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斯密教條

鎖定
斯密教條又譯“斯密信條”。指亞當·斯密由其收入決定價值論所導致的一個錯誤觀點。他認為社會總產品的價值只分解為工資、利潤和地租三種收入,即分解為 (v+m),而不包括生產資料 (即不變資本c) 的價值。這一觀點後來為許多資產階級經濟學家所承襲,馬克思譏稱之為“斯密教條”。斯密這個錯誤的實質就在於把產品的全部價值 (c+v+m) 與產品中所包含的新創造的價值 (v+m) 混同起來,而忽略了不變資本 (生產資料) 的價值 (c),這導致了許多理論上的混亂和錯誤,堵塞了他對資本主義再生產進行科學的理論分析的可能性。斯密有時也感到商品價值中應當包括生產資料的價值。為了自圓其説,他便通過區分一系列概念迂迴曲折地維護自己的信條。首先,是總收入與純收入的區分。總收入是年總產品 (c+v+m),純收入是從年總產品中扣除了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之後的餘額 (v+m),通過這樣的劃分,斯密便在“總收入”的名義下,將自己原先丟掉的生產資料的價值偷偷地又塞進了商品的價值當中。其次,是單個資本和社會資本的區別。他認為不變資本作為商品價值的第四個要素被引進,這隻適用於單個資本。從整個社會來説,某部門所需的生產資料乃是另一部門所生產的產品,其價值最終也分解為社會三種收入。 [1] 
中文名
斯密教條
外文名
Smith's faith
學    科
經濟學
創立者
亞當·斯密

斯密教條基本原理

根據這個教條,商品價值由v+m構成。其實,資本主義商品的價值由c+v+m構成。

斯密教條詳細闡述

斯密教條在商品價值構成中丟掉了c,即生產資料的價值,所以也不可能正確理解和説明社會資本再生產。其實亞當·斯密自己也認識到再生產必須有生產資料,為了克服在説明再生產問題上因丟掉了生產資料價值而造成的困難,他又把商品價值劃分為“總收入”和“純收入”。他的“總收入”指一個國家每年的總產品;“純收入”指從總產品中扣除了固定資本流動資本,即扣除了不變資本價值後的剩餘。前者實際就是c+v+m,後者就是v+m。斯密的這種劃分本身也是錯誤的(因為總收入是一年內全體勞動者創造的新價值,即v+m;而純收入則只是m部分)。亞當·斯密通過總收入的範疇把生產資料(c)這一部分又偷偷地引了起來。這樣,簡單再生產可以進行了。但他仍然認為社會年產品或總產品的價值由三種收入構成。但年產品從實物形式方面看,無論如何不能分解為幾種收入的,年產品中如機器等生產資料是不能作為收入而被個人消費掉的。為了擺脱這一困境,亞當·斯密又將收入分為價值形式的收入和物質形式的收入,他認為生產生產資料的部門的產品,產品的交換價值包括在純收入裏面,但產品本身卻不能包括在這裏面。生產消費資料部門的產品,則其價值形式和物質形式都包括在純收入裏面。從這裏可以看出,亞當·斯密已經接觸到生產生產資料的工人和生產消費資料的工人之間的區別,或社會生產的兩大部類的區別,但由於亞當·斯密沒有科學的價值理論作指導,不懂得勞動二重性的原理,因此,他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只有馬克思才徹底地克服了亞當·斯密的缺點和錯誤,創立了科學的社會資本再生產的理論。
參考資料
  • 1.    何盛明.財經大辭典: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0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