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放射陸龜

鎖定
放射陸龜是一種陸棲熱帶龜類。別名:駝背龜、菠蘿龜、背龜、射紋龜、輻紋龜、蜘蛛龜。野外喜生活於乾燥的陸地,周圍有灌木叢林,低矮植物,人工飼養條件下,食植物的莖葉、瓜果、蔬菜等植物,如蘋果、香蕉、大白菜、番茄等,少量龜有吃小石子。每年的5月和7-9月為繁殖季節。每次產卵3-12枚,卵長徑36-42毫米,短徑32-39毫米。卵重35-48克,孵化期長達145-231天左右 [1]  [2-3] 
中文名
放射陸龜
別    名
駝背龜
菠蘿龜
背龜
射紋龜
輻紋龜 展開
別名
駝背龜
菠蘿龜
背龜
射紋龜
輻紋龜
蜘蛛龜 收起
拉丁學名
Geochelone radiata
動物界
陸龜科
土陸龜屬
分佈區域
馬達加斯加南部、毛里求斯和留尼旺島
生活習性
野外喜生活於周圍有灌木叢林、低矮植物的乾燥陸地
生長温度
放射陸龜喜暖怕寒,温度應保持在30℃左右。當温度低於20℃時,龜的活動量,食量減小。温度下降到15℃左右時,進入冬眠。棲息性陸棲熱帶龜類
食    性
草食性,以水果和青草為食。人工飼養下,喜食植物莖葉、瓜果蔬菜等植物,如蘋果、香蕉、大白菜和番茄等。少量龜有吃小石子現象
雌雄鑑別
雄性背甲較長,尾巴粗而長,腹面有V形凹槽,喉盾較突出;雌性體大,背甲短而寬,尾部無凹槽,細且短,喉盾不突出

放射陸龜形態特徵

背甲褐色;每塊盾片上具淡黃色放射狀花紋;背甲呈長橢圓形,頂部高隆,頸盾寬大,腹甲黃色,有數塊大黑色三角形斑紋,後綠缺刻。頭部較小,呈黃色,頭頂後部呈黑色,上喙鈎形。四肢褐色,前肢前緣具覆瓦狀大鱗片,尾短。

放射陸龜外部形態

放射陸龜頭部較小,呈黃色,吻部不突出,上頜略鈎曲,頭頂部有鱗片,細小。背甲高而長,可達40釐米,成體背甲的盾片向外鼓起,似菠蘿,故稱菠蘿龜,盾片上有清晰的同心環紋,後部緣盾向外翻卷,成體背甲後緣呈鋸齒狀。甲橋寬大,有腋盾和胯盾。四肢圓柱狀,覆有很多鱗片,指(趾)間無蹼,爪發達。
放射陸龜的體色最具特色,令人過目不忘:背甲黑色或褐色,每塊盾片上均有黃色斑塊,以這些斑塊為中心,向四周放射出2-8條黃色條紋,彼此連接似蜘蛛網,非常醒目。腹甲黃色,除肛盾外,其他盾片上均有黑色放射狀花紋。四肢灰黑色,有黃色鱗片覆蓋。尾灰黑色 [3] 

放射陸龜分佈範圍

國外分佈於毛里求斯、馬達加斯加。1996年國內少量引進 [4] 

放射陸龜生活習性

喜乾燥、温暖環境,怕寒。環境氣温22℃以上能正常進食,最相宜氣温為27-33℃,18℃時活動少,無冬眠期。野生放射陸龜喜食大戟屬植物及灌木的棘。人工飼養下,喜吃白菜葉、蘋果西瓜香蕉、潘茄等。少數龜有吃小石子的現象。放射陸龜較其他陸龜靦腆,活動少,喜歡趴伏在龜窩中休息。
每年5月、7-9月為繁殖季節,每次產卵3-12枚。卵長徑36-42毫米,短徑32-39毫米,重35-48克。孵化期長達145-231天。
放射陸龜具有典型的陸龜體態:一個高高隆起的背甲,粗鈍的頭部和粗大的四肢。除了背甲鮮豔的顏色變化之外,它的腿和腳都是黃色的,和頭部的顏色一樣。它們中的一些能長到將近16英寸(40釐米)甚至更長,所以它們是具有星狀花紋的龜中最大的一種,這一點也就成為它們區別於其他“星”龜的最顯著特徵。它們與其它“星”龜還有着更多的不同。與諸如印度星龜之類的一些陸龜不同,放射陸龜每片背甲的中央並不隆起,所以放射陸龜的背甲十分平滑,而不是隆包不平的。它們的星狀花紋看起來也比其他種類的龜更為清晰。雄性放射陸龜與雌性放射陸龜之間也有着一些不同,不過這些差異是很小的。一般來説,雄性的尾巴較長,雄性腹甲的凹陷也比雌性要明顯得多。
只有馬達加斯加島的南部出產這種陸龜,在那裏它們被稱為“Sokakes”。它們生活在長滿灌木和森林的乾燥地帶。在野外,它們是食草動物,吃草和肉質食物,包括仙人掌,這種植物自從被引入馬達加斯加之後,擴散得很快。在圈養環境下,它們會吃很多種水果和蔬菜,包括甘薯,胡蘿蔔,蘋果,香蕉,苜蓿芽,各種瓜。Ernst和Barbour在他們的書《Turtles of the Whorld》中寫道,它們偏好紅色的食物。
放射陸龜是世界上珍稀的陸龜之一,不過它遠不比同在馬達加斯加島上生存的安哥洛卡陸龜(Geochelone yniphora)珍稀,安哥洛卡陸龜的野外數量只有幾十只,它們的背上沒有星狀花紋,在馬達加斯加分佈的地區要比放射陸龜小得多。這兩種龜的數量都是因為棲息地遭到破壞而減少,其中放射陸龜有時候還會被當地人當作食物吃掉。這兩種陸龜都被列在國際貿易瀕危物種保護條例的附錄裏,禁止出口或者進口。所以,除了那些人工繁殖的以外,幾乎沒有野生的出口。

