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採耳

鎖定
採耳是一個專業術語,意思指掏耳朵。起源於民間,民間的掏耳朵,工具比較簡陋,一般都是就地取材,一支竹籤,一根細棍子,就是簡單的掏耳工具。
掏耳朵興起於剃頭匠,他們發明了專業的掏耳朵工具,並且發明了專業的操作手法。
中文名
採耳
外文名
Caier
所需工具
挖耳勺、雞毛棒、鵝毛棒,等
從業者
採耳師
歷史淵源
掏耳擔子
文化屬性
川蜀文化

採耳流行地區

採耳古代流行於川蜀地區。

採耳注意事項

一是不衞生導致交叉感染。採耳過程中,所有人使用的都是同一個掏耳勺,消毒措施不到位,很容易導致交叉感染,引發疾病。 [1] 
二是工具不專業損傷耳膜,使用的工具一般是毛刷、耳勺頭燈,並不是醫院裏的專業工具。比如醫生在清理耳道時頭頂帶的是反光鏡,會將光源聚集到一點,能清楚看到耳道內部。而採耳師所戴頭燈,看似專業,照出的光實際上是散射光,無法看清耳道內部。耳勺、毛刷也並非醫用,一旦用力不當,很容易損傷外耳道,甚至造成鼓膜穿孔,導致耳鳴、疼痛、聽力下降
人在正常情況下不需要採耳,只有出現下列3類問題時才需要去正規醫院進行檢查,再由專業醫務人員進行操作。
1.耳朵裏有明顯的堵塞感。有些人先天外耳道口狹窄,耵聹無法正常自行排出,堵塞形成耵聹栓。當堵塞感十分明顯時,需要到醫院進行檢查,必要時進行清理。
2.出現聽力下降。有些人年紀不大,也沒有耳疾,突然出現聽力不佳,需到醫院進行檢查確診。
3.不當採耳後出現問題。一些人經常隨意採耳,不知不覺對耳道造成損傷,致使耵聹無法順利排出,耳朵“越掏越堵”;或者是採耳時有異物(如棉棒的棉花)掉入耳中,嚴重時出現出血、疼痛、腫脹等症狀,此時一定要去醫院就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