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敵後大爆破

鎖定
《敵後大爆破》是由邁克爾·安德森執導的戰爭片,理查德·託德邁克爾·雷德格瑞夫出演,於1955年上映。
該片講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1943年5月16日晚上英國皇家空軍執行的“懲戒行動”的故事。
中文名
敵後大爆破
外文名
The Dam Busters
其他譯名
轟炸魯爾水壩記
類    型
劇情、歷史、戰爭
製片地區
英國
拍攝日期
1954年
拍攝地點
英國
導    演
邁克爾·安德森
主    演
大衞·尼文
片    長
119 分鐘
上映時間
1955年
對白語言
英語
色    彩
黑白

敵後大爆破劇情簡介

1954年的英國電影《轟炸魯爾水壩記》 (The Dam Busters),這部電影幾乎以紀錄片的形式記錄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1943年5月16日晚上英國皇家空軍執行的“懲戒行動 [1] 

敵後大爆破影片背後

這部電影中的所有演員都曾在部隊服役。
根據理查德·託德的自傳,在拍攝過程中最讓他不安的一幕是結局:他的角色蓋伊·吉布森去給突襲中犧牲的戰友的家人寫信。託德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傘兵,他在戰時寫過這樣的信。
133人蔘加了這次突襲,分乘19架蘭開斯特式轟炸機,損失8架。在損失的8架飛機中,53人遇難,2人成功跳傘後被俘,只有1人在迫降中倖存,但隨後也被俘虜。在返回基地的11架飛機上的77人中,包括蓋伊·吉布森在內的42人在後續的行動中陣亡。1944年,吉布森的蚊式戰鬥機在荷蘭執行任務後的返回過程中,被友軍蘭開斯特式轟炸機誤判而受到機槍掃射,飛機墜毀,吉布森陣亡。 [3]  最後一位倖存的飛行員是新西蘭人Les Munro,他於2015年8月4日在新西蘭陶朗加去世。
聽説機組成員陣亡率高達40%以後,炸彈工程師巴恩斯·沃利斯(Barnes Wallis)據説哭了。儘管他是英國著名的軍事工程師之一,但他骨子裏是一個和平主義者,他做出了有意識的努力,再也沒有危及飛行員的生命。1969年,沃利斯談到“整個項目中最令人遺憾的事情是,大量婦女和兒童在3.36億噸水中溺水身亡”。這説明了水壩的突襲對他的影響有多大。
參與電影拍攝的試飛員Joseph(Mutt)Summers上尉是1936年首次駕駛噴火式戰鬥機進行首飛的飛行員。
理查德·託德也在1962年的《最長的一天》中扮演約翰·霍華德少校。霍華德少校在諾曼底登陸日領導了第一次行動,襲擊並奪取了卡昂運河上的飛馬橋。事實上,在諾曼底登陸日擔任傘兵上尉的託德領導了第一批被派去解救飛馬橋襲擊者的主力傘兵。 [2] 
埃裏克·科茨(Eric Coates)創作的《大壩破壞者》(The Dam Busters)進行曲在整部電影中播放,是愛德華·埃爾加(Edward Elgar)的威風堂堂進行曲中著名的三重奏部分的翻版。 [2] 

敵後大爆破演職員表

敵後大爆破演員表

    • 理查德·託德 飾 Wing Commander Guy Gibson, V.C., D.S.O., D.F.C.
    • 邁克爾·雷德格瑞夫 飾 Doctor B. N. Wallis, C.B.E., F.R.S.
    • 厄休拉·傑尼斯 飾 Mrs. Wallis
    • 巴茲爾·悉尼 飾 Air Chief Marshal Sir Arthur Harris

敵後大爆破職員表

導演 邁克爾·安德森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