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文字衣科

鎖定
文字衣科(Graphidaceae)是由其各屬種的地衣型真菌綠藻門(Chlorophyta)綠球藻科(Chlorococcaceae)共球藻屬(Trebouxia spp.)及橘色藻科(Trentepohliaceae)橘色藻屬(Trentepohlia spp.)的種類組成的共生生態系統。 [1] 
中文名
文字衣科
拉丁學名
Graphidaceae
真菌界(Fungi) [1] 
子囊菌門(Ascomycota) [1] 
茶漬綱(Lecanoromycetes) [1] 
亞    綱
厚頂盤亞綱(Ostropomycetidae) [1] 
厚頂盤目(Ostropales) [1] 

文字衣科生物特性

該科中地衣形態學差異較大,其主要特徵:地衣殼狀,多為樹皮生;子囊盤呈線狀至邊緣不規則的圓盤形,其着生方式主要有半埋生、埋生和貼生;盤被完全炭化、基部炭化、兩側炭化、頂部炭化或不炭化,子實層清晰或滲入狀;子囊1~8孢,孢子透鏡型或磚壁型,滴加碘液後子囊孢子反應變紫羅蘭色、藍色、紅褐色或不變色。 [2] 

文字衣科物種分佈

該科主要分佈在亞熱帶和熱帶地區 [2]  。約2500種,是熱帶和亞熱帶殼狀地衣中最大的科。 [1] 

文字衣科下級分類

霜盤衣屬(Diorygma) [2] 
雙緣衣屬(Diploschistes) [2] 
文字衣屬(Graphis) [2] 
半實衣屬(Hemithecium) [2] 
多孔衣屬(Myriotrema) [2] 
點衣屬(Ocellularia) [2] 
黑文衣屬(Phaeographis) [2] 
星文衣屬(Sarcographa) [2] 
裂衣屬(Chapsa A.Massal.) [3] 
賴氏衣屬(Reimnitzia Kalb) [4] 
裂隙衣屬Fissurina [5] 
炭刺文衣屬(Carbacanthographis) [6] 

文字衣科研究價值

文字衣科次生代謝產物合成途徑主要為乙酸酯-多聚丙二酸酯途徑,特徵代謝物主要有牛皮葉酸(stictic acid)、降斑點酸(norstictic acid)、伴牛皮葉酸(constictic acid)、水楊嗪酸(salazinic acid)和原島衣酸(protocetraric acid),深入研究這些可以為新型藥物的篩選提供基礎資料。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