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文體用品與科技

鎖定
《文體用品與科技》雜誌是由國家輕工業聯合會主管,全國文教體育用品信息中心和中國文教體育用品協會主辦的專業學術期刊。
中文名
文體用品與科技
語    種
中文
主管單位
中國輕工業聯合會
主辦單位
北京市文教體育用品研究所、全國文教體育用品信息中心、中國高教教體育用品協會
編輯單位
《文體用品與科技》雜誌社
創刊時間
1981年7月1日
出版週期
半月刊
國內刊號
11-3762/TS
國際刊號
1006-8902
郵發代號
82-21932
定    價
10 元

文體用品與科技雜誌簡介

主管單位:中國輕工業聯合會
主辦單位:北京市文教體育用品研究所、全國文教體育用品信息中心、中國高教教體育用品協會
國內刊號:CN 11-3762/TS
13年1期封面 13年1期封面
國際刊號:ISSN 1006-8902
郵發代號:82-21932
文體用品與科技 [1]  雜誌國內外公開發行(國內統一刊號:CN11-3762/TS;國際標準刊號:ISSN1006-8902;郵發代號:82-219;國外代號:BM1451)。本刊實行依靠文體行業聯合社會各界共同辦刊的方針,堅持“促進產業發展、指導健康消費、繁榮文體市場”的宗旨,為繁榮文教體育事業服務,為全民健身服務,為廣大讀者服務。本刊現面向全國徵集文化教育、體育、全民健身、休閒娛樂、文具、辦公用品及機械設備、科技、市場營銷、經營管理等類學術論文,歡迎投稿。

文體用品與科技讀者對象

各級各類大中專院校、成人高校、職業院校、技校及全國中小學、幼教等教育戰線的一線教師,各大院校的在讀博士生、研究生,各級各類科研工作者、行政和黨羣工作人員,後勤管理人員以及圖書館、青年宮、活動中心等校外教育單位的各類教育、科技工作者。

文體用品與科技版權頁信息

2022年第19期封面 2022年第19期封面
全國文教體育用品信息中心
北京市文教體育用品研究所
社 長 韓春華
主 編 嶽 峯
副主編 趙 磊
編 輯 陸小雨 張倩 孫煜
編 委(以姓氏筆畫為序)
王宏年 王信君 劉寒雲 紀永波 陳 佳 應玲娟 楊高峯 陳雪強 鄭成鏘 羅滬生 周家林 林曉帆 夏 凱 晉 暉 虞國方
編輯出版 文體用品與科技雜誌社
地 址 北京市東城區北池子大街27號

文體用品與科技主要欄目

新品視窗 品牌攻略 視點關注 行業在線 特別報道 市場掃描
體育觀察、體育產業、體育科學、體育教育、體育教學、傳統體育、競技與訓練、運動科學、體育健身、學校體育等各種欄目。

文體用品與科技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維普數據庫
數字化期刊羣收錄期刊。

文體用品與科技獲獎情況

全國輕工業優秀期刊
國際文具出版協會會員

文體用品與科技投稿須知

1、國內外體育用品、辦公用品、休閒娛樂用品、學生用品的新產品、新品種、新規格、新花色和新設計等方面的文章。
2、文體行業內各種新技術的應用、專利產品(產品性能質量、產品結構、採用材料、設備工藝、產品功能、產品物理性能及使用性能等方面)、科技論文。
3、打假維權方面的文章,正品與假冒產品的區別,消費者如何購買、使用產品,如何識別假冒偽劣產品
4、文體行業、辦公用品等的產生、流通的市場現狀以及發展趨勢,市場現狀的問題與思考,對於發展的建議等。
5、文體行業企業的先進經營理念,公司的發展與未來,在成長過程中的故事與辛酸苦辣。
6、體育競技、體育訓練、全民健身、體育休閒娛樂、學生運動、課餘體育活動、學生用品及教學用具的使用等方面的文章。
7、文體及輕工行業發展、業行經濟分析、信息統計、信息技術、市場分析、科研成果、科技資訊、科技財經等。
來稿請通過郵寄、EMAIL或傳真至《文體用品與科技》編輯部。熱忱歡迎業界專家、企業界人士、大專院校師生及廣大讀者投稿。讓我們一起“交流體育信息、傳播科技知識”,為我國的文體與科技行業的健康、快速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文體用品與科技最新目錄

