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斯基龍

鎖定
斯基龍(學名:Segisaurus halli),是種小型獸腳亞目恐龍,屬於腔骨龍超科,身長接近1米。唯一的標本是在1933年發現於亞利桑那州Tsegi峽谷的早侏羅紀地層,斯基龍是以發現地Tsegi峽谷為名。斯基龍是該地區所出土的唯一恐龍。
別    名
Segisaurus
中文學名
斯基龍
拉丁學名
Segisaurus halli
動物界
脊椎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蜥臀目saurischia
亞    目
獸腳亞目
腔骨龍科
亞    科
原美頜龍亞科
斯基龍segisaurus
斯基龍segisaurus
分佈區域
美國亞利桑那州
生活時代
侏羅紀早期
標    本
唯一標本發現於早侏羅紀地層
發現者
camp,
發現時期
1936
典型狀態
長1米亞成年體
食    性
肉食

斯基龍其他信息

斯基龍 斯基龍
中文名稱( chinese)→ 斯基龍
其它中文名稱( chinese[other])→ ....
拉丁文學名( name)→ segisaurus
發音( pronounced)→ ...
含義( meaning)→ 美國亞利桑那州斯基大峽谷
目( order )→ saurischia 蜥臀目
亞目( suborder)→ theropoda 獸腳亞目
neotherapoda 新獸腳亞目
類( infraorder)→ ceratosauria角鼻龍類
超科(super family)→ coelophysoidea 腔骨龍超科
科( family)→ coelophysidae 腔骨龍科
亞科(subfamily)→ procompsognathinae 原美頜龍亞科
屬( genus)→ segisaurus 斯基龍
模式種( type species)→ s. halli
其它種( other species)→ ...
錯誤歸屬種( misassigned species)→ ....
時代( period)→ 侏羅紀早期 toarcian
分佈( found in)→ 美國亞利桑那州
發現地層( stratum)→ ...
食性( diet)→ 肉食
典型狀態( length up to)→ 長1米[亞成年體]
推測體重( mass)→ 5公斤[亞成年體]
發現者( discoverer)→ camp,1936
命名者( first described )→camp,1936

斯基龍物種學史

斯基龍 斯基龍
這些化石由古生物學家Charles Lewis Camp在1936年所敍述。斯基龍的化石為破碎的骨骸,包含部份四肢、骨盆、以及脊椎,但沒有發現頭顱部份。斯基龍的親緣關係似乎接近於更著名的腔骨龍。兩者的差別在於,斯基龍擁有堅固的骨頭,而腔骨龍的骨頭為中空的。這特徵導致某些科學家考慮斯基龍是否為獸腳亞目恐龍。在2005年,一個針對斯基龍骨盆的研究,使得科學家們相信斯基龍其實較接近於原美頜龍
斯基龍最初是由一位居住於Tsegi峽谷的納瓦約族印地安人Max Littlesalt所發現。Littlesalt替考古學家導引到化石的發現處。除了這些化石以外,沒有發現任何其他的斯基龍化石。在Charles Lewis Camp做了初步的敍述之後,正模標本有半個世紀的時間遭到忽視。在這段期間內,所有的研究都注重在斯基龍的叉骨與堅硬的骨頭結構。在最近的研究中,斯基龍在早期獸腳類恐龍的演化中,佔了重要的地位。
當發現斯基龍的化石時,因為化石的位置,Charles Lewis Camp將它們重建成母雞下蛋的姿勢。其他的獸腳類恐龍會在大型沙塵暴時或睡覺時採取這個姿勢,而斯基龍的化石的確是發現於砂岩層中,顯示該動物是覆蓋在一層砂中死亡。因為該地沒有發現巢穴或洞的遺蹟,所以這還僅止於假設。
在2005年9月,《古脊椎動物學期刊》(The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公佈了一份斯基龍正模標本的重新鑑定。研究人員指出雖然斯基龍非常獨特,但仍屬於腔骨龍超科。他們同時指出斯基龍可能是原美頜龍的近親。

斯基龍形態特徵

斯基龍生存於侏羅紀時期,約2億600萬年前到2億年前。斯基龍是種原始的敏捷、二足獸腳類恐龍。斯基龍的體型相當於鵝,身長約1米,高約0.5米,重約4到7公斤。斯基龍為食蟲性動物,也可能為食腐動物。斯基龍的身體結構類似鳥類,頸部長而靈活。斯基龍具有三個腳趾,腿部強壯,且相當於身體的長度。尾巴與前肢也很長。鎖骨類似鳥類,這個發現有助於鳥類演化自恐龍的假説。
斯基龍只發現一個標本。該正模標本是個亞成年體,所以並不清楚斯基龍的成年體大小。斯基龍的標本上有叉骨,相同時期的恐龍並沒有發現這個特徵。
根據正模標本的重建骨骼圖,制於1936年 根據正模標本的重建骨骼圖,制於193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