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文成公主進藏

鎖定
文成公主進藏是指唐朝貞觀年間,吐蕃贊普松贊干布派遣大相噶爾東贊(即祿東贊)為請婚使者,赴長安請婚。唐太宗將遠支宗女封為文成公主,下嫁松贊干布,並詔令禮部尚書江夏王李道宗為主婚使,持節護送文成公主入蕃。 [1] 
松贊干布率羣臣到河源附近的柏海(今青海瑪多縣境內)迎接文成公主,與文成公主同返邏些(今拉薩),並在拉薩為文成公主修建宮室。 [2-4] 
中文名
文成公主進藏
主人公
文成公主
時    間
約公元641年
作    用
促進了民族團結等

文成公主進藏背景

松贊干布(棄宗弄贊)是藏族歷史上的英雄,崛起於藏河(今雅魯藏布江)中游的雅隆河谷地區。他統一西藏,成為贊普,建立了吐蕃王朝。
文成公主,漢名無記載,其父史書也未記載。史書記載文成公主為宗女 [5]  ,不是皇帝的女兒。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唐太宗派江夏王李道宗持節送文成公主去吐蕃。 [6] 
貞觀八年(公元634年),吐蕃贊普松贊干布遣使大唐,唐太宗遣行人馮德遐出使吐蕃。松贊干布再次派人到唐朝,奉表求婚,提出要娶一位唐朝公主,唐太宗沒有同意。吐蕃特使返回吐蕃後,告訴松贊干布,因為吐谷渾在中間挑撥離間,所以唐朝沒有允許嫁公主。 [7] 
貞觀十二年(638年),松贊干布遂藉口吐谷渾從中作梗,出兵擊敗青海吐谷渾、党項、白蘭羌,直逼唐朝松州(今四川松潘),揚言若不嫁公主,便率兵入侵唐朝。唐太宗派侯君集為主將,執失思力、牛進達、劉蘭為輔佐,率唐軍迎擊吐蕃軍。侯君集率領的唐軍主力還未出手,牛進達已經率領唐軍先鋒部隊擊敗了吐蕃軍。松贊干布大懼,在唐將侯君集率領的唐軍主力到達前,退出青海吐谷渾、党項、白蘭羌,遣使謝罪,再次請婚。貞觀十四年(公元640年),松贊干布派大論薛祿東贊攜黃金五千兩及大量其他珍寶來正式下聘禮。 [4]  [8-9] 
唐太宗將一宗室女封為文成公主,允許下嫁松贊干布。

文成公主進藏過程

文成公主進藏柏海迎親

柏海迎親路線 柏海迎親路線
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在唐送親使江夏王李道宗和吐蕃迎親專使祿東讚的伴隨下,到達唐朝下屬的吐谷渾(公元635年唐朝擊敗吐谷渾之後,吐谷渾臣屬於唐朝,唐朝冊封吐谷渾首領為河源王)。松贊干布親自到柏海(今青海瑪多縣)迎接,謁見李道宗,行子婿之禮,見到唐朝服飾之美,松贊干布俯仰有愧沮之色。 [10-11] 

