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採茶錄

鎖定
《採茶錄》(唐)温庭筠著於鹹通元年。通過故事的模式描述了茶道,以備器、選水、取火、候湯、習茶五大環節輪廓了具有韻味的由茶葉到茶湯的過程。
《採茶錄》更一步證實了中國茶道歷史的博大精深。 [1] 
中文名
採茶錄
外文名
pick tea
著    於
鹹通元年
作    者
温庭筠
三卷

目錄

採茶錄簡介

《採茶錄》(唐)温庭筠著於鹹通元年(860年)。原三卷,現在只剩殘篇。

採茶錄內容提要

1陸羽品水的故事
2老湯三沸法
3唐代甫裏詩人陸龜蒙著茶品一篇
4唐代詩人白樂天的六班茶
5劉琨飲真茶
代宗朝李季卿刺湖州,逢陸鴻漸。抵揚子驛,將食,李曰:“陸君別茶聞,揚子南零水又殊絕,今者二妙千載一遇。”命軍士謹慎者深入南零,陸利器以俟。俄而水至,陸以勺揚水曰:“江則江矣,非南零,似臨岸者。”使者曰:“某棹舟深入,見者累百,敢於有紿乎?”陸不言,既而傾諸盆,至半,陸遽止之,又以勺揚之曰:“自此南零者矣。”命名者蹶然馳白:“某自南零齎至岸,覆過半,懼其鮮,挹岸水增之。處士之鑑,神鑑也。某其敢隱焉!”
李約字存博,汧公子也。一生不近粉黛,雅度簡遠,有山林之致。性辯茶,能自煎,嘗謂人曰:“茶須緩火灸,活火煎,活火謂炭火之有焰者。當使湯無妄沸,庶可養茶。始則魚目散佈,微微有聲;中則四邊泉湧,累累連珠;終則騰波鼓浪,水氣全消,此謂老湯。三沸之法,非活火不能成也。”客至不限甌數,竟日熱火,執持茶器弗倦。曾奉使行至陝州石縣東,愛其渠水清流,旬日忘發。
甫裏先生陸龜蒙,嗜茶也。置小園於顧渚山下,齎歲入茶租,薄為甌蟻之費。自為品第書一篇,繼《茶經》、《茶訣》之後。
白樂天方齋,禹錫正病酒,禹錫乃饋菊苗、齏、蘆菔、鮓,換取樂天六班茶二囊,以自醒酒。
王蒙好茶,人至輒飲之,士大夫甚以為苦,每欲候蒙,必雲:“今日有水厄。”
劉琨與弟羣書:“吾體中憒悶,常仰真茶,汝可信致之。”
煎茶法不知起於何時,陸羽《茶經》始有詳細記載。《茶經》初稿成於唐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又經修訂,於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定稿。《茶經》問世,標誌着中國茶道的誕生。其後,斐汶撰《茶述》,張又新撰《煎茶水記》,温庭筠撰《採茶錄》,皎然、盧同作茶歌,推波助瀾,使中國煎茶道日益成熟。
(一)煎茶道茶藝
煎茶道茶藝有備器、選水、取火、候湯、習茶五大環節。
1.備器
《茶經》“四之器”章列茶器二十四事,即風爐(含灰承)、[上竹下呂]、炭撾、火[上竹下夾]、[釒復]、交牀、夾紙囊、碾拂末、羅、合、則、水方、漉水囊、瓢、竹[上竹下夾]、鹺簋揭、碗、熟、盂、畚、札、滌方、滓方、巾、具列,另有統一貯存茶器的兜籃。
2.選水
《茶經》“五之煮”雲:“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揀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江水,取去人遠者。井,取汲多者。”陸羽晚年撰《水品》(一説《泉品》)一書。張又新於公元825元年前後撰《煎茶水記》,書中引劉件芻評判天下之水等,陸羽評判天下之水二十等。講究水品,是中國茶道的特點。
3.取火
《茶經》“五之煮”雲:“其火,用炭,次用勁薪。其炭曾經燔炙為羶膩所及,及膏木、敗器不用之。”温庭筠撰於公元860年前後的《採茶錄》“辨”條載:“李約,[氵開]公子也。一生不近粉黛,性辨茶。嘗曰:‘茶須緩火炙,活火煎’。活火謂炭之有焰者,當使湯無妄沸,庶可養茶。”
4.候湯
《茶經》“五之煮”雲:“其沸,如魚目,微有聲為一沸,緣邊如湧泉連珠為二沸,騰波鼓浪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候湯是煎茶的關鍵。
5.習茶
習茶包括藏茶、炙茶、碾茶、羅茶、煎茶、酌茶、品茶等。
撰於八世紀末的《封氏聞見記》卷六飲茶條載:“楚人陸鴻漸為茶論,説茶之功效,並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統籠貯之。元近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鴻漸之論廣潤色之,於量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御史大夫李季聊宜慰江南,至臨淮縣館,或言伯熊善飲茶者,李公請為之。伯熊着黃被衫烏紗帽,手執茶器,口通茶名,區分指點,左右刮目。……”常伯熊,生平事蹟不祥,約為陸羽同時人。他對《茶經》進行了潤色,嫺熟茶藝,是煎茶道的開拓者之一。
陸羽、常伯熊而外,皎然、斐汶、張又新、劉禹錫、白居易、李約、盧同、錢起、杜牧、温道筠、皮日休、陸偉蒙、齊等人對煎茶道茶藝均有貢獻。
(二)茶禮
《茶經》“五之煮”雲:“夫珍鮮馥烈者,其碗數三,次之者,碗數五。若坐客數至五,行三碗。至七,行五碗。若六人已下,不約碗數,但闕一人,而已其雋永補所闕人。”一次煎茶少則三碗,多不過五碗。客人五位,則行三碗茶,客人七位,則行五碗茶,缺兩碗,則以最先舀出的“雋永”來補。若客四人,行三碗,客六人,行大碗,所缺一碗以“雋永”補。若八人以上則兩爐,三爐同時煮,再以人數多少來確定酌分碗數。
(三)茶境
《茶經》“九之略”章有“若松間石上可坐”,“若瞰泉臨澗”,“若援[上艹下三個田字]躋巖,引[糹亙]入洞”,則飲茶活動可在松間石上,泉邊澗側,甚至山洞中。“十之圖”章又載:“用絹素或四幅或六幅分佈寫之,陳諸座隅。則茶之源、之具、之造、之器、之煮、之飲、之事、之出、之略目擊而存,於是《茶經》之始終備焉。”室內飲茶,則在四壁陳掛寫有《茶經》內容的掛軸,開後世懸掛書畫條幅的先河。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