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新台糖16號

鎖定
申報單位:廣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廣東省農業廳經濟作物處、廣東省農業科技交流服務中心、廣西農業廳糖料處、福建農林大學甘蔗綜合研究所。
中文名
新台糖16號
品種審定編號
國審糖2002009
作物種類
甘蔗
品種來源
母本:F171;父本:74-575

新台糖16號品種信息

品種審定編號:國審糖2002009
作物種類:甘蔗
品種名稱:新台糖16號
品種來源:母本:F171;父本:74-575

新台糖16號特徵特性

該品種中至中大莖,節間圓筒形,蔗莖充實無空蒲心現象。蔗莖曝光前為黃綠色,曝光後初期呈淡紫色,然後變黃色。蠟粉帶厚,節間蠟粉厚度中等。生長帶略突。蔗莖無生長裂縫和木栓斑塊。芽為卵形,芽基陷入鞘痕,頂端平生長帶,芽翼窄,芽孔近芽頂。葉色青綠,葉片直立,尾端彎垂。幼葉鞘淡紫色,老葉鞘淡綠色,葉鞘有薄層蠟粉。肥厚帶窄舌形,淡紫紅色。內葉耳短披針狀,外葉耳平過渡至三角形,有57號毛羣。萌芽快而齊,初期生長快,分櫱期較長且旺盛,中後期的生長勢旺。蔗株直立,不易倒伏。落葉性好,毛羣較少,便於收穫。宿根發株好,宿根性較強。早熟性好,成熟期蔗糖分高,維持時間長,不抽穗開花,原料甘蔗收穫後不易變質。蔗汁蔗糖分15.7%。抗甘蔗黑穗病

新台糖16號產量表現

在廣東省甘蔗區域試驗中,平均蔗莖畝產量和畝含糖量達5694公斤和844.2公斤,分別比粵糖63-237增產15.87%,增糖28.08%。比新台糖10號增產4.78%,增糖6.17%。11月份平均蔗糖分為13.61%,榨季平均蔗糖分為14.85%,分別比新台糖10號高0.38個百分點和0.20個百分點。1998年參加國家生產試驗,平均畝蔗產量6759公斤,分別比新台糖10號和當地當家品種平均增產20.5%和13.22%。平均蔗糖分15.13%,分別比新台糖10號和當地當家品種高0.49和0.63個百分點。平均畝含糖量1022公斤,分別比兩對照增產24.53%和18.12%。1998、1999年參加廣東、廣西、福建省區11點次表徵示範,平均畝產蔗量達6715公斤,比對照增產12.6%,平均蔗糖分15.03%,比當地當家種平均高0.9個百分點。平均畝含糖量達1012公斤,比當地對照平均增糖17.63%。

新台糖16號栽培技術

可作春、冬、秋植,適宜各類土壤,以中等肥力以上的土壤最好。可適當減少下種量,適當延遲大培土時間,增加分櫱成莖率。宿根蔗提早管理,早開壟松兜,早施肥,促進發株。注意前、中期的田間管理,施足基肥,重視前、中期的追肥
全國品審會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國家甘蔗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華南蔗區的福建、廣東、廣西、雲南四省區各種土壤類型,更適合水田、洲地和水澆旱地栽培。
新台糖16號是廣東省農科院作物研究所1993年從台灣引進的早熟、高糖、高產的甘蔗新品種。品比試驗結果表明,該品種新植蔗莖產量比我省主栽品種粵糖63-237和新台糖10號分別增產16.50%和8.46%;含糖量分別增加29.41%和9.77%;宿根蔗產量較好,宿根產蔗量比粵糖63-237增產14.95%,比新台糖10號增產1.12%。可見,新台糖16號新植和宿根產量潛力明顯優於粵糖63-237,與新台糖10號相比亦略有優勢。新台糖16號的早熟性好,早熟高糖特徵十分明顯。11月蔗糖分達13%以上,榨季平均蔗糖分達15%以上,不開花,榨季後期不易退糖,高糖期維持時間長,2~3月份蔗糖分仍未下降;原料蔗較耐貯存,不易變質。
新台糖16號有較好的農藝性狀。該品種為中至中大莖品種,節間圓筒型,蔗莖充實無空蒲心現象;葉色青綠,葉姿直立,株型較為理想;萌芽率高,出苗快,分櫱早且分櫱力強,有效莖數多,蔗株生長旺盛;宿根發株快,宿根性較好;蔗葉容易脱落,毛羣較少,易於收穫。有較好的抗逆性,較為抗旱,在成熟期有較好的耐寒性,適宜我省北部蔗區種植;直立抗風,不易倒伏,抗黑穗病和葉斑病。目前新台糖16號在我國各蔗區均有種植,以廣東和廣西的種植面積最大。由於其優良的品種特性,深受蔗農和糖廠的歡迎。

新台糖16號裁培要點

新台糖16號適宜秋、冬、春植,各類土壤均可種植,但肥力中等以上的土壤更能發揮其種性。由於萌芽率高、分櫱力強,下種量不宜過多,以免浪費種莖;施足基肥,宜早追肥早管理,以滿足前期生長迅速的需要;注意防治螟蟲。適當延遲大培土的時間,促分櫱生長。宿根蔗宜早開壟松兜,早施肥早管理。該品種屬早熟高糖品種,可早砍,作為中晚熟品種亦能發揮其高糖、不易退糖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