文成公主進藏吐蕃生活

親自到柏海迎親之後,松贊干布與文成公主同返邏些(今拉薩),為文成公主築城,修建宮室讓文成公主居住。文成公主不喜歡吐蕃人的赭面習俗(把臉塗成赤褐色的習俗),松贊干布下令禁止吐蕃人的赭面習俗。松贊干布自己也脱下氈裘,穿上紈綺,逐漸仰慕唐風。松贊干布還派出吐蕃貴族們的子弟,請求進入國學學習《詩》、《書》,又請唐朝文人典其表疏。 [12-13] 
到長安學習的吐蕃人很多取得成就,如唐高宗時吐蕃使臣仲琮,唐中宗時使臣明悉獵。
文成公主、金城公主(約70年後嫁給吐蕃贊普尺帶珠丹的唐朝宗室女)雖然是宗室女,不是皇帝的親生女兒,但她們在吐蕃地位很高。松州之戰唐軍擊敗吐蕃軍,松贊干布退兵謝罪,吐蕃退出党項、白蘭羌、青海吐谷渾等,唐朝長期控制河西隴右,還逐步向西域(安西北庭)擴張,唐朝對吐蕃處於優勢,文成公主和親吐蕃、嫁松贊干布。唐休璟陳大慈等率唐軍擊敗吐蕃軍,唐朝長期控制安西北庭河西隴右,唐朝對吐蕃處於優勢,金城公主和親吐蕃、嫁尺帶珠丹(赤德祖贊)。 [4] 
吐蕃書籍《賢者喜宴》記載“松贊干布登臨歡慶的寶座,為文成公主加冕、封作王后。” [14] 
文成公主,唐朝宗室女(不是皇帝的女兒)。《敦煌吐蕃歷史文書》記載:“贊蒙文成公主由噶爾.東贊域松迎至吐蕃之地。”“及至羊年(公元683年)…冬,祭祀贊蒙文成公主。” [15] 
(學者王堯等人指出,贊蒙即覺蒙、朱蒙。在被用於稱呼贊普的女人時,贊蒙(btsan mo)、朱蒙、覺蒙(jo mo)等頭銜沒有區別。朱蒙有被寫作末蒙。) [15] 
金城公主,唐朝宗室女,雍王李守禮的女兒。《敦煌吐蕃歷史文書》記載:“及至狗年(公元710年)……贊蒙金城公主至邏些”“及至兔年(公元739年)……贊蒙金城公主薨逝”“及至蛇年(公元741年)……祭祀贊普王子拉本及贊蒙金城公主二人之遺體”。 [15] 
《敦煌吐蕃歷史文書》的記載中,有贊蒙尊稱並且去世後享有祭祀這兩項都具備,是地位不低於吐蕃王后的人擁有的待遇,文成公主、金城公主都擁有這待遇,松贊干布的女人裏僅文成公主擁有這待遇。 [15]  [4] 
關於泥婆羅的尺尊公主(通常所説的尼泊爾公主就是泥婆羅尺尊公主),敦煌吐蕃文獻、吐蕃金石銘刻等吐蕃史料裏奇幻荒謬成分較少的部分以及漢人史料的記載裏,都有松贊干布娶文成公主這事,卻都沒有松贊干布娶泥婆羅尺尊公主這事。松贊干布娶泥婆羅尺尊公主這事僅來源於部分吐蕃書某些奇幻荒謬小説劇情過多的章節(例如柱間史(西藏的觀世音)、西藏王統記等書的某些章節)。甚至有國外藏學家寫了《松贊干布的妻子》,説松贊干布娶泥婆羅尺尊公主是虛構的。 [16-17]  實際上,泥婆羅尺尊公主地位比較低,只是後來被後世宗教密教人為篡改、捧高了。曾有泥婆羅(尼泊爾)國王。但,漢、藏、泥婆羅等各方的原始史料裏都沒有松贊干布娶泥婆羅尺尊公主這件事。松贊干布時期的藏地佛教也不是後世藏地的佛教密教。後世佛教密教興起,編的一些吐蕃書裏才出現松贊干布娶泥婆羅尺尊公主這件事(其中很多奇幻荒謬劇情),之後有些書抄這事。

文成公主進藏奉表唐朝

文成公主進藏表演節目 文成公主進藏表演節目
唐太宗征伐高句麗返回,松贊干布派祿東贊奉表説:“陛下平定四方,日月所照,並臣治之。高麗恃遠,弗率於禮,天子自將度遼,隳城陷陣,指日凱旋,雖雁飛於天,無是之速。夫鵝猶雁也,臣謹冶黃金為鵝以獻”,並送來一個用黃金鑄成的七尺高的金鵝。 [18-19] 

文成公主進藏借兵唐使

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唐朝使者王玄策、蔣師仁出使天竺。還沒到達,中天竺屍羅逸多死,那伏帝阿羅那順自立為王,發兵攻打王玄策,這時王玄策只有隨從三十人,戰敗,王玄策到吐蕃,以書徵鄰國兵,吐蕃來了精鋭千二百人,泥婆國來了七千餘騎。王玄策與蔣師仁率領兩國之兵,進攻中天竺的茶鎛和羅城,三天攻破,斬首三千級,赴水溺死者達到萬人。阿羅那順逃走,集合剩餘軍隊,與蔣師仁作戰,蔣師仁再次打敗他,生擒阿羅那順,俘斬數以千計。餘眾輔佐其王的妻子與王子,據守乾陀衞江,蔣師仁前進打敗他們,俘獲其王的妻子與王子,俘虜男女一萬兩千人,各種牲畜三萬,降服城邑五百八十多所。東天竺王尸鳩摩送牛馬三萬饋軍,還送了弓、刀、寶纓絡。迦沒路國進獻珍奇寶物,同時獻上地圖,請求老子像。 [20-24] 
唐太宗病逝後,葬在昭陵,玄闕之下陳列的石像裏,有刻成阿羅那順之形的石像。 [25] 

