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放船

(杜甫詩作)

鎖定
《放船》是唐代杜甫創作的詩。
該詩是杜甫一家人流浪寄居川西並順着川江向東而去的路上所作。一條小船,載着杜甫全家老小,滿載着年邁的杜甫,在川江上飄蕩。詩中表現了作者前程渺茫,正如小船在江中無助地飄搖,承載着滿腹心事。
作品名稱
放船
作    者
杜甫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出處
《全唐詩》第234卷第039首
文學體裁
五言律詩

放船作品原文

《放船唐代 杜甫
收帆下急水,卷幔逐回灘。江市戎戎暗,山雲淰淰寒。
村荒無徑入,獨鳥怪人看。已泊城樓底,何曾夜色闌。 [1-2] 

放船作品賞析

這是永泰元年自忠渝下雲安時作。川江帆船,在缺乏動力的唐朝時期,在黃昏時候到達雲安縣的碼頭是非常困難的。而且杜甫是在重陽節前幾天到達雲陽的。秋季的川江,水勢還是湍急的,沒有帆船可能在傍晚的“戎戎暗,淰淰寒,獨鳥怪,夜色闌……”的惡劣環境下從上游的萬州放船下行的。況且這隻小船還要穿過雲陽境內的窄窄的水流湍急的巴陽峽和大小磐石——青龍灘?這裏的“已泊城樓底,何曾夜色闌”和 “江市”好像都指明瞭,杜甫的小船就泊在現在的州。前程渺茫,小船飄搖;闔家大小,天地沙鷗。面對夜色與明月,聽微風細語,看大江奔流,想病老官休。
收帆下急水,卷幔逐回灘。江市戎戎暗,山雲淰淰寒。荒林無徑入,獨鳥怪人看。已泊城樓底,何曾夜色闌。
上四放船暮景,下四泊船暮景。帆以御風,幔以蔽日,曰收曰卷,日將晚矣。市暗、雲寒,行舟所見。荒林、獨鳥,停舟所見。無徑入,林已昏也。怪人看,鳥將宿矣。自放而泊,夜色未闌,正見行舟之速。
庾肩吾詩:“離舟卷幔城。”《詩》:“何彼穠矣。”注:“穠,猶戎戎。”張衡《冢賦》:“乃樹靈木,戎戎繁霜。”【黃注】戎戎,市中晚煙之盛也。董斯張曰:《禮運》:“龍以為畜,故魚鮪不淰。”注:“羣隊驚散貌。”淰淰者,狀雲物散而不定。孔氏曰:讀淰為閃者,淰從水,閃從門中人,言水中之形狀忽有忽無,如人在門,或見或不見也。何遜詩:“獨鳥赴行楂。”闌,盡也。胡應麟曰:詩用疊字最難。疊字中最譬語,對屬尤不易工。如“野日荒荒白,江流泯泯清”,下句稍遜。不若“山市戎戎暗,江雲淰淰寒”,銖兩既敵,而駢偶天成。昔人有以“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蓮”為的對者,彼特常格常語耳。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