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揭缽圖

(石濤創作中國畫)

鎖定
《揭缽圖》是石濤創作中國畫。
中文名
揭缽圖
作    者
石濤
創作年代
清代
分    類
中國畫
此卷據款署“一枝下”,可知應是石濤南京時期(1680—1687年),繪於長幹寺“一枝閣”作品之一。又據卷後杜乘跋中“餘神往者十年。今茲癸酉(1693)之六月,復觀於吳山亭上”數語,似可推知約畫於1683年左右。
揭缽圖 揭缽圖
石濤此卷所繪雖是常見釋畫題材“揭缽圖”,然變化多端,技法精湛,並將場景置於山水之間,頗具己意。“揭缽圖”作為繪畫主題由來已久,通常以描繪鬼子母因失其幼子與釋迦牟尼激烈鬥法,率眾鬼試圖揭開罩盛其子之缽為主要場景。並一直流衍變化,至明清兩朝,更趨於世俗化,這在戲劇中也是如此。
與較早《揭缽圖》起首段通常繪有釋迦佛率十大弟子十九天神有所不同,石濤此卷則較為簡略。此外,石濤在卷首右下鈐“善果月之子天童忞之孫原濟之章”,款下為“苦瓜和尚”白文方印,這在其作品中並不多見。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