文成公主進藏接受冊封

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唐太宗病逝。唐高宗即位,冊封松贊干布為西海郡王。松贊干布致書於長孫無忌説“天子初即位,若臣下有不忠之心者,當勒兵以赴國除討”。松贊干布派人獻上金銀珠寶十五種。唐高宗稱讚之,冊封他為賨王,賜雜彩三千段。松贊干布因而請求蠶種及造酒、碾、磑、紙、墨之匠,唐高宗同意了。於是根據松贊干布的容貌雕刻石像,陳列在昭陵玄闕之下。 [26] 

文成公主進藏病逝吐蕃

永徽元年(公元650年),松贊干布去世。松贊干布的兒子早死,其孫成為贊普,年齡非常小,國事都由祿東贊管理。 [27-28]  公元651年,吐蕃王朝祭祀松贊干布(“祭祀祖墀松贊贊普”)。 [15] 
永隆元年(680年),文成公主在吐蕃去世, [29]  唐遣使臣赴吐蕃弔祭。 [30] 
吐蕃王朝祭祀文成公主(“祭祀贊蒙文成公主”)。 [15]  至今拉薩仍保存藏人為紀念她而造的塑像,距今已1300多年曆史。

文成公主進藏歷史影響

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對漢藏兩族的友誼做出了重要貢獻。今天拉薩市的布達拉宮和大昭寺內還供奉着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布達拉宮還保存着他倆結婚房間的遺蹟,大昭寺前的唐柳傳説是公主親手所栽。藏族的史書用大量篇幅來記載公主的事蹟。文成公主來的釋迦佛像,至今仍為藏族人民所崇拜。文成公主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她攜帶了佛塔、經書和佛像入蕃,決意建寺弘佛。她協助松贊干布設計建造了大昭寺。大昭寺建成後,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親自到廟門外栽插柳樹,成為後世著名的唐柳。著名的甥舅同盟碑,也稱長慶會盟碑就立在唐柳旁。現在大昭寺大殿正中供奉着的一尊釋迦牟尼塑像,也是文成公主當年帶來的。大殿兩側的配殿內,有松贊干布、文成公主的塑像,十分精美生動。只是他們臉上因佈施獻金的人太多,而綻開了金皮疙瘩。文成公主還修建了小昭寺。從此,佛教慢慢開始在西藏流傳。文成公主還對拉薩四周的山分別以妙蓮、寶傘、右施海螺、金剛、勝利幢、寶瓶、金魚等八寶命名,這些山名一直沿用到現在。
松贊干布專門為文成公主修築了宮室。漢文獻中所述“為公主別築城敦宮室”,係指松贊干布特為文成公主修築於西藏拉薩紅山之巔的三座堡式宮樓“布達拉宮”,以及後來由文成公主親自主持所修築的吐蕃式殿宇“大昭寺”與漢式廟宇“小昭寺”。 [31] 
文成公主廟佛像 文成公主廟佛像
百年後布達拉宮毀於雷電、戰火。經過十七世紀的兩次擴建,形成現在的規模。布達拉宮主樓13層,高117米,佔地面積36萬餘平方米,氣勢磅礴。布達拉宮中保存有大量內容豐富的壁畫,其中就有唐太宗五難吐蕃婚使噶爾祿東讚的故事,文成公主進藏一路遇到的艱難險阻,以及抵達拉薩時受到熱烈歡迎的場面等。這些壁畫構圖精巧,人物栩栩如生,色彩鮮豔。布達拉宮的吐蕃遺址後面還有松贊干布當年修身靜坐之室,四壁陳列着松贊干布、文成公主、祿東贊等的彩色塑像。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的故事,以及推進藏族文化的功績,至今仍以戲劇、壁畫、民歌、傳説等形式在漢藏民族間廣泛傳播。文成公主在藏傳佛教中,被認為是綠度母(菩薩)的化身。
青海省玉樹縣也建有文成公主廟。文成公主廟緊貼百丈懸崖,風景幽靜,金光閃閃的屋頂光芒四射。廟四周所有的懸崖和麪積較大的石頭上都刻着數不清的藏經。該廟共3層,面積包括院落600多平方米,通高9.6米。廟中央的文成公主坐像,端坐在獅子蓮花座上,身高8米。坐像兩旁有8尊石刻佛立像,分立在上下兩層,每尊佛像高有3米,精雕細刻,形象生動。該廟是一座既有唐代藝術風格又有藏式平頂建築特點的古式建築。這裏一年四季香火不斷,酥油燈晝夜長明,前來朝拜的藏漢羣眾絡繹不絕。現文成公主廟已被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文成公主進藏評價

