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斯瓦希里語

(中國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

鎖定
斯瓦希里語是中國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屬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修業年限為四年,授予學位為文學學士,於1960年設置 [1] 
斯瓦希里語培養具備紮實的斯瓦希里語聽、説、讀、寫、譯基本技能,掌握對象國和地區語言、文學、歷史、政治、經濟、文化、宗教、社會等相關知識,能從事外交、外經貿、文化交流、新聞出版、教育、科研等工作的德才兼備、具有國際視野的複合型人才 [2] 
中文名
斯瓦希里語
外文名
kiswahili
專業代碼
050225
專業層次
本科
學科門類
文學
專業類別
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
授予學位
文學學士
修學年限
四年

斯瓦希里語發展歷程

1960年4月初,來自桑給巴爾的3位操斯瓦希里語的專家,應中央廣播事業局的邀請,為中國國際廣播電台開辦斯瓦希里語廣播節目的籌備工作而來的。同年8月,北京廣播學院外語系創辦了斯瓦希里語專業,並招生教學。同年11月,北京外國語學院開辦了斯瓦希里語專修班。
1961年,北京外國語學院創辦亞非語系,其中設有一個包括15個學生,學制為5年的斯瓦希里語本科班。
1964年,北京廣播學院外語系招收19人的斯瓦希里語本科班,北京廣播學院亞非語系招收斯瓦希里語本科班。
1965年,北京廣播學院外語系招收43人共計2個斯瓦希里語本科班,北京廣播學院亞非語系招收斯瓦希里語本科班。
“文化大革命”期間,北京廣播學院停辦,斯瓦希里語專業停止教學工作。
1971年9月—1975年2月,北京廣播學院亞非語系斯瓦希里語班招收了30名工農兵學員。
1983年,北京外國語學院亞非系進行招生改革試點,把4年制改成了5年制的雙語制,招進了8名學斯瓦希里語的學生,即在入學後前2年先學公共課與英語課、後3年學習斯瓦希里語課。
1987年12月21日,《普通高等學校社會科學本科專業目錄》印發,斯瓦希里語專業更名為斯瓦希里語(斯瓦希里語言文化)專業,專業代碼社科1125 [17] 
1990年4月,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教育委員會批文,北京廣播學院外語系與國際台、外交部、外文出版社、國際書店人事部門與業務部門派人聯合組織招生,在北京及外省市從報考的數十位省、市級重點中學的考生中擇優錄取了9人學習斯瓦希里語專業,外加一名自費生,之後基本延續着每4年招生一次的傳統 [8] 
1993年7月1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教育委員會印發《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斯瓦希里語(斯瓦希里語言文化)專業更名為斯瓦希里語專業,專業代碼由社科1125更改為050225 [18] 
1995年秋,北京廣播學院外語系招收斯瓦希里語專業3人。
1996年,北京外國語學院亞非語系招了17人的斯瓦希里語班 [1] 
1998年7月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頒佈了《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1998年頒佈)》,將斯瓦希里語的專業代碼由050225更改為050225△,屬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 [15-16] 
2007年2月15日,天津外國語大學開設斯瓦希里語專業 [9] 
2012年9月14日,《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印發,斯瓦希里語專業代碼由050225△更改為050225,屬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 [14] 
2018年3月15日,《教育部關於公佈2017年度高等學校專業設置備案或審批結果的通知》公佈,上海外國語大學開設斯瓦希里語專業 [11] 
2019年3月21日,《教育部關於公佈2018年度高等學校專業設置備案或審批結果的通知》公佈,西安外國語大學開設斯瓦希里語專業 [12] 
2020年2月21日,《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20年版)》印發,斯瓦希里語仍屬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基本修業年限為四年 [13] 

斯瓦希里語培養目標

斯瓦希里語專業旨在培養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紮實的外語基本功和專業知識與能力,掌握相關專業知識,適應中國對外交流、國家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各類涉外行業、外語教育與學術研究需要的斯瓦希里語專業人才和複合型外語人才 [3] 

斯瓦希里語培養要求

  • 學制與學位
基本修業年限:一般為四年,各高校可根據實際情況實行彈性學制,允許學生在3-6年內完成學業。
授予學位:對按規定修滿學分並符合培養方案要求的學生,授予文學學士學位。
  • 素質要求
斯瓦希里語專業學生應具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良好的道德品質,中國情懷與國際視野,社會責任感,人文與科學素養,合作精神,創新精神以及學科基本素養。
  • 知識要求
斯瓦希里語專業學生應掌握外國語言知識、外國文學知識、國別與區域知識,熟悉中國語言文化知識,瞭解相關專業知識以及人文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基礎知識,形成跨學科知識結構,體現專業特色。
  • 能力要求
斯瓦希里語專業學生應具備外語運用能力、文學賞析能力、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以及一定的研究能力、創新能力、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 [3] 

