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提劍

鎖定
提劍,漢語詞彙,拼音是tí jiàn,意思是起兵或從軍
中文名
提劍
拼    音
tí jiàn
注    音
ㄊㄧˊ ㄐㄧㄢˋ
解    釋
指起兵或從軍

目錄

  1. 1 解釋
  2. 2 出處
  3. 3 典故
  4. 典源
  5. 譯文
  6. 釋義

提劍解釋

指起兵或從軍。 [1] 

提劍出處

唐·盧綸《皇帝感詞》:提劍風雷動,垂衣日月明。禁花呈瑞色,國老見星精
唐·杜牧《感懷詩》:“高文會隋季,提劍徇天意。” [2] 
唐·李洞《上靈州令狐相公·一作贈高僕射自安西赴闕》:徵蠻破虜漢功臣,提劍歸來萬里身。笑倚凌煙金柱看,形容憔悴老於真。
金·元好問《光武台》詩:“當年赤帝孫,提劍起蒿蓬。”
明·何景明《挽謝晚耕》詩:“日南提劍志,海上卻金名。” [1] 

提劍典故

提劍典源

史記》卷八《高祖本紀
高祖擊布時,為流矢所中,行道病。病甚,呂后迎良醫。醫入見,高祖問醫。醫曰:“病可治。”於是高祖嫚罵之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雖扁鵲何益!”遂不使治病,賜金五十斤罷之。已而呂后問:“陛下百歲後,蕭相國即死,令誰代之?”上曰:“曹參可。”問其次,上曰:“王陵可。然陵少戇,陳平可以助之。陳平智有餘,然難以獨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劉氏者必勃也,可令為太尉。”呂后復問其次,上曰:“此後亦非而所知也。” [3] 

提劍譯文

高祖討伐黥布的時候,被飛箭射中,在回來的路上生了病。病得很厲害,呂后為他請來了一位好醫生。醫生進宮拜見,高祖問醫生病情如何。醫生説:“可以治好。”於是高祖罵他説:“就憑我一個平民,手提三尺之劍,最終取得天下,這不是由於天命嗎?人的命運決定於上天,縱然你是扁鵲,又有什麼用處呢!”説完並不讓他治病,賞給他五十斤黃金打發走了。不久,呂后問高祖:“陛下百年之後,如果蕭相國也死了,讓誰來接替他做相國呢?”高祖説:“曹參可以。又問曹參以後的事,高祖説:“王陵可以。不過他略顯迂愚剛直,陳平可以幫助他。陳平智慧有餘,然而難以獨自擔當重任。周勃深沉厚道,缺少文才,但是安定劉氏天下的一定是周勃,可以讓他擔任太尉。”呂后再問以後的事,高祖説:“再以後的事,也就不是你所能知道的了。” [3] 

提劍釋義

劉邦説自己“吾以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後以“提劍”謂起兵或從軍。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