唐人陳陶《隴西行》詩有“自從貴主和親後,一半胡風似漢家”語,可證文成公主對吐蕃吸收漢族文化有非常大的影響。密切了唐與吐蕃的文化交流,增進了漢藏之間的友好交流。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的故事至今還在漢藏民間廣為流傳。
唐蕃會盟碑記載:“……和葉社稷如一,於貞觀之歲,迎娶文成公主……重協社稷如一,更續姻好。景龍之歲,迎娶金城公主降嫁贊普之衙……舅甥和葉社稷如一統,情誼綿長……” [32] 

文成公主進藏傳説

藏王松贊干布是個英明有為的贊普,他仰慕唐朝的先進生產技術和文化,又聽説皇帝唐太宗有一位貞淑美麗的女兒文成公主,便想求娶。於是派出聰明能幹的大臣噶爾·東贊率領求婚使團,前往國都長安請婚。不料同時還有波斯、霍爾、格薩和印度等處的使團也來求娶文成公主。
為了做得公平合理,就決定讓婚使們比賽智慧,誰勝利了,便可把公主迎去。於是,展開了一連串比巧鬥智的場面,先給了使臣們一顆九曲明珠和一條絲帶,叫他們把柔軟的絲帶穿過明珠的九曲孔眼。其他使臣搶先接去,想盡千方百計,可是怎麼也穿不過去。這時,噶爾·東贊坐在一棵大樹下想主意,偶然發現一隻大螞蟻,便靈機一動,將一根絲線的一頭系在螞蟻腰上,另一頭繫緊絲帶的一端。在九曲孔眼的一邊抹上蜂蜜,把螞蟻放進另一邊,螞蟻聞到蜂蜜的香味,便帶着絲線,曲曲彎彎爬去。爬了一陣絲線忽然不動了,原來螞蟻太累了,在半道休息吶。噶爾挺着急,忙順着孔眼往裏慢慢吹氣。這時,螞蟻也歇過來了,便藉助吹氣的力量,很順利地從那邊爬出來,由於拉着絲線爬彎彎曲曲的路,特別費勁,所以螞蟻的腰部都給勒得細細的了。噶爾·東贊見螞蟻爬出來,高興極了,趕緊抓住絲線,慢慢拉扯,把絲帶也拉過來,穿在明珠上了。
噶爾勝利了,又開始了第二場比賽。這時,皇帝叫人牽了一百匹母馬和一百匹馬駒來,讓婚使們分辨出哪匹母馬是哪匹馬駒的母親。各位婚使輪流辨認,有的按毛色分,有的照老幼配。有的以高矮比。但是,都弄錯了。最後,輪到噶爾·東貸了,他把母馬和馬駒分開關着,在一天之中,只給馬駒料吃,不給它們水喝。第二天,把馬駒放到母馬羣中。馬駒都急急忙忙地找到自己的媽媽去吃奶。於是,被噶爾分辨出 來了。
第三次比賽是認雞。有一百隻母雞和幾百只小雞,請婚使們指出哪些小雞是哪隻母雞孵的。這件事又把其他婚使難住了,誰也指認不清。噶爾便把雞羣趕到廣場上,撒了很多酒糟,母雞一見吃食,就“咯咯”地呼喚小雞來吃,這時大多數小雞都跑到自己媽媽的頸下啄食去了。但是還有一些頑皮的小雞,不聽母雞呼喚,各自東奔西跑地去搶食。於是噶爾一邊學着鷂鷹的叫聲,一邊大聲喊道:“鷂鷹來了!抓小雞了!”雞娃聽見,以為真的。便都急忙鑽到自己媽媽張開的翅膀下藏起來。剎時,廣場上一片寂靜,只見老母雞護衞着各自的小雞,警戒的向四周巡視着,準備抵抗侵襲者。真是一幅奇炒的景象。大家見了,都很佩服噶爾的智慧。
後來,又經過識木、宰羊揉皮飲酒、赴宴找路回店等等比試。也都被噶爾·東贊以超人的智謀獲得勝利。最後,在漢族老大娘的幫助下,從五百個穿着打扮一樣的美女中指認出文成公主,終於完成了迎親使命。文成公主帶着漢族的文明前往西藏,成為歷史上“漢藏聯姻”的佳話。 [33] 
這則傳説受到藏族人民廣泛的喜愛,後來還被編成藏戲搬上舞台。有的情節還被畫成壁畫,歷史學家也把其中的主要情節寫進自己的歷史著作中。它之所以受到藏族社會各階層的一致喜愛和重視,首先是因為傳説表現了藏族人民十分珍視漢藏兄弟民族團結友愛的感情,並讚揚了對兩族團結的加強和發展做出了貢獻的人物。因為,漢藏兩族的團結,有益於祖國的統一,有益於兩族的交流,特別是有益於藏族政治、經濟、文化的繁榮和發展。
其次是由於故事情節波瀾起伏,柳暗花明,引人入勝。幾次智慧比賽,一波剛平,一波又起。比賽的內容雖都是日常生活和勞動中司空見慣的事物,但解決的方法卻是那麼新穎奇特,出入意料而又合乎生活邏輯,充滿生活氣息。在這方面,噶爾·東贊這個人物形象,在很大程度上,變成了勞動人民智慧的集中代表。
關於文成公主的事蹟,還有不少民歌長期而廣泛地流傳在藏族人民中,它們產生的年代,目前尚難以考定。
參考資料
