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斑脅田雞

鎖定
斑脅田雞(學名:Porzana paykullii)是鶴形目秧雞科的鳥類,小型涉禽,身長22-27釐米。嘴粗短,跗蹠較中趾連爪長度為短。第2枚初級飛羽最長,並與第3枚初級飛羽幾等長。第1枚初級飛羽約與第6枚或第7枚等長。上體橄欖褐色,翅覆羽有白色橫斑紋,飛行時可見翅前緣白色。下體、頦、喉白色,胸鏽棕色,兩脅有黑白相間的橫斑紋。棲息於沼澤濕地和水邊較密的草叢中,也棲於水稻田中,多生活在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帶的沼澤、湖泊和溪流兩岸的水草叢中。雜食性,以昆蟲、軟體動物、水草等為食。繁殖於西伯利亞、朝鮮和中國東北地區,越冬於馬來半島和印度尼西亞婆羅洲與爪哇。
中文名
斑脅田雞
外文名
Band-bellied Crake
拉丁學名
Porzana paykullii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鳥綱
鶴形目
秧雞科 
田雞屬 
斑脅田雞
亞    種
無亞種 [1] 
命名者及年代
Ljungh, 1813
保護級別
近危(NT) IUCN標準、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 [2]  [6] 

斑脅田雞形態特徵

斑脅田雞
斑脅田雞(11張)
斑脅田雞成鳥兩性相似。額鏽棕色,頭頂、頸、背、腰至尾上覆羽均為橄欖褐色;尾羽暗褐色,羽緣橄欖褐色。飛羽暗褐色,最外側的小翅羽外翈和第1枚初級飛羽外翈白色,內側飛羽和翅覆羽橄欖褐色,翅覆羽端部有不明顯的白色近端斑;廣東標本飛羽內翈有 5-6條白色橫紋,但第1枚初級飛羽外翈不是白色,而是僅有4-5個白點,其他採自吉林漫江等地的4個標本第1枚初級飛羽外翈都是白色,但飛羽內翈無白色橫紋。頦、喉幾近白色,頭側、頸側至胸為鏽棕色。腹、兩脅和腋羽均暗褐色,有粗的白色橫紋。尾下覆羽暗褐色,有白色橫斑。幼鳥上體較成鳥色暗,翅覆羽白斑較多。頰、頸和胸皮黃色,胸部有不明顯的條紋。 [3] 
虹膜暗紅色,眼臉紅色。嘴藍灰色,嘴峯和端部黑色,基部黃綠色。腿和腳橙紅色。 [3] 
大小量度:體重♂ 110-123克,♀ 159克;體長♂220-263毫米,♀223-265毫米;嘴峯♂24-25毫米,♀20-23毫米;翅♂128-139毫米,♀102-124毫米;尾♂50-60毫米,♀45-53毫米;跗蹠♂37-49毫米,♀37-50毫米。(注:雄性——♂;雌性——♀) [3] 

斑脅田雞棲息環境

斑脅田雞棲息於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草原地帶的湖泊、溪流、水塘岸邊及其附近沼澤與草地上。也出現於疏林沼澤和林緣灌叢沼澤地帶。遷徙季節也出現於沿海和農田地帶灌叢與草叢中。 [3] 

斑脅田雞生活習性

斑脅田雞春季於4月中下旬遷來中國東北繁殖,秋季於9月末10月初遷離繁殖地。 [3] 
常單獨或成小羣活動。夜行性。主要在晚上和晨昏活動。白天多匿藏在灌叢和草叢中。善行走,在地上奔跑甚快,甚致在茂密的草叢下也能快速奔跑。一般很少飛翔,即使在危急時被驚起,也飛不多遠又落入草叢或灌叢。飛行時兩腳懸垂於下。善嗚叫,特別是晚上。常常發出短的像“urrrr”的聲音。 [3] 
斑脅田雞以叩頭蟲、毛蟲、鱗翅目和鞘翅目昆蟲及幼蟲為食。也吃蝸牛、軟體動物及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和植物果實與種子。 [3] 

斑脅田雞分佈範圍

分佈中國、印尼、朝鮮、韓國、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其繁殖地在俄羅斯遠東和朝鮮,越冬地在馬來半島、蘇門答臘島、爪哇島和加里曼丹島。 [2] 
中國分佈於東北至東部沿海,繁殖地在北京、河北、內蒙古(伊克昭盟)、遼寧(大連)、吉林(長春、吉林、延邊、四平、渾江、長白山)、黑龍江(伊春、帶嶺、哈爾濱)及河南等省,遷徙途經山東(青島、煙台)、江蘇(鹽城沿海灘塗)、浙江、安徽(石臼湖、升金湖)、湖南、湖北(江漢湖羣)、福建、江西(遂川)廣東和廣西(北部灣)等省。 [3] 

斑脅田雞繁殖方式

繁殖期5月至7月。單配製。雌雄成對營巢。巢通常建在地面的凹陷中,呈淺盤狀,置於地勢較高的乾燥地方,隱蔽在草叢或灌木間,一般較為隱蔽。巢主要由細樹枝和草莖為襯裏,大小為外徑12-14釐米,內徑9-12釐米,巢高8-13釐米,巢深4-5釐米。雌雄共同築巢。每窩產卵6-9枚,偶爾有多至10枚和少至4枚的。卵近橢圓形,淡土褐色,具白色斑點,尤以鈍端較密。卵的大小為33-36毫米×26-27毫米。卵產齊後即開始孵卵。孵卵由雌雄親鳥輪流承擔。孵化期20-21天。 [3] 

斑脅田雞保護現狀

斑脅田雞保護級別

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 附錄Ⅱ瀕危物種。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近危(NT)。 [2]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 [4] 

斑脅田雞種羣現狀

自1960年以後,棲息地破壞,將適宜該種營巢的沼澤濕地開墾為農田,靠近田壩區的低山地帶的熱帶雨林和季雨林被砍伐,種植橡膠等經濟林木和作物,使其喪失了棲息地。過度捕獵:亂捕濫獵致使該種數量下降,處於瀕臨滅絕的境地。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