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斑鶲

(鶲科鶲屬的動物)

鎖定
斑鶲(Muscicapa striata (Pallas,1764))是鶲科鶲屬的一種動物。
中文名
斑鶲
拉丁學名
Muscicapa striata (Pallas,1764)
脊索動物門
鳥綱
鶲 科
亞    科
鶲亞科
鶲屬
外文名
Spotted Flycatcher
物種代碼
021851837
拉丁目名
PASSERIFORMES

斑鶲形態特徵

成鳥: 上體灰褐色;前額和頭頂淺黃白色,而具黑褐色的中央紋;腰及尾上覆羽較背部稍多暗黃色,尾羽暗褐, 具狹窄淡棕色羽緣;翅暗褐色;初級飛羽具窄小的淡黃色羽緣, 次級飛羽及覆羽,具淡黃色闊邊;眼先灰白色, 眼周淡黃白色;耳羽淡褐色;頰部各有淺褐色的條紋, 形成不甚明顯的頰紋。下體大都白色。胸部及兩脅具淡褐色縱紋甚形明顯;翅下覆羽乳黃白色, 尾下覆羽白色。雌雄兩性相似。虹膜暗褐色;嘴黑褐;腳暗褐色。   量衡度: 性別 體重 全長 嘴峯 翅 尾 跗蹠 ♂♂(4) 16 149 16 86 63.7 16.4 (15-18) (135-160) --- (82-90) (62-67) (15.5-17) [1] 

斑鶲生活習性

生態 此鳥見於阿爾泰山的杉木林中, 亦見於河谷的柳林及灌叢中, 通常單個或小羣活動。性羞怯,平時在樹的低枝上停息, 極少在靠近樹冠的枝條上, 見昆蟲在附近飛過時, 常從棲木上突然出擊. 動作快速,捕食後即返回原枝或附近另一樹枝上;它也常常降落到地上, 啄食地面上的昆蟲。當它棲息時,姿勢筆直。並將頭靠在兩肩之間,尾羽不時地上下襬動,雙翅也隨着輕輕拍動。它的食物主要是雙翅目昆蟲,但也取食懸鈎子漿果等。斑鶲在新疆為夏候鳥,但至今尚無繁殖記載。 鳴聲由尖厲叫聲的音節構成的,單薄刺耳的“tseet…chup-chup”聲 (約翰·馬敬能等, 2000)。

斑鶲分佈範圍

國內分佈:
繁殖於新疆西北部阿勒泰、西部喀什一帶、遷徙時經崑崙山。
國外分佈:
國外見於貝加爾湖地區,蒙古,俄羅斯的烏拉爾,地中海地區,非州北部,小亞細亞,高加索,伊朗及喜馬拉雅山脈西部, 並在印度西北部, 阿拉伯及非州中部和南部越冬。
[1-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