  • 1.    《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一上:十五年,妻以宗女文成公主,詔江夏王道宗持節護送,築館河源王之國。弄贊率兵次柏海親迎,見道宗,執婿禮恭甚,見中國服飾之美,縮縮愧沮。歸國,自以其先未有昏帝女者,乃為公主築一城以誇後世,遂立宮室以居。公主惡國人赭面,弄贊下令國中禁之。
  • 2.    《舊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六上:及與公主歸國,謂所親曰:"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國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為幸實多。當為公主築一城,以誇示後代。"遂築城邑,立棟宇以居處焉。
  • 3.    《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一上:歸國,自以其先未有昏帝女者,乃為公主築一城以誇後世,遂立宮室以居。
  • 4.    文成公主  .西藏在線[引用日期2016-03-22]
  • 5.    《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六上:十五年,妻以宗女文成公主
  • 6.    《資治通鑑》唐紀十二:貞觀十五年辛丑,公元六四一年……命禮部尚書江夏王道宗持節送文成公主於吐蕃。
  • 7.    《舊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六上:……乃遣使隨德遐入朝,多齎金寶,奉表求婚,太宗未之許。使者既返,言於弄贊曰:「初至大國,待我甚厚,許嫁公主。會吐谷渾王入朝,有相離間,由是禮薄,遂不許嫁。
  • 8.    《舊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六上:太宗遣吏部尚書侯君集為當彌道行營大總管,右領軍大將軍執失思力為白蘭道行軍總管,左武衞將軍牛進達為闊水道行軍總管,右領軍將軍劉蘭為洮河道行軍總管,率步騎五萬以擊之。進達先鋒自松州夜襲其營,斬千餘級。弄贊大懼,引兵而退,遣使謝罪。因復請婚,太宗許之。弄贊乃遣其相祿東贊致禮,獻金五千兩,自餘寶玩數百事。
  • 9.    《資治通鑑》唐紀十一:貞觀十四年庚子,公元六四零年……丙辰,吐蕃贊普遣其相祿東贊獻金五千兩及珍玩數百,以請婚。上許以文成公主妻之。
  • 10.    《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一上:十五年,妻以宗女文成公主,詔江夏王道宗持節護送,築館河源王之國。弄贊率兵次柏海親迎,見道宗,執婿禮恭甚,見中國服飾之美,縮縮愧沮。
  • 11.    《舊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六上:貞觀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令禮部尚書、江夏郡王道宗主婚,持節送公主於吐蕃。弄贊率其部兵次柏海,親迎於河源。見道宗,執子婿之禮甚恭。既而嘆大國服飾禮儀之美,俯仰有愧沮之色。
  • 12.    《舊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六上:及與公主歸國,謂所親曰:"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國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為幸實多。當為公主築一城,以誇示後代。"遂築城邑,立棟宇以居處焉。公主惡其人赭面,弄贊令國中權且罷之,自亦釋氈裘,襲紈綺,漸慕華風。仍遣酋豪子弟,請入國學以習《詩》、《書》。又請中國識文之人典其表疏。
