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文光村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西麗街道曙光社區下轄村)

鎖定
文光村是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西麗街道曙光社區下轄村,位於西麗街道南部,距街道辦事處約1. 5千米。相鄰自然村為茶光村。始建於20世紀30年代,陳世堯、陳世熙、陳世鵬、陳世寬四兄弟自寶安松元廈村遷入此地定居而形成。原名文崗,20世紀70年代,曾與茶光村合稱文茶崗(村);1992年深圳經濟特區農村城市化後更名為文光村,寓意燦爛光明。地處丘陵地帶,有石鼓山,海拔67米。村東南有大沙河流過。現村於20世紀7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在原地重建。 [1] 
中文名
文光村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西麗街道曙光社區
地理位置
西麗街道南部
民國時期,屬寶安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屬寶安縣沙河鄉;1958年,屬超英公社;1963年,屬南頭公社;1979年,屬深圳市南頭區南頭公社;1982年,屬羅湖區南頭公社;1983年,屬南頭區西麗街道;1990年,屬南山區西麗街道;2001年,屬西麗街道曙光社區。
世居村民主要為陳姓。清乾隆年間,先祖陳振能率族人遷移至今寶安松元廈定居;20世紀30年代從寶安松元廈遷移至此地。
2015年末,户籍人口150人,其中男性70人,女性80人;80歲以上1人,82歲(女);實際在村人口110人。非户籍外來人口15000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50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35人,主要分佈在美國、加拿大等國。歸僑10人。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
傳統經濟以農業為主,種植水稻,兼種荔枝、柿子、沙梨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該村果樹種植面積已超過100畝,是當時比較富裕的村莊。如今,仍有村民種植荔枝等果樹。1992年,該村成立珠光實業股份公司文光經營部二2007年底,麗景大廈動工,2009年落成。2008年,深圳市文光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成立現村集體經濟以廠房出租為主。村民以房屋出租及在深圳就業為主,部分村民自主創業、經商。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房屋出租、集體經濟分紅、工資性收入、商業經營。特色傳統節慶食品有茶果、壽粉、炒米餅、煎堆、喜板、角仔(油角)等。特色農產品有南山荔枝。
沙河西路、石鼓路、茶光路經過該村。1950年通電,1990年通自來水,1999年通電話,2003年實現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2004年通互聯網。村內建有西麗第二小學,6個年級,12個班,2015年末在校學生600人,教職工40人;文光村幼兒園,2015年在園幼兒100人,教職工30人。有石鼓山公園、曙光工作站活動中心(內有圖書室,藏書約7500冊)、籃球場、文化廣場等。
傳統民居為客家民居,現無存。 民國時期,村子曾屢遭土匪劫掠,村民籌集資金修築碉樓,並設置巡丁定時 巡邏。村民於每年農曆九月二十到松元廈村和各地陳振能後代一起祭祖。 [1] 
參考資料
  • 1.    廣東省人民政府地方誌辦公室. 全粵村情深圳市福田區、羅湖區、南山區、鹽田區卷[M]. 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20:225-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