文體用品與科技目錄

文體用品與科技
文體用品與科技(2張)
1高校啦啦隊賽事市場化運作模式的理論研究劉鈞;依博亮;4+19
2健身氣功與瑜伽推廣研究述評李忠新;5
3基於遊戲理論的體育哲學分析考察陳劍興;6
4白族霸王鞭的體育文化心理特徵李逸飛;諸晨;姜澤榮;7
5大型體育賽事的禮儀研究——以2010廣州亞運會為例閆大為;8
6試論休閒體育與知識經濟時代王亞立;張運梅;9
7我國女子摔跤運動水平的現狀分析朱璇;10
8論深入研究傳統體育養生學的必要性權龍;11
9初探我國體育產業對全民健身發展的影響白永恆;12
10空手道精神與武術武德精神的共性文達;13
11212年亞洲乒乓球錦標賽男單半決賽、決賽馬龍技戰術分析劉躍兵;李瑞洗;程紅豔;14-15
12奧運成功期後我國大眾體育發展的新趨勢潘叢華;16+19
13淺論瑜伽養生賈配芹;17
14我國U-16青少年女子足球運動員基本技術現狀與評價黃岩;18-19
15中國運動心理學學術論文研究現狀分析蔣佩佩;温佩璞;20
16論傳統文化特質影響下的中國足球風格劉敏;21
17健身運動促進宜居住宅小區和諧發展之探析劉書麟;李虹;22+146
18湖北省排球運動開展現狀研究熊漢濤;鄒要軒;23
19對西北地區高校大學生體育行為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楊星;24+43
20新鄉市高校開展三人制籃球運動的必要性胡海坡;25+27
21對輝縣市小學生餘暇體育行為狀況的調查研究郜露露;26-27
22南昌市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現狀與可持續發展實證研究朱勇;28+33
23農村傳統體育文化在新農村建設中的價值吳亞婷;29
24四川省特殊教育學校課外體育活動狀況與發展對策研究曾敏;彭博;30
25高校體育場館經營管理狀況的探討陳啓政;31+33
26對西安市全民健身示範區晨練人羣的調查於美至;32-33
27興慶區羣眾晨練狀況調查與分析楊建軍;34
28對北京市大學生亞健康的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周殿雨;35
29吉林市高中女生體育課開展太極拳可行性初探蒲志宇;36
30江西體育類報刊媒體事業發展現狀調查胡庭佳;王勇;37
31海南省户外運動開展現狀調查與對策分析劉明仁;38-39
32重慶市主城區社區體育發展現狀調查研究趙曉玲;李梁;40-41
33地方高校體育俱樂部實施現狀及策略的探討陳杰;42-43
34江蘇省足球后備人才學校運行情況分析陸宜軍;44
35黑龍江高師體育教育專業健美操課程評價方法的改革實驗黃中偉;關晨濤;45+73

文體用品與科技近期目錄

1 上海市民辦高校學校體育現狀調查與分析 徐方;李菁;李金河;李曼; 4-6
2 廣州市特殊教育學校盲、聾學生體育參與現狀及對策 劉海豐; 7-8+29
3 城市體育文化的社會學價值研究 蘇科; 9
4 關於運動服裝設計體系的發展與研究 劉志華; 10+6
5 體育志願者服務模式研究 夏樹花;王華; 11+14
6 淺析河南農村大眾體育設施對空巢老人身心健康的影響 陸琦; 12
7 影響遼寧省高校體育專業學生參與體育志願服務的因素分析 温向良; 13-14
8 淺析我國足球界新聞報道現狀 張曉東; 15
9 對保山學院非體育專業學生運動損傷相關因素的調查與分析 楊曉妮;趙明陽; 16-17
10 淺析2012年賽季河南建業足球隊降級的主觀因素 楊亞洲;薛金霞; 18
11 大連市中山區社區體育與學校體育一體化現狀與趨勢分析 王金章; 19+39
12 淺析網球拍的設計及選擇 趙舒洋; 20
13 體育彩票吸引高收入彩民的必要性及營銷策略研究 解博儀;焦源;孫格; 21+41
14 高校培養社會體育專業人才的模式探討 陳學海;于傑;仇銀霞; 22
15 淺析高校體育專業排球裁判員能力培養途徑 崔雅娟; 23
16 涼山農村小學體育教學現狀調查研究 李林城;張德春; 24
17 宜賓市城區中學籃球發展現狀及調查分析 裴慧; 25
18 邢台市私營企業職工體育現狀調查 宋佔濤; 26
19 哈爾濱市滑雪運動場地安全防護現狀分析 於利;張玉昌; 27
20 企業體育文化初析 張豔梅; 28-29
21 淺談德國職業足球管理體制及啓示 周永超; 30
22 淺談我國職業籃球聯賽的品牌策略 傅雅霜; 31
23 哈爾濱市跆拳道俱樂部教練員現狀分析 馮衞衞; 32
24 技校教育模式下的學生體能健康與就業探析 李太江; 33
25 淺析我國體育管理體制改革的動力與趨勢 周唯; 34
26 文化產業升級之體育助力 柳化林;張玉昌; 35
27 我國體育表演的現狀與發展趨勢研究 王蓓; 36
28 體育教育培育特殊兒童社會適應性的策略 王勇;楊勤; 37
29 對我國“公益”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中有關問題的思考 李志; 38-39
30 淺析影響青少年足球運動員意識水平發展的因素 耿曉平; 40-41
31 論新媒體(微博)在倫敦奧運會體育新聞報道中的應用發展 周蓓; 42+50
32 談運動鞋廣告 何力; 43
33 峨眉山體育旅遊現狀及存在問題研究 蘇煥龍; 44-45
34 河北民間武術發展路徑研究 周嵩山;張瑜;陳妍兵; 46+56
35 練習太極拳對中老年人身體健康的影響 程永; 47+52
36 淺析《道德經》對太極拳的影響 李祿玉; 48
37 論新形勢下武術的價值功能 段志勇; 49-50
38 中國傳統武術魅力文化價值芻議 劉志蘭; 51-52
39 民族傳統體育進入貴州高校公共體育教學的必要性與可行性分析 黃健; 53-54
40 武術散打中騙法的運用及存在的問題 劉含輝;蔣培鋒; 55-56
説明:雜誌目錄每期都會更新有一定的時效性,僅供參考。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