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斯氏狸殖吸蟲

鎖定
斯氏狸殖吸蟲(Pagumogonimus skrjabini Chen,1963)是並殖科狸殖屬的一種動物。
中文名
斯氏狸殖吸蟲
拉丁學名
Pagumogonimus skrjabini Chen,1963
動物界
扁形動物門
吸蟲綱
亞    綱
復殖亞綱
複殖目
並殖科
亞    科
並殖亞科
狸殖屬
斯氏狸殖吸蟲
命名者及年代
Chen,1963

斯氏狸殖吸蟲形態特徵

成蟲形態成蟲的詳細形態(圖22)(彩色圖版I,3、4)如下:
蟲體肥碩,剛解剖出來的成蟲,體形不斷變化。固定後,體作長形,最寬在體前1/3處或更前。在略加壓扁的標本,體作紡錘形,兩端圓尖,大小為3.5—6.0×11—18.5,寬長比例為1:2.4—1:3.2。在童蟲期體的寬長比例已顯示本蟲成蟲的特徵。
體表密佈皮棘(圖23),以單生為主,而伴有少數羣生。皮棘基本形態包括鱗片形、鋸齒形、三角形、鑿形、尖刀形、長方形或似長方形等,而以尖刀形、鑿形和似長方形佔有較大的比例。皮棘的遠端有時作齒狀,有時可見縱行裂紋,在蟲齡較大尤多。不同部位的皮棘常呈不同的變化,位於體後端的,變化更加明顯。茲將兩個吸盤間和兩個睾丸之間的皮棘形態簡述如下。在兩吸盤間的中間部位,皮棘長度可達40微米,寬良可達16微米。兩側的皮棘可以大於中間部分,但寬度較小。個別有羣生的,以兩個的比較常見。在兩睾之間的皮棘,一般為32—40 X 8--12微米,兩旁的皮棘大小有所增加,約為40—44×12—16微米。羣生型以2—3個的較多,個別也有4—5個的。
口吸盤位於體前頂端或略向腹面傾斜,長徑略大於橫徑。腹吸盤近圓形。口吸盤和腹吸盤大小分別為0.464×0.639和0.774×0.793。腹吸盤約位於體前1/3處。消化道簡單:咽0.356×0.384,食管短,腸管波浪狀,常作四、五個不規則的彎曲,直達體末端。
生殖器官的結構似同科的其他吸蟲。睾丸二個,一般為長形,大小約2.0×0.8,縱列於蟲體中1/3和後1/3的中間部位。有的左睾位置略前,有的略後,有的則兩睾處於同一水平位置。成熟的睾丸分出若干主枝,主枝又可分枝,甚至有再分支的。卵巢大小視蟲體成熟情況,30天蟲齡的卵巢為0.460×0.478,由中心體發出樹枝狀分枝;61天蟲齡的卵巢大小為0.864×0.705,分枝明顯增加。更老蟲齡的卵巢大小為1.6 5×1.37,分枝繁多,狀如珊瑚。卵巢的中心體見或不見。卵巢居於腹吸盤左側或右側,多數在腹吸盤下後方,或有明顯距離,個別與腹吸盤同水平。卵黃腺甚為發達,充分發育的成蟲,中央無卵黃腺區狹小,甚至無空隙可見。子宮團頗龐大,可掩蓋部分或大部分卵巢。
蟲卵橢圓至卵圓形,可稍不對稱,橫徑最寬偏於前部或中部者較多,偏於後部者較少。卵殼厚薄可略呈不均勻,後端常增厚,含卵黃細胞9—12個,排成三行,一般見到的沒有那麼多。卵的大小可因地區和宿主的不同而有所差異,由廣東地區果子狸檢出的蟲卵大小為71×48微米(64—87×40—55)。由另一個果子狸檢出的蟲卵平均為77.1×46.3微米。由四川病人的痰液中檢出的蟲卵大小平均為79.2×45.6微米。
四川地區斯氏狸殖吸蟲的染色體分為四組,第一組一對(第1對),第二組四對(第2—5對),第三組四對(6—9對),第四組二對(第10—11對),染色體眾數為2n=22(佔56%)(重慶醫學院寄生蟲學教研室鄭增淳,李樹華1978)。