  • 13.    《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一上:歸國,自以其先未有昏帝女者,乃為公主築一城以誇後世,遂立宮室以居。公主惡國人赭面,弄贊下令國中禁之。自褫氈罽,襲紈綃,為華風。遣諸豪子弟入國學,習《詩》、《書》。又請儒者典書疏。
  • 14.    《賢者喜宴》:“松贊干布登臨歡慶的寶座,為文成公主加冕、封作王后。”
  • 15.    譯者,王堯,陳踐.《敦煌本吐蕃歷史文書增訂本》:民族出版社,1992
  • 16.    Powers, John.Tibetan Exiles versus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 17.    Bue, Erberto Lo.Proceedings of the Tenth Seminar of the IATS, 2003. Volume 13: Art in Tibet: Issues in Traditional Tibetan Art from the Seventh to the Twentieth Century:BRILL,2011
  • 18.    《舊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六上:太宗伐遼東還,遣祿東贊來賀。奉表曰:"聖天子平定四方,日月所照之國,併為臣妾,而高麗恃遠,闕於臣禮。天子自領百萬,度遼致討,隳城陷陣,指日凱旋。夷狄才聞陛下發駕,少進之間,已聞歸國。雁飛迅越,不及陛下速疾。奴忝預子婿,喜百常夷。夫鵝,猶雁也,故作金鵝奉獻。"其鵝黃金鑄成,其高七尺,中可實酒三斛。
  • 19.    《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一上:帝伐遼還,使祿東贊上書曰:"陛下平定四方,日月所照,並臣治之。高麗恃遠,弗率於禮,天子自將度遼,隳城陷陣,指日凱旋,雖雁飛於天,無是之速。夫鵝猶雁也,臣謹冶黃金為鵝以獻。"其高七尺,中實酒三斛。
  • 20.    《舊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八:貞觀十五年,屍羅逸多自稱摩伽陀王,遣使朝貢。太宗降璽書慰問,屍羅逸多大驚,問諸國人曰:"自古曾有摩訶震旦使人至吾國乎?"皆曰:"未之有也。"乃膜拜而受詔書,因遣使朝貢。太宗以其地遠,禮之甚厚,復遣衞尉丞李義表報使。屍羅逸多遣大臣郊迎,傾城邑以縱觀,焚香夾道,逸多率其臣下東面拜受敕書,復遣使獻火珠及鬱金香、菩提樹。先是遣右率府長史王玄策使天竺,其四天竺國王鹹遣使朝貢。會中天竺王屍羅逸多死,國中大亂,其臣那伏帝阿羅那順篡立,乃盡發胡兵以拒玄策。玄策從騎三十人與胡御戰,不敵,矢盡,悉被擒。胡並掠諸國貢獻之物。玄策乃挺身宵遁,走至吐蕃,發精鋭一千二百人,並泥婆羅國七千餘騎,以從玄策。玄策與副使蔣師仁率二國兵進至中天竺國城,連戰三日,大破之,斬首三千餘級,赴水溺死者且萬人,阿羅那順棄城而遁,師仁進擒獲之。虜男女萬二千人,牛馬三萬餘頭匹。於是天竺震懼,俘阿羅那順以歸……太宗之葬昭陵也,刻石像阿羅那順之形,列於玄闕之下。
  • 21.    《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六上:武德中,國大亂,王屍羅逸多勒兵戰無前,象不弛鞍,士不釋甲,因討四天竺,皆北面臣之。會唐浮屠玄奘至其國,屍羅逸多召見曰:"而國有聖人出,作《秦王破陣樂》,試為我言其為人。"玄奘粗言太宗神武,平禍亂,四夷賓服狀。王喜,曰:"我當東面朝之。"貞觀十五年,自稱摩伽陀王,遣使者上書。帝命雲騎尉梁懷璥持節尉撫,屍羅逸多驚問國人:"自古亦有摩訶震旦使者至吾國乎?"皆曰:"無有。"戎言中國為摩訶震旦。乃出迎,膜拜受詔書,戴之頂,復遣使者隨入朝。詔衞尉丞李義表報之,大臣郊迎,傾都邑縱觀,道上焚香,屍羅逸多率羣臣東面受詔書,復獻火珠、鬱金、菩提樹。