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攻擊性擬態

鎖定
攻擊性擬態是指捕食者與其獵物或寄生物與其宿主間的一種相似形式,以捕食者或寄生者獲益而逐漸進化起來。攻擊性擬態可仿效別種生物生活史中的某些別的特徵。 [1] 
攻擊性擬態有兩種情況:其一,故意將自己明顯表現出來,再將對方引誘過來,趁其不備時攻擊對方;其二,刻意隱藏自己,等對方靠近時再攻擊,如偽黑條魚模仿專為大魚做“清道夫”的藍帶隆頭魚的形狀和色澤,招引一些魚過來,然後趁其不備咬對方一口或將對方吃掉。 [2] 
有些雌性具有攻擊性擬態,例如有些雌性先模仿其他種雌性的光反應,引誘雄性前來交配,這時雌性會突然襲擊它們並將其吞食掉。 [3] 
中文名
攻擊性擬態
外文名
aggressive mimicry
特    點
先用偽裝術欺騙,進而攻擊動物
行為目的
捕食或保護自己、躲避天敵
常見案例
豬籠草模擬花朵誘捕採蜜昆蟲等

攻擊性擬態概念

攻擊性擬態是指先用偽裝術瞞騙動物,而後攻擊對方的擬態。攻擊性擬態也可仿效別種生物生活史中的某些別的特徵。 [2] 

攻擊性擬態特點

攻擊性擬態有兩種情況:①捕食動物模仿被捕食動物的行為,引誘被捕食動物,如鱝鯨魚和某些鱷魚科動物,利用自身身體的突出部分做出蠕蟲樣的蠕動作為誘餌,引誘被捕食動物;食蟲植物瓶兒小草、豬籠草模擬花朵誘捕採蜜昆蟲等等;②捕食動物假冒被捕食動物的求偶信號,騙被捕食動物接近,如某些螢火蟲模仿其他物種雌性螢火蟲的閃爍反應,引誘該物種的雄性來送死。還有其他例子,如在地上築巢的鳥類常常模仿正在奔跑的齧齒動物的聲音,以引起正在靠近的捕食者的注意,使它離開自己的巢穴或幼雛。 [4] 

攻擊性擬態研究與運用

①科學研究發現,為了保護自己、繁殖後代,很多植物練就了一身高超的“騙術”,甚至讓貌似強大的動物也“俯首稱臣”。 春天,生長在地中海沿岸的角蜂眉蘭綻放出美麗的花朵,模樣和雌性角蜂非常相似。不僅如此,角蜂眉蘭還能分泌出類似雌性角蜂性激素的化學物質。在花間飛舞的雄性角蜂見了,以為交了“桃花運”。幾經折騰,方知上當受騙,然而身上已經沾滿了花粉,而後雄性角蜂被另一株角蜂眉蘭的花朵吸引,花粉就傳了過去。 類似的把戲在蘭科眉蘭屬的幾十種植物中上演,它們能模擬不同的動物,包括黃蜂、蜜蜂、蠅類等,甚至是極其精明的蜘蛛。還有一種蘭花不是模擬昆蟲的異性,而是模擬異性居住的洞穴,雄性昆蟲探視之間,已經為蘭花傳授了花粉。植物的騙術還有很多,它們用這些神奇有趣的手段保護着自己,攝取營養、繁衍種羣,這是它們生存所必需的技巧,是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 [5] 
②自然界中比變色龍更善於偽裝的動物還有很多,科學家將這一現象稱為擬態,即指一種生物對另一種生物的模仿,包括行為、體態、外形甚至氣味、外激素等方面的模仿,其主要目的是為了被動地躲避天敵和主動地捕食等。乍一看,人們十有八九會認為這是一條蛇。其實它根本不是蛇,而是偽裝成蛇的毛毛蟲。為了模仿得更逼真,這種無害的毛毛蟲有時甚至會對威脅它的捕食者做出蛇的攻擊猛咬動作,讓對方避之唯恐不及。 [6] 
參考資料
  • 1.    台灣中華書局,簡明大英百科全書有限公司編譯.簡明大英百科全書 中文版 一:台灣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8:184
  • 2.    王素英,宋錫全主編.生物科學:貴州教育出版社,2006:274
  • 3.    張勞,李玉奎編著.羣體遺傳學概論:中國農業出版社,1999:214
  • 4.    任仁眉主編.比較心理學辭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142
  • 5.    佚名. 植物奇妙的“騙術”[J]. 科技信息:山東, 2010(22):94-94.
  • 6.    佚名. 自然界的偽裝大師[J]. 第二課堂:初中版, 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