斯氏狸殖吸蟲生長習性

終末宿主模式終末宿主為果子狸(Pngumn larvata),又名花面狸。犬、貓、豹貓等也有自然感染。猴、鼬和大白鼠可以人工感染成功。人是本蟲的非正常宿主,人體感染絕大部分為童蟲期,少數亦可在人體內發育成熟。
第一中間宿主 已證實的有泥濘擬釘螺(Tricula humida)、中華小豆螺(Bithynillachinensis)、建甌擬小豆螺(Pseudobithynella kienoensis)、綿竹小螺等。實驗室人工感染成功的有湖北釘螺 ( Oncomelania hupensis)及琵琶擬沼螺(Assiminea lutea)。石門擬小豆螺(P.shimenesis)中國秋吉螺(Akiyoshia(Saganoa)chinensis)。
第二中間宿主 為多種淡水蟹類,常見的有鋸齒華溪蟹(Sinopotamon denticulatum)、陝西華溪蟹(S.shensiense)、河南華溪蟹(S.honanense)。此外,湖南地區的紅娘華(Laccotrephes japonensis)亦可能為本蟲的第二中間宿主。
生活史 斯氏狸殖的生活史和其他並殖科的吸蟲相類似。蟲卵隨動物宿主的糞便或痰液排出後,在外界環境中一般經過三、四周的時間便發育成毛蚴(在28℃時需16—20天)。毛蚴孵出後,遇到適宜的中間宿主,便鑽入體內。下文所述的早期發育主要是根據廣東方面的研究(圖24)。
毛蚴與胞蚴 剛孵出的毛蚴活力甚大,能在水中快速往返遊動,最後侵入螺殼與軟體之間的間隙處,經過不斷上下鑽動,終於附着於軟體上,收縮成球狀,作鑽入體內的姿態。四川採集的斯氏狸殖和廣東採集的斯氏狸殖對釘螺的感染率分別為10.11%及2.08%,而對擬釘螺的感染率分別為1.82%及2.68%。一個螺體含胞蚴一般為1—3個。新鮮胞蚴大小為:0.287—0.515×0.116—0.175。
感染20天后由螺體分離出的胞蚴呈輕微蠕動狀態。胞蚴橢圓形或袋形,一端或兩端常收縮變細,作梭形或彎曲形,但又可恢復原狀。胞蚴體內含不同發育期的母雷蚴和胚細胞,其中包括有活動力的雷蚴2—3個。
母雷蚴:釘螺感染後20天,遊離的母雷蚴可與胞蚴同時出現,而在擬沼螺則需要38天。母雷蚴較活潑,能不斷伸縮,靜止時呈矩形,後端截平,內含不同發育期的子雷蚴和胚細胞,其中成形的子雷蚴有2~3個。新鮮母雷蚴體大小為0.223—0.338×0.089—0.101,頭寬0.048─0.072,咽(長×寬)為0.047~0.075×0.049─0.072,腸寬為0.031─0.088。口位於體前頂端,咽較大,咽後為粗大原腸,球形或袋形,常含折光性顆粒,略呈淡黃色。原腸形狀和位置常因子雷蚴的壓迫而被擠在一邊,並因而變為長袋形,尤其是在較成熟的母雷蚴如此。在咽的附近隱約見到稍作突起的產孔。母雷蚴含子雷蚴5--14個,越近前端的子雷蚴,體積越大。
子雷蚴:感染後44天釘螺體內出現遊離的子雷蚴,蚴體呈圓柱形,略彎曲,前端稍笮,後端鈍圓,內含不同發育期的尾蚴和胚細胞,數目不等,在釘螺和擬沼螺體內分別為6—13和7—31個。新鮮子雷蚴大小為0.465—1.103×0.170—0.255,咽為0.046—0.065×0.046—0?060,腸為0.079—0.148×0.032—0.117。子雷蚴具口,口後為球狀咽。食管細小,腸袋形,間或球形,為體長的1/5.6—1/7.1(釘螺)或1/5.5—1/8.2(擬沼螺),常因活動尾蚴的擠迫而被推向一側。腸內含棕黃色顆粒。產孔靠近咽的附近。
尾蚴:釘螺感染後80天,擬沼螺87天,在解剖時,可見到無數微尾型尾蚴遊離入水中。尾蚴甚為活潑,呈水蛭佯的伸縮活動。新鮮尾蚴體大小為0.2 19--0?242×0.090,口吸盤0.048--0.050×0.047─0.048,腹吸盤0.027─ 0.0 30×0.030--0.033,咽0.013─0.014×0.010--0.011,尾部0.019--0.020×0.015--0.017,錐刺0.020─0.026。蚴體呈橢圓形,全身披細棘,尾部短小,圓形或橢圓形,末端稍作凹陷,在凹陷處可見細毛一小撮,至少10根以上。口吸盤位於體前頂端,在其背壁處有錐刺一根,呈矛形。腹吸盤橫橢圓形,位於體中線之屆。消化系統具口、前咽和球狀咽。食管可見。生殖原基呈圓塊狀,位於腹吸盤與排泄囊之間。頭腺7對,含顆粒狀物,經染色後,更加明顯。外側4對。着色較深,顆位較粗大,內側3對,着色較淺,顆粒較細,7對頭腺由兩束腺管引向前端,開口於錐刺附近。排泄囊呈三角形,囊壁常因蚴體收縮而呈現皺褶。由囊的前側角發出總集合管各一條,至生殖原基側盤曲成結,由此再向體的前、後伸出細小的排泄管。焰細胞公式為:
2[(2+2+2)+(2+2+2)]=24
囊蚴:囊蚴大部分定居於蟹的肌肉內,以胸肌為最多,其它部位如足肌、鰓、肝臟等則比較少見,但各地情況不一定一樣。一隻陽性蟹含囊蚴1—2個以至上百個,一般為10個左右。囊蚴球形或略呈橢圓形,直徑在0.40毫米左右,個別有超過0.50毫米的,具兩層囊壁,平均厚度外壁為3微米,內壁為16微米,各地區囊蚴大小可見表6。外壁半透明,為宿主強織的反應產物,內壁透明,為蟲體分泌物形成。經組織化學染色證明其為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的複合物。在囊裏面後尾蚴呈收縮狀,佔有囊內全部空間。排泄囊幾佔腸管間的全部位置。
後尾蚴:脱囊後的後尾蚴大小為0.48 1—0.753×0.365—0.498,平均0.67 5×0.460,全身佈滿底寬頂尖的皮棘,在體前端比較粗大而密集,越向後,越變小,而且分佈也越稀疏。口吸盤大小為0.072×0.092,其背壁常見椎刺一支。腹吸盤大小為0.140×0.153,大小為口吸盤的一倍左右。緊靠口吸盤兩側有10對左右的腺細胞,腸的兩側也有腺細胞排泄囊長形,在蟲體伸展的情況下,前始於腸分叉與腹吸盤之間,常繞過愎吸盤,向後到逆亞末端,經一個具有明顯的括約肌包圍的通道及排泄孔開出體外。囊內充滿排泄顆粒。眭徘泄囊中部兩側發出總集合管二支,在其遠端扭結成團,然後分出前、後二支集合管分另’向前伸展。前、後集合管各發出6組,每組由3支小管各連接一個焰細胞組成的終末毛細管。焰細齧公式如下:
2[(3+3+3+3+3+3)+(3+3+3+3+3+3)]=72
生殖器官已開始分化。緊接腹吸盤後緣為三塊雌性生殖原基。睾丸原基甚小,並列於腸管的第三個彎曲的凹處。
成蟲:斯氏狸殖寄生於某些中等大小哺乳動物,定居於肺臟,但也能侵襲其他部位。侵入人體的斯氏狸殖只有極少數能發育成熟,所見到的絕大多數均為童蟲,表明斯氏狸殖尚未完全適應於人的機體,人不過是它的不正常宿主。
斯氏狸殖在體內移行經過已經以犬為實驗動物進行了研究。囊蚴被終末宿主吞食後,後尾蚴在十二指腸內由囊逸出,穿過腸壁至體腔,可能由此進入腹壁,再回體腔。三天後少數已進入肝組織,進入肝內的童蟲數在感染後14天達到高峯,以後又減少。感染後28天童蟲開始侵入胸部,稍後,開始侵入肺組織,至將近成熟時,只有個別或少數童蟲仍留在肝臟,不少徘徊在胸腔,絕大多數已進入肺。侵入宿主組織或臟器的蟲體可引起一系列特殊的病變,如機體組織被壓迫,出血或壞死,繼之出現各種炎性白血球浸潤,形成急性嗜酸性膿腫;不久肉芽組織發生,逐漸變成一層纖維組織,形成囊腫,囊內通常有蟲體二個。總之,斯氏狸殖在體內移行經過頗似衞氏並殖,但在相應的時間內,自肝臟檢出的蟲數遠較衞氏並殖為高,而且還可以在肝內結囊。感染後50天蟲卵便可以在宿主糞便中檢出。實際上好些成蟲可能早已成熟懷卵或排卵了,只是卵量不多,不易檢出。
斯氏狸殖與人的關係 斯氏狸殖所引起的疾病,主要是在自然疫源地獸類之間傳播的疾病之一。人類在生產鬥爭中和自然界的接觸面越來越廣,同疫源地也就不免發生這樣或那樣的關係,致使原來某些地區的獸病變成人獸共患的疾病(人獸病)。斯氏狸殖還不完全適應於人的機體生活,故一般不容易在人體內發育成熟,可見斯氏狸殖所引起的疾病不是完全的人獸共患的疾病(Amphixenoses),而是獸主人次的自然疫源地疾病(Anth—ropozoonoses)。
斯氏狸殖所引起的人體並殖病已存在好些年,但由於不容易和已經在我國流行多年的衞氏並殖病相鑑別,在人體一般不易查出蟲卵,因而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斯氏狸殖引起的並殖病不受年齡的限制,但以兒童病例為多見。病情可以很嚴重,有時甚至死亡。因其有到處竄擾的習性,因而經常發生幼蟲移行症,其中以遊走性皮下包塊或皮下結節為最常見。腦型病例亦可見到。
防治原則同衞氏並殖。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