斯瓦希里語課程體系

斯瓦希里語總體框架

課程體系包括通識教育課程、專業核心課程、培養方向課程、實踐教學環節和畢業論文五個部分。
課程設置應處理好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語言技能訓練與專業知識教學、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外語專業課程與相關專業課程、課程教學與實踐教學的關係,突出能力培養和專業知識構建,特別應突出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並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建立動態課程調整機制。
課程總學分一般為150—180學分,總學時為2400—2900學時。各高校根據本校的辦學定位和培養目標,確定課程體系各部分之間的比例 [3] 

斯瓦希里語理論課程

  • 通識教育課程
識教育課程分為公共基礎課程和校級通識教育課程兩類。
公共基礎課程一般包括思想政治理論、信息技術、體育與健康、軍事理論與訓練、創新創業教育、第二外語等課程。
校級通識教育課程一般包括提升學生知識素養、道德品質與身心素質的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課程。
  • 專業核心課程
專業核心課程分為外語技能課程和專業知識課程,課時應占專業總課時的50%—85%。
外語技能課程包括聽、説、讀、寫、譯等方面的課程;專業知識課程包括外國語言學、翻譯學、外國文學、國別與區域研究、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的基礎課程,以及論文寫作與基本研究方法課程。
專業核心課程構成有非通用語專業核心課程:基礎斯瓦希里語、高級斯瓦希里語、斯瓦希里語視聽説、斯瓦希里語寫作、斯瓦希里語口語、斯瓦希里語語法、斯瓦希里語漢語互譯、斯瓦希里語文學史、對象國或地區文化等。
  • 培養方向課程
包括外國文學、外國語言學、翻譯學、外語教育、國別與區域研究、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專門用途外語以及相關培養方向等類別,可分為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 [3] 

斯瓦希里語實踐教學

  • 實踐教學環節
旨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主要包括專業實習、創新創業實踐、社會實踐、國際交流。
專業實習旨在培養學生運用專業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創新創業實踐旨在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開展學科競賽、學習興趣小組、學術社團、創新創業項目等實踐活動。
社會實踐旨在幫助學生了解民情和國情,增強社會責任感。開展社會調查、志願服務、公益活動、勤工助學、支教等社會實踐活動。
國際交流活動旨在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提升跨文化能力。開展國際夏令營、短期留學、國內外聯合培養等形式多樣的國際交流活動。
  • 畢業論文
畢業論文旨在培養和檢驗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理論知識研究並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
畢業論文選題應符合專業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寫作應符合學術規範,可採用學術論文、翻譯作品、實踐報告、調研報告和案例分析等多種形式。
除翻譯作品外,一般應使用斯瓦希里語撰寫 [3] 

斯瓦希里語教學條件

斯瓦希里語教師隊伍

  • 師資結構
斯瓦希里語專業應有一支合格的專任教師隊伍,形成教研團隊。教師的年齡結構、學緣結構、職稱結構應合理。有條件的高校應聘請外籍教師。應用型專業應聘請行業指導教師。斯瓦希里語專業專任教師應不少於6人,一般應具有博士學位。專業生師比不高於18:1。
  • 教師素質
(1)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規定的資格和條件,履行相關義務;
(2)具有外國語言文學類學科或相關學科研究生學歷;
(3)具有豐厚的專業知識,熟悉外語教學與學習的理論和方法,對教育學、心理學等相關學科知識有一定了解;
(4)具有紮實的外語基本功、教學設計與實施能力、課堂組織與管理能力、現代教育技術和教學手段的應用能力,以及教學反思和改革能力;
(5)具有明確的學術研究方向和研究能力。
外籍教師的聘任應根據崗位需要,達到上述條款中所有適用標準。
  • 教師發展
各高校應制定科學的教師發展規劃與制度,通過學歷教育、在崗培養、中國國內外進修與學術交流、行業實踐等方式,使教師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優化知識結構,提高專業理論水平與教學和研究能力。
教師應樹立終身發展的觀念,制訂切實可行的發展計劃,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和研究能力 [3] 

斯瓦希里語設備資源

  • 教學設施
教學場地和實踐場所在數最和功能上應滿足教學需要,並配備專職人員對教學設施進行日常管理和維護。根據國家教育部對本科專業設置的要求,生均教學行政用房面積一般不小於9平方米;生均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不低於3000元;每百名學生教學用計算機不少於10台,每百名學生多媒體教室和語音室座位數不少於7個。
  • 信息資源
圖書資料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與科研所需;管理規範,共享程度高;生均圖書不少於100冊,並有一定比例的外文圖書和報刊;生均年進書量不少於4冊。
擁有專業相關的電子資源;擁有覆蓋學習及生活場所的網絡系統;具備開發和運行網絡課程的基礎條件。
  • 實踐教學
各高校應具有滿足人才培養需要的相對穩定的實踐教學條件;應根據斯瓦希里語專業特點和需要建設專業實驗室、實訓中心、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等;應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建設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平台 [3] 