二十二年,遣右衞率府長史王玄策使其國,以蔣師仁為副;未至,屍羅逸多死,國人亂,其臣那伏帝阿羅那順自立,發兵拒玄策。時從騎才數十,戰不勝,皆沒,遂剽諸國貢物。玄策挺身奔吐蕃西鄙,檄召鄰國兵。吐蕃以兵千人來,泥婆羅以七千騎來,玄策部分進戰茶鎛和羅城,三日破之,斬首三千級,溺水死萬人。阿羅那順委國走,合散兵復陣,師仁禽之,俘斬千計。餘眾奉王妻息阻乾陀衞江,師仁擊之,大潰,獲其妃、王子,虜男女萬二千人,雜畜三萬,降城邑五百八十所。東天竺王尸鳩摩送牛馬三萬饋軍,及弓、刀、寶纓絡。迦沒路國獻異物,並上地圖,請老子象。玄策執阿羅那順獻闕下。
  • 22.    《資治通鑑》唐紀十五:貞觀二十二年戊申,公元六四八年……五月,庚子,右衞率長史王玄策擊帝那伏帝王阿羅那順,大破之。初,中天竺王屍羅逸多兵最強,四天竺皆臣之,玄策奉使至天竺,諸國皆遣使入貢。會屍羅逸多卒,國中大亂,其臣阿羅那順自立,發胡兵攻玄策;玄策帥從者三十人與戰,力不敵,悉為所擒,阿羅那順盡掠諸國貢物。玄策脱身宵遁,抵吐蕃西境,以書徵鄰國兵,吐蕃遣精鋭千二百人、泥婆國遣七千餘騎赴之。玄策與其副蔣師仁帥二國之兵,進至中天竺所居茶餺和羅城,連戰三日,大破之,斬首三千餘級,赴水溺死者且萬人。阿羅那順棄城走,更收餘眾,還與師仁戰;又破之,擒阿羅那順。餘眾奉其妃及王子,阻乾陀衞江,師仁進擊之,眾潰,獲其妃及王子,虜男女萬二千人。於是天竺響震,城邑聚落降者五百八十餘所,俘阿羅那順以歸。以玄策為朝散大夫。
  • 23.    《舊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六上:二十二年,右衞率府長史王玄策使往西域,為中天竺所掠。吐蕃發精兵與玄策擊天竺,大破之,遣使來獻捷。
  • 24.    《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一上:二十二年,右衞率府長史王玄策使西域,為中天竺所鈔,弄贊發精兵從玄策討破之,來獻俘。
  • 25.    《舊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八:太宗之葬昭陵也,刻石像阿羅那順之形,列於玄闕之下。
  • 26.    《舊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六上:高宗嗣位,授弄贊為駙馬都尉,封西海郡王,賜物二千段。弄贊因致書於司徒長孫無忌等雲:"天子初即位,若臣下有不忠之心者,當勒兵以赴國除討。"並獻金銀珠寶十五種,請置太宗靈座之前。高宗嘉之,進封為賨王,賜雜彩三千段。因請蠶種及造酒、碾、磑、紙、墨之匠,並許焉。乃刊石像其形,列昭陵玄闕之下。
  • 27.    《資治通鑑》唐紀十五:永徽元年庚戌,公元六五零年……夏,五月,壬戌,吐蕃贊普弄贊卒,其嫡子早死,立其孫為贊普。贊普幼弱,政事皆決於國相祿東贊。
  • 28.    《舊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六上:弄贊子早死,其孫繼立,復號贊普,時年幼,國事皆委祿東贊。
  • 29.    《資治通鑑》唐紀十八:永隆元年庚辰,公元六八零年……文成公主薨於吐蕃。
  • 30.    《舊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六上:永隆元年,文成公主薨,高宗又遣使弔祭之。
  • 31.    吐蕃苯教與中印佛教戲劇文化關係考  .中國西藏信息中心[引用日期2016-06-02]
  • 32.    王堯.吐蕃金石錄:文物出版社,1982:43
  • 33.    林繼富.《多重文化碰撞的智慧母題——文成公主傳説考驗難題試析》《民族文學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1997:29-34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