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效死

鎖定
效死,拼音:xiào sǐ,漢語詞語,意思是賣力而不顧生命。出自《公羊傳·昭公十三年》。
中文名
效死
拼    音
xiào sǐ
釋    義
賣力而不顧生命
出    處
公羊傳·昭公十三年》

目錄

效死釋義

亦作“効死”。捨命報效。

效死出處

公羊傳·昭公十三年》:“比之義,宜乎效死不立。” [1] 

效死例句

唐 駱賓王《詠懷古意上裴侍郎》:輕生長慷慨,效死獨殷勤。徒歌易水客,空老渭川人。
新唐書·陸贄傳》:“陛下雖有股肱之臣,耳目之佐,見危不能竭誠,臨難不能効死,是則羣臣之罪也。”
《五代史平話.唐史.卷下》:彥章以步軍十萬人攻楊劉城,李周盡力拒守,每與士卒同甘共苦,故能得軍心,效死勿去。 [2] 
明·張居正《再乞休致疏》:“雖執殳荷戈,效死疆場,亦所弗避。”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一百六回:“公子嘉伏地痛哭曰:‘先王以社稷宗廟傳於王,何可棄也,臣願與顏聚竭力效死。萬一城破,伐郡數百里,尚可為國,奈何束手為人俘囚乎。’”
《明史·列傳第九十七》:“夫雖遠御魑魅,必能為疆場效死,以報君父。”
清 戴名世《崇禎癸未榆林城守紀略》:“受國厚恩,敢不執槖鞬援枹鼓以效死。”
清·昭槤《嘯亭雜錄·一·愛惜滿州士卒》:八旗士卒,多爭先用命,效死疆場,丁口稀少。 [3] 
孫中山 《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吾人願獻此身以為一切民眾之前驅,為一切民眾而效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