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撒撒

鎖定
撒撒,漢語詞語,拼音是sā sā,意思是寒慄或戰慄貌,出處為《魔合羅》、《説岳全傳》、《三奪槊》。
中文名
撒撒
拼    音
sā sā
注    音
ㄙㄚ ㄙㄚ
釋    義
寒慄或戰慄貌

目錄

撒撒解釋

(1)是是=是不是;它是是是的簡化音。是用在兩人或多人對話中得結尾疑問詞;通常對方説:“撒撒(是不是)”的時候,如果對方即使迴應:“撒(是)”的時候會體現出此番對話很有默契並附有幽默感。
(2)寒慄或戰慄貌。
(3)象聲詞。 [1] 

撒撒出處

元·孟漢卿《魔合羅》第二折:“一會家烘烘的發熱似火燒,一會家撒撒的增寒似水澆。”
説岳全傳》第六十回:“那兩個花子只是撒撒的抖,那裏肯説。”
元·尚仲賢《三奪槊》第四折:“我則見嫩茸綠莎軟,轉轉翠袖展,撒撒地馬蹄兒輕健。”

撒撒例句

小慄:今天我去游泳了,遊了一上午,以後天天都去。
小張:背地(別的),差不多行了,那水不乾淨
小慄:以後就天天去誰都不好使,撒撒!
小張非常無奈的迴應了聲:“撒”。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