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新儒家思想史

鎖定
《新儒家思想史》是由張君勱著,初以英文著述在美國出版,後譯成中文先後在中國台灣和大陸出版。
中文名
新儒家思想史
作    者
張君勱
出版時間
2006年9月
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書籍簡介
作者張君勱(1887-1969),原名嘉森,字君勱,一字士林,號立齋,別署世界室主人,上海寶山人,著名政治活動家,現代新儒家早期代表人物。
20世紀50年代初,張君勱旅居美國後,有感於西方漢學界對中國儒學的隔膜與誤解,遂發願撰寫一部關於儒家哲學的著作,這便是此書英文版成書的主要動因之一。書中所謂“新儒家”,是相對於先秦原始儒家而言,係指自唐中葉以迄清晚期約千年之久的儒學新思潮,而其中以宋明兩朝六百年間儒學思想為重要,亦即通常意義上的宋明儒學復興期。在這部論著裏,張君勱的政治哲學思想得以集中體現。
張君勱從釐清儒學發展流變入手,比較中西文化異同,衡定儒佛關係。他通過分析若干重要概念,探討佛教思想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指出新儒家在本體論、宇宙論方面,明顯受到佛教體系尤其是禪宗的影響,從而增強了形上學思辨色彩。故認為儒釋融合、援佛入儒這種先例,對現代儒學復興仍有借鑑意義。因此,他藉助西方哲學方法梳理儒學發展脈絡,將中西哲人的思想進行比較研究,以期找到中西哲學的共通點。尤其是以康德與新儒家作比較,發現康德強調道德意志比理論悟性更具有優先性,在這點上也就更接近於中國思想。因為對於中國人來説,哲學有用與否,並不單是表現在理論架構上,而重在如何使德性更完善地落實於人生層面上。張君勱通過分析比較,認為中國哲學有其獨特的優勢:一是對道德價值的重視。“對中國人而言,道德價值比邏輯、知識論或任何純粹抽象知識具有更重要的功用。”二是強調道、器合一。“凡是形而下的都可以歸溯於形而上的;凡是形而上的都應該用這世界的現象來加以解釋。”三是對“心靈的控制”。中國人關注於“內生活”或曰“心性修養”,以不為物慾及偏狹所蔽。四是注重知行合一。人若有志於道,就應“身體力行,在自己的家庭生活以及對國家所盡的義務中具體地表現出來。”這四種優長是中國文化重塑的根本。張君勱在繼承傳統、涉獵西學的基礎上,以唯心為本、兼採唯實之長,闡發了自己的新儒家哲學思想。
此書英文版於1957年在美國出版上冊,1963年刊行下冊。書中要點亦曾譯為中文在香港《人生》雜誌陸續刊載。擬將全書翻譯成中文,初始系由程文熙着手進行,1980年譯事告竣。以後江日新再對程氏譯稿作校訂,終於1986年付台北弘文館出版社正式出版印行。弘文館中文版書前刊有張君勱後人就中、英文成書經過以及出版過程所寫的簡要説明。大陸自20世紀90年代起出版的各種“新儒家”著作,對張君勱此書多為節選。2006年,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新儒家思想史》,是大陸出版的相對完整的版本。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