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數字化信息資源

鎖定
數字化信息資源是指以文字、圖形、圖像、聲音、動畫和視像等形式儲存在一定的載體上並可供利用的信息。
中文名
數字化信息資源
外文名
Digit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定    義
以文字、圖形、圖像、聲音、動畫和視像等形式儲存的載體上並可供利用的信息

目錄

數字化信息資源優勢

信息資源的4個要素是信息內容、信息表達形式、信息資源系統、信息資源效用。從這個角度來講,數字化的信息資源質量要求在內容、表達形式、資源系統、效用等方面進行管理和控制,滿足這4個方面的質量要求,就可以實現對數字化信息資源的長期保存,滿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實現信息的良好利用和共享。
與印刷型信息資源相比,數字化信息資源具有一些無法比擬的優勢:光盤型信息資源存儲密度高,體積小,容量大,價格低,圖文聲像並茂,便於收藏與保管,檢索方便快捷;網絡型信息資源數量持續快速增長,採用全球性的分佈結構多媒體多語種並存,信息傳遞快,利用不受時間限制,服務成本較低。
數字化信息資源的不足之處在於使用受場所限制,讀者必須依賴於計算機,在顯示屏前查閲文獻資料;若長時間利用電腦閲讀,視力難以承受;保管、存放條件要求較高,且保存期短,易受病毒侵襲。複合圖書館的一個基本特徵和主要標誌就是印刷型信息資源與數字化信息資源的複合。
印刷型信息資源和數字化信息資源的特徵也決定了在任何條件下複合圖書館都不可能只有印刷型信息資源或數字化信息資源,而應是這兩類信息資源的有機結合,相互補充。就總體而言,在現階段,印刷型信息資源依然是複合圖書館館藏信息資源的基礎和主體,複合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建設必須以印刷型信息資源為主,以電子信息資源為輔。

數字化信息資源質量管理

1.時空虛擬化、對象不確定
傳統質量控制是在時間、空間和約束邊界相對確定的系統中進行有秩序管理控制,確定系統質量控制的範圍是哪些、控制程序從何時、何處進行等。對信息質量可以通過追溯發生問題的時間、地點等要素來追蹤信息質量問題根源並採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i”。數字化信息資源可以使不同的用户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共同利用信息資源,但這種時空的虛擬化和對象的不確定性,使得傳統文獻資源質量管理方法不適用於數字化信息資源的管理
2.時效性強、擴散快數字化
信息資源通過網絡環境具有很強的影響範圍,傳播速度快,動態性強,更新快,如果不能迅速對這些信息進行修復補救可能會造成很大的損失,這樣使得數字化信息資源的質量管理和控制難度加大。
3.角色重合
傳統的信息資源質量管理和控制是根據信息提供者和信息使用者的角色不同、職責不同而各究其責,而在網絡的虛擬環境下,信息提供者也可以同時是信息使用者,造成角色重合,很難區分,在進行質量維護時,責任難以明確。
4.質量標準不統一
傳統的信息資源質量管理體系中,對象具有相對穩定性管理標準一致,而數字化信息資源沒有統一的質量標準,每個細節都由每個機構自己完成和把關,所以數字化的質量參差不齊。總之,傳統的信息質量管理方法在網絡信息共享環境下已不適用,這就需要我們認真把握數字化信息資源的質量要求,才能為採取有效的質量管理措施提供新的思路。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