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新傑克搖擺

鎖定
新傑克搖擺(英文:New Jack Swing,簡稱:NJS,台灣、港澳、馬新作新傑克搖擺 )是一種RB和Hip-Hop融合的曲風,從80年代晚期到90年代早期和中期開始流行。這種曲風融合了非典型Hip-Hop中的Swing節拍(這種節拍源自於大量的運用有節奏的即興創作)和當代RB的演唱風格,在Hip-Hop黃金年代非常流行。
中文名
新傑克搖擺
外文名
New Jack Swing
簡    稱
NJS
曲    風
R&BHip-Hop
代表人物
Teddy RileyBabyface

目錄

新傑克搖擺簡介

1987年,著名R&B藝人Keith Sweat發行了個人首張專輯《Make It Last Forever》,其中的主打歌曲《I Want Her》震動了全美歌壇,在這之前,還沒有過R&B風格唱法同Hip-Hop風格節奏的融合,這張專輯迅速取得了雙白金銷量,"I Want Her"也迅速成為白金熱門單曲,這宣告了節奏布魯斯界以Marvin Gaye為代表的緩慢抒情Soul時代的結束,一個嶄新的New Jack Swing時代已經到來,Keith Sweat的製作人Teddy Riley被稱作“New Jack Swing之父”。之後Teddy Riley趁熱打鐵,成立四人New Jack Swing組合Guy,這是真正意義上的革命。1988年之後,New Jack Swing風格的男女團體就像一夜之間冒出來的一樣,數量之多令人咂舌,其中以前New Edition成員Bobby Brown和Tony! Toni! Toné!組合最為成功,後來大紅大紫的Boyz II Men、R. Kelly等藝人也都是靠New Jack Swing起家的。1991年,電影《New Jack City》上映,東西海岸饒舌界也進入了全盛時期,黑人音樂正式統治了美國歌壇。 [1] 

新傑克搖擺著名專輯

邁克爾·傑克遜第四張個人專輯《Dangerous》是史上銷量最高的 New Jack Swing 專輯 [1]  ,New Jack Swing之父Teddy Riley和傑克遜合作了專輯中一半的歌曲。

新傑克搖擺趣聞

New Jack Swing(對於女藝人也可以使用New Jill Swing),也叫做swingbeat,中文叫做新貴搖擺樂/新傑克搖擺樂,U-Dig更傾向於將其譯為:新街搖擺樂,流行於上世紀80年代末到上世紀90年代中期,該音樂形式將旋律,採樣還有嘻哈音樂的一些製作方法融合到當代R&B的音樂當中去。和過去的R&B一樣,New Jack Swing同樣是將老元素與新元素進行融合。通常是運用嘻哈“黃金年代”當時非常流行的“swing”方式,也就是用鼓機和硬件採樣器製作的街頭感十足的音樂配上當代R&B藝人的演唱。 “New Jack Swing”這個詞由電影製作者Barry Michael Cooper創造,他曾經為《New Jack City》,《Above the Rim》等幾部老嘻哈題材的影片寫過劇本,他在1988年10月18日一期《城鎮之音》的封面故事中提到了這個詞。而《韋氏大詞典》將“New Jack Swing”定義為“由黑人音樂家進行演繹的流行音樂,通常融合了爵士,放克,説唱和R&B。”,《大英百科》將其定義為“...流行風格的R&B音樂”。該音樂風格最具代表性的製作人為Babyface和Teddy Riley。
而一件有趣的事就是在1991年Michael Jackson錄製新專輯《Dangerous》時,他想為自己的專輯帶來一點不同的聲音,於是就請走了Quincy Jones而找來了Teddy Riley。而這張專輯最後也在全球賣出了3200萬張,成為了最為成功的New Jack Swing專輯。 而New Jack Swing同樣遭到了當時嘻哈界一些人的唾罵,強硬幫匪組合N.W.A.的Ice Cube在“Wrong Nigga To F*ck Wit”中大罵道:“這不是流行因為流行很遜,你可以在我屁股上New Jack Swing”。 [1] 
參考資料
  • 1.    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