放射陸龜飼養管理

飼養環境
放射陸龜屬陸棲龜類,其生活環境應佈置成陸地丘陵式,可在木箱、玻璃缸中鋪墊沙土,放置2個淺盆(水盆、食盆),配植一些小草或青苔。
飼養管理
放射陸龜喜暖怕寒,對新購來的龜需特殊照料。首先,將龜放置在一定的環境中,不再更換,使龜有安全感,温度保持在30℃左右,初次投餵些白菜葉、青菜葉和蘋果、香蕉等食物。若不進食可更換其他瓜果,如黃瓜、胡蘿蔔等。對已適應新環境的龜,每天投餵1次,定期添加些複合維生素及鈣片。每星期曬1-2次太陽,但夏季不能在陽光下直射。每月更換一次沙土,日常發現糞便及其他雜物,要及時處理,以保持龜舍環境清潔。春、秋兩季需特別注意預防疾病的發生。温度低於20℃時,龜的活動、食量減小;温度下降到15℃左右,進入冬眠。冬眠時可將龜舍內鋪墊些棉絮、稻草等保暖物質,環境温度應保持在10℃以上,供其自然冬眠 [5] 

放射陸龜養殖方法

放射陸龜的龜舍應安排在避風向陽,通風良好,環境安靜的地方,龜舍中放食盆一隻,飲水盆一隻。當環境温度在22℃以上時,每天投食一次,食物應以香蕉、西瓜、蘋果、菜葉等,事先將食物洗乾淨,若食物存放在冰箱中,應在洗淨後靜置30分鐘再喂。放射陸龜食量大,應多給食物。氣温在20℃左右時就要減少投餵量,以免吃進去的食物不能順利消化。平常龜的糞便為長條狀,黑綠色,若糞便是綠色、土黃色的黏稠狀液,則表明龜患腸胃炎,應用藥物治療。氣温在18℃以下的,龜不再吃食,停止投餵,將龜移入室內越冬或在20℃就移人温室中正常飼養。越冬期間温度以10-15℃為宜。
人工飼養條件下已經可以對放射陸龜進行繁殖,它們的求愛和交配過程已經被詳細地記錄在案。當雄性長到約一英尺長時,它們就會開始試圖交配,而發生交配行為的雌性會比雄性大幾英寸。由於年輕的雄性和成熟的雌性之間在大小上的比例問題,雄性一般要長到13英寸左右才能夠成功交配。在交配過程中,雄性在一開始會跟着雌性並圍着雌性轉圈,向雌性上下點頭,嗅聞雌性的後腿。他可能會試圖用自己的前部把她頂起,以防她離開。如果雌性原地不動,雄性就會爬上她的後背,用自己的尾巴緊貼着它的尾巴。然後他就開始用自己的腹甲撞擊雌性的背甲。除了它們甲殼相撞發出的聲音之外,雄性還會發出咕噥聲和嘶嘶聲。總而言之,這個過程中的動靜是相當大的。
放射陸龜
放射陸龜(5張)
當雌性準備產卵時,她就會開始挖掘一個巢。她用後腿挖出一個約6至8英寸深的水瓶狀的洞。在這個洞裏,她會產下3至12枚近乎球狀的易碎的蛋。然後,她就蓋上土走了。在野外放射陸龜的蛋的孵化期是不同的,不過,總的來説都是相當長的145天到231天。 放射陸龜的稚龜在剛孵化出來時,大小在32mm至40mm之間。它們背甲很鮮豔,條紋是白色的,而成體的條紋是黃色的。剛孵出來的稚龜身上的網狀條紋已經是很清晰的了。
參考資料
  • 1.    鄒斌主編,龜鱉水產養殖新技術,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02,第20頁
  • 2.    佔家智,羊茜,曹良編著,觀賞龜養殖與鑑賞,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8.5,第191頁
  • 3.    宋憬愚主編,簡明養龜手冊,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11.05,第203頁
  • 4.    周婷等編著,龜鱉養殖與疾病防治,中國農業出版社,2001年08月第1版,第80頁
  • 5.    李家樂,董志國,李應森等編著,中國外來水生動植物,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10,第14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