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文山幫

鎖定
文山幫 [1]  創立於1951年是台灣最老牌的學生(太保)幫派,源於台北縣(今新北市)文山區新店的“文山中學”由開幫老大李保端率新店、景美、木柵、深坑、石碇、烏來等地區的高中學生為骨幹組成。再由鐵路新店至萬華線(1965年停運)延伸出的文山幫支系有新店幫、景美幫、大坪林幫、公館幫、游龍幫、水源地幫、古亭莊幫等幫派,是當時最大的學生幫派。1954年文山幫孫德培另於中和鄉成立中和幫,1956年孫德培、李振家、因涉及南昌街周天送血案入獄後中和幫又衍生出竹林路聯盟“竹聯幫”、三環、萬字等三個幫派。1954年至1958年台北江湖羣雄並起,老輩文山幫成員多已就讀大學或出國留學或進入軍事學校退出江湖,新店萬華鐵路沿線之各分支派系又各自為政,力量分散而零落,不能與往日的文山幫同日而語。因此文山幫開幫老大李保端指示柳茂川、“樂胖”樂鳳歧為首於1956年重整新文山幫聚眾數百人,其中戰將如雲爭戰江湖活躍至1983年代。1984年後竹聯幫因江南案,四海幫因鴻源案,天道盟因一清專案(首任盟主羅福助源出文山幫)崛起。 [2] 
中文名
文山幫
創立時間
1951年
所屬地區
台灣
類    型
學生幫派

文山幫幫會發展

文山幫其發展大致可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老文山創幫揚名期,第二階段為新文山爭戰江湖稱雄期,第三階段為後文山中興薪傳期。老文山與新文山成員多為在學學生為主體,是以為社會作育英才無數,在軍界有中,少將及校尉級軍官。在文官體系有,簡任,薦任,委任等公職。在學界有博士教授及校長級菁英。在政界有立法委員、省議員、縣市民意代表等(現多已凋零或退休不在其位)。後文山時期旨在傳承文山幫薪火,奉行俠義道精神,熱心公益並視傳承中華民族歷史文化復興中華為己任。1954年四海幫成立後,台北地區以外省眷村子弟成立的學生幫派開始興起,幾達20個,羣雄並起爭戰江湖。1958年老輩文山幫成員多已就讀大學或進入軍事學校或出國留學深造(爾後多有成為軍事將領,學者專家,立法委員,省縣市民意代表者)退出江湖,且各分支派系各自為政力量分散而零落,不能與往昔的文山幫同日而語。因此,當時已大學畢業進入公職的文山開幫老大李保端指示由袁安仁、柳茂川、王科、臧忠望、夏強華、“樂胖”樂鳳岐為首重整文山幫建立東文山、西文山、南文山、北文山四個支系,聚眾200餘人(其中重要成員有“樂胖”樂鳳岐三兄弟、蕭定人兄弟、蔡明坤、謝浩彰、王時正、陳斌、樊輝、任立德、張安明、李開芳、金振甲、“游龍幫老大”俞強生、馬國威、小張、李國琪三兄弟、裘楚興、“十五水門兄弟”王光明、阿龍、阿勇、彭立、張百年、小熊、張鶴、“迷糊”塗世欽、“公館老大”陳壘、小黨、左五臧、車燈、“文山豹”李松林、何為其、葉中天、黃堅、黃蓉申宜生、吳自清、田毅、徐力航、徐志航、傻瓜、黃毛、鍾誠剛、王小明、包泰宏、徐建初、湯菊銘、等兄弟)其中戰將如雲,統稱新文山幫重新崛起,承續老文山俠義精神稱雄江湖。唯在新文山幫成立後數月柳茂川因與陳啓禮有深交率數名文山幫眾加入竹聯幫,誠為文山幫失去一位智謀雙全之士而引為憾事。 [2] 

