城西門。但是由於破壞嚴重,所有門址均無發現,只是內、外城的東面和內城的西面殘留了兩個缺口。關城城門一字排開,道路穿城而過。在整個函谷關防禦體系中,北中南三個地點三個關塞,制度應該一致。即每關三門,一共九個城門。此即東漢李尤所謂“上羅三關,下列九門”。 [3] 
關樓與雞鳴台
新安函谷關關樓與雞鳴台、望氣台的平面呈“H”形分佈。其中,關樓在其西;雞鳴台、望氣台在其東側,南北對峙,中間的通關古道寬約50米。關樓遺址為磚石結構,分上、中、下三層。其中,下層為平壇,壇高9米,南北長25米,東西寬20米,壇下中部為拱形東西通道;中層為磚混結構,是四面相通呈“十”字形對稱的窯洞,洞寬2.6米、高2.9米,每室壁間各嵌“無字碑”兩通(共8通),地面灰陶方磚,角對角、縫對縫,鋪設考究。室外設平台,四門各有石聯,上層已經坍塌。雞鳴台位於古道北側,東西殘長約30米,南北殘寬約20米,殘高15米;望氣台位於古道南側,東西殘長約30米,南北殘寬約25米,殘高約15米。

新安函谷關文物遺存

新安函谷關出土了大量與函谷關相關的歷史文物,有陶製建築材料、陶製生活用具、兵器、錢幣等,其中包括函谷關最具代表性的器物——“關”字瓦當,另外還出土了“安世”“安世萬歲”瓦當,為遺址年代和文化內涵的真實性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3] 

新安函谷關所獲榮譽

門洞 門洞
2014年,新安函谷關作為中國、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項目的一處遺產點,成功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4] 
2014年4月9日,新安函谷關遺址獲201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3] 

新安函谷關研究價值

新安函谷關 新安函谷關
新安函谷關是中國歷史上建置較早的具有重要軍事作用的重要關隘,也是對東西方文明交流有着重大意義的絲綢之路的第一關,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對研究中國古代歷史、經濟、文化、軍事以及絲綢之路等方面都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是一處重要的歷史文化遺存。 [1]  [3] 

新安函谷關保護措施

2000年9月25日,新安函谷關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 
2013年5月,新安函谷關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新安函谷關旅遊信息

新安函谷關地理位置

新安函谷關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城關鎮東關村。

新安函谷關交通信息

自駕:自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新安函谷關,路程約4.6千米,用時約9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