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放射性口炎

鎖定
放射性口炎是放射線電離輻射所引起的急慢性口腔黏膜損傷。臨牀常見於頭頸部腫瘤接受放射治療的患者,是腫瘤放射治療常見的嚴重併發症之一。又稱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放射治療誘發性口腔黏膜炎。
西醫學名
放射性口炎
其他名稱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所屬科室
五官科 - 口腔科
主要病因
放射線損傷
傳染性
無傳染性

放射性口炎發病原因

病因明確,與放射線電離輻射有關。此外有關的因素有:
感染因素:口腔黏膜損傷後,細菌等微生物可加重損傷。
宿主因素:患者的種屬、年齡、性別、營養狀況、個體基因遺傳等決定了不同個體的易感性。

放射性口炎臨牀表現

分為急性放射性口炎和慢性放射性口炎
一、急性放射性口炎
1.放射線照射後短時間內出現。
2.黏膜損害程度較輕時出現口腔黏膜發紅、水腫;糜爛、潰瘍,覆蓋白色假膜,易出血,觸痛明顯,口乾,口臭等,可以合併進食困難等功能障礙和頭昏、失眠、厭食、脱髮等全身症狀。
3. 黏膜損害程度較重時口腔黏膜出現深大潰瘍,假膜覆蓋,可以伴發出血、繼發感染等全身損害。
4.一般放療結束後2-4周或採取有效治療措施後1-2周逐漸癒合。
二、慢性放射性口炎
1.放射線照射2年後出現,特徵主要是因唾液腺廣泛萎縮引起的繼發性損害。
2.局部症狀包括口腔乾燥、味覺異常。
3. 主要體徵是口腔黏膜廣泛萎縮、變薄、充血,舌體出現萎縮性舌炎,常合併白色念珠菌感染。同時可見猛性齲、牙齦出血、張口受限等其他口腔併發症。
4.全身症狀包括厭食、疲倦、頭痛、記憶力下降、失眠等。

放射性口炎疾病診斷

有放射線暴露史,出現上述急慢性口腔損害的即可確診。

放射性口炎鑑別診斷

主要鑑別依據是放射線暴露史。
皰疹樣阿弗他潰瘍: 有復發史,無放射線暴露史。
乾燥綜合徵:無放射線暴露史,病理可以確診。

放射性口炎治療原則

1.口腔黏膜損害可使用消炎、止痛、促進癒合作用的局部製劑。
2.黏膜疼痛時酌情應用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藥。
3.出現口乾症狀時可全身應用促進唾液腺分泌的藥物,局部應用人工唾液。
4.合併白色念珠菌感染、單純皰疹感染、細菌感染時,分別採用抗真菌、抗病毒和抗菌治療。 [1-2] 
參考資料
  • 1.    陳謙明.口腔黏膜病學第3版.北京:人民衞生出版社,2008:139-140
  • 2.    徐治鴻.中西醫結合口腔黏膜病學.北京:人民衞生出版社,2008:382-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