文山幫幫主文山豹

“文山豹”李松林,歷任文山幫幫主,中國洪門聖文山山主、安清興武六幫暨聲龍社社長,於1958年新文山成立時加入北文山,1963年與“樂胖”樂鳳岐、葉磊、何為其、黃堅、張百年等文山兄弟進入陸軍軍官學校預備學生班第六期後升至陸官37期。1968年畢業服役憲兵部隊10年,1978年以憲兵少校軍階退伍後轉任交通部公職。1992年貫穿老、新文山幫縱橫江湖近35年的重量級大哥袁安仁年事已高萌生倦意淡出江湖,文山幫頓時又陷入了存亡絕續的危機。曾多次參與文山幫重整的“文山豹”李松林不忍見老字號的文山幫自此絕跡江湖,於1992年(時年45歲,已脱離江湖29年之久)毅然辭退公職重出江湖,當時除老輩江湖人物外其他後進豪強均未聞“文山豹”之名,李松林以老矮騾子自居混跡江湖爭名立萬。 [2] 

文山幫幫會重組

1993年在袁安仁、臧宗望、樂鳳岐等大哥暨“五哥”時振權、“弄潮”劉弄潮、劉寶華、小堯,林建成、“半仙”劉敬先、黑哥、寶哥、仲民、紹璜、阿福等新老兄弟的支持下散盡家財為資金重整文山幫。重整之際,時任青輔會處長的文山幫開幫老大李保端急電召見告誡:“文山幫應遵守創幫任俠尚義精神,不許違背傳統淪為黑道組織,不求揚名立萬,但求永續俠義精神於江湖”。故此,文山幫重整之日開設六個堂口聚眾數百人在關聖帝君駕前,文山豹立下幫規約束幫眾違者開除,雖因此自斷財源,影響幫務發展壯大。1994年文山幫兩大支柱,桂豪洪遠赴大陸發展事業,翁明勇加入天道盟成立文山會,文山幫頓餘百餘人員,遭受重創。但李松林並未氣餒繼續領導幫務發展。文山幫重整迄今之20餘年間,文山幫雖未在江湖享有盛名,但俠義香火不絕,並在此期間嚴禁招收未成年青少年入夥,幫內成員也幾無一人因違法事件判刑入獄,誠為江湖道上異數,亦為李松林引以為傲,無愧兄弟暨傳承文山幫俠義精神之豪情所寄。 [2] 

文山幫幫會分支

文山幫在發展時期洐生“兩朝三山六堂七幫”,文山幫支系有新店幫、景美幫、大坪林幫、公館幫、游龍幫、水源地幫、古亭莊幫等幫派,在新文山幫成立時期設東文山、南文山、北文山等三個分幫,文山幫在初創期並未設立堂口,1989年文山幫重整時以地區為名設立新烏堂、景美堂、木柵堂、公館堂、水源地堂、古亭莊堂等六個堂口,“文山豹”李松林交棒後,引薦木柵、景美兄弟加入羅福助領導的天道盟成立文山會,水源地、古亭莊部份成員加入四海幫成立海豹堂,其他地區部份成員則陸續加入竹聯幫各堂口,“天道一支文山會,四海一支海豹堂,滿布竹林聯盟路,一脈同源文山幫”。 [2] 

文山幫幫會高層

2007年“文山豹”李松林(時年歲60歲)江湖金盆洗手,將幫務陸續交由時振權(五哥),林建成(現任幫主)執掌,他二人均能恪遵文山幫開幫之任俠尚義精神及三大幫規,不以利聚眾而以義凝忠誠之兄弟,雖人數不多但以義理行事仍深得江湖兄弟之敬重。目前文山幫尚健在之當年江湖風雲人物有袁安仁,臧忠望,“三角”夏強華、段雲生等前輩大哥(均已年過80),在世的新文山幫成員如“文山豹”李松林、葉磊、何惟其、黃堅、李國棋等亦年過70,現時文山幫仍活躍江湖的有副幫主“半仙”劉敬先、寶華、“弄潮”劉弄潮、黑哥、小堯、“大龍”薄逸華、仲民、“神槍手”小温、大偉、阿福、文山義、文山宏等中壯派兄弟暨有港澳14K背景,少壯派新鋭領導人“豹兒”李煌(化名)。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