斯瓦希里語教學經費

根據教育部對本科專業設置的要求,生均年教學日常運行支出不低於1000元,並應根據不同地區不同類型學校的實際情況,合理提高教學經費的投入 [3] 

斯瓦希里語質量保障

  • 教學要求
(1)遵循斯瓦希里語專業教學大綱;
(2)融合語言學習與知識學習,以能力培養為導向,重視語言運用能力、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3)因材施教,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重視啓發式、討論式和參與式教學方法的使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
(4)合理使用現代教育技術,注重教學效果。
  • 教學評價要求
評價應以促進學生學習為目的,根據培養方案確定評價內容和標準,選擇科學的評價方式、方法,合理使用評價結果,及時提供反饋信息,不斷調整和改進教學。
評價應注重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
  • 質量保障體系
教學過程質量監控機制要求:應建立教學過程質量監控機制,各教學環節有明確的質量要求,定期進行課程設置和教學質量評價。
畢業生跟蹤反饋機制要求:應建立畢業生跟蹤反饋機制以及社會評價機制,對培養方案是否有效達到培養目標進行定期評價。
持續改進機制要求:應建立完善的持續改進機制,確保教學過程質量監控結果、畢業生跟蹤反饋結果和社會評價結果及時用於專業的持續改進 [3] 

斯瓦希里語培養模式

  • 四年招收一屆本科生培養模式
斯瓦希里語專業每四年招收一屆本科生,學制四年。其中一、二年級為基礎階段,開設語音、語法、精讀、口語、視聽説等課程;三、四年級為提高階段,開設新聞、筆譯、口譯、寫作、文學、文化等課程。同時,還加入了專業選修課程,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三年級時有機會前往對象國留學 6-12 個月。與坦桑尼亞達累斯薩拉姆大學、桑給巴爾國立大學、肯尼亞內羅畢大學、肯雅塔大學建立了校際交流合作關係。
專業探索培養國際傳播和法學兩個複合方向的人才。在校期間,學生還可自主輔修英語、外交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工商管理、會計學等學位課程,參加中國全國英語專業四、八級考試。
代表院校:北京外國語大學 [4] 
  • “7+1”的培養模式
斯瓦希里語專業每四年招收一屆本科生,學制四年,學生有機會在8個學期的學習生活中,有機會在其中1到2個學期內前往非洲、德國的高校中進行交換學習。在教學培養層面遵循“小而精”的培養理念,主張鼓勵學生依託專業知識技能與學校發展平台,儘可能多地嘗試不同的領域,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
代表院校:上海外國語大學 [7] 
  • “3+1”教學模式
該專業在國家留學基金委的資助下實施“3+1”教學模式。積極拓展中非大學“2+2”合作計劃,為品學兼優的學生創造更多的公費出國留學和進一步深造提高的機會,力求使每個在校生都有在中國國外留學及國外實習的經歷。
斯瓦希里語專業狠抓教學質量,強化能力培養。採取小班授課的方式,每班不超過10人。定期舉辦高水平專業講座。積極為學生創造實習鍛鍊和文化體驗活動的條件,開拓國際視野,提高專業技能,以適應各種商務翻譯、外交及相關領域研究人才等方面的需要。
代表院校:天津外國語大學 [9] 
  • “雙語+人文”、“外延+特色”的“雙結合”課程體系培養模式
除“3+1”辦學和“英語+對象國語言”教學外,斯瓦希里語專業培養方案注重專業語言、英語基本功和對象國社會、文化知識的結合,兼顧了斯瓦希里語專業的拓寬課程和中國傳媒大學特色課程的結合。同時各非通用語專業普遍採用3(專業教師、外聘專家、外籍教師)+1(英語教師)的師資配備方式。
代表院校:中國傳媒大學 [10] 

斯瓦希里語發展前景

斯瓦希里語考研方向

斯瓦希里語專業相近的考研方向主要有外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翻譯 [5] 

斯瓦希里語就業方向

斯瓦希里語專業畢業生主要去向有:外交部等國家部委,中央直屬企業、知名民企外企,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枱 [4] 

斯瓦希里語開設院校

地區
高等院校名錄
北京
北京外國語大學
中國傳媒大學
天津
天津外國語大學

上海
上海外國語大學

陝西
西安外國語大學

資料來源:陽光高考,摘錄時間:2023年6月13日 [6]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