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掇山

鎖定
掇山,是用自然山石掇疊成假山的工藝過程。包括選石、採運、相石、立基、拉底、堆疊中層、結頂等工序。
中文名
掇山
施工要點
應自後向前、由主及次、
概    念
用自然山石掇疊成假山的工藝過程
工    序
選石、採運、相石、立基

目錄

掇山施工程序

掇山選石

自古以來選石多着重奇峯孤賞,追求“透、漏、瘦、皺、醜”。明末造園家計成提出了“是石堪堆,遍山可採”和“近無圖遠”的主張。這種就地取材、創造地方特色的思想,突破了選石的侷限性,為掇山取材開拓了新路。選石還可選擇方正端莊、圓潤渾厚、峭立挺拔、紋理奇特、形象仿生等天然石種以及利用廢舊園林的古石、名石,既可減少山石資源和資金的浪費,又可避免各地掇山千篇一律的弊病。掇山常用的石品有:湖石類。體態玲瓏通透,表面多彈子窩洞,形狀婀娜多姿,多數為石灰岩、砂積巖類。如江蘇太湖石、安徽巢湖石、廣東英石、山東仲官石、北京房山石等。黃石類。體態方正剛勁,解理稜角明顯,無孔洞,呈黃、褐、紫等色。如江浙的黃石、華南的黃臘石、西南的紫砂石、北方的大青石。卵石類或圓石類。體態圓渾,質地堅硬,表面風化呈環狀剝落狀,又稱海岸或河谷石。多數為花崗岩和砂礫岩。劍石類。指利用山石單向解理而形成的直立型峯石類,如江蘇武進斧劈石、廣西檳榔石、浙江白果石、北京青雲片石等,出自巖洞的鐘乳石則各地均有。吸水石類或上水石類。體態不規劃,表裏粗糙多孔,質地疏鬆,有吸水性能,多土黃色,深淺不一,各地均產。四川砂片石也屬於這一類。其他石類。有象皮青、木化石松皮石宣石等。 [1] 

掇山採運

中國古代採石多用潛水鑿取、土中掘取、浮面挑選和尋取古石等方法。現在多用掘取、浮面挑選、移舊和松爆等方法採石。運石多用浮舟扒杆、絞車索道、人力地龍、雪橇冰道等方法。為保護奇石外形,常用泥團、扎草、夾槓、冰球等方法。無論人抬、機吊、車船運輸,都不可集裝傾卸,應單件裝卸,單層平擺,以免損傷。 [1] 

掇山相石

又稱讀石,品石。施工前需先對現場石料反覆觀察,區別不同質色、形紋和體量,按掇山部位和造型要求分類排隊,對關鍵部位和結構用石作出標記,以免濫用。經過反覆觀察和考慮,構思成熟,胸有成竹,才能做到通盤運籌,因材使用。 [1] 

掇山立基

就是奠立基礎。基礎深度取決於山石高度和土基狀況,一般基礎表面高程應在土表或常水位線以下0.3-0.5米。基礎常見的形式:樁基,用於湖泥砂地;石基,多用於較好的土基;灰土基,用於乾燥地區;鋼筋混凝土基,多用於流動水域或不均勻土基。 [1] 

掇山拉底

又稱起腳。有使假山的底層穩固和控制其平面輪廓的作用。一般在周邊及主峯下安底石,中心填土以節約材料。 [1] 

掇山堆疊中層

中層是指底層以上,頂層以下的大部分山體。這一部分是掇山工程的主體,掇山的造型手法與工程措施的巧妙結合主要表現在這一部分。古代匠師把掇山歸納為三十字訣:“安連接鬥挎(跨),拼懸卡劍垂,挑飄飛戧掛,釘擔鈎榫扎,填補縫墊殺,搭靠轉換壓”。意思是:“安”指安放和佈局,既要玲瓏巧安,又要安穩求實。安石要照顧向背,有利於下一層石頭的安放。山石組合左右為“連”,上下為“接”,要求順勢咬口,紋理相通。“鬥”指發券成拱,創造騰空通透之勢。“挎”指頂石旁側斜出,懸垂掛石。“跨”指左右橫跨,跨石猶如腰中“佩劍”向下傾斜,而非垂直下懸。“拼”指聚零為整,欲拼石得體,必須熟知風化、解理、斷裂、溶蝕、巖類、質色等不同特點,只有相應合皴,才可拼石對路,紋理自然。“挑”又稱飛石,用石層層前挑後壓,創造飛巖飄雲之勢。挑石前端上置石稱“飄”,也用在門頭、洞頂、橋台等處。“卡”有兩義,一指用小石卡住大石之間隙以求穩固;一指特選大塊落石卡在峽壁石縫之中,呈千鈞一髮、垂石欲墮之勢,兼有加固與造型之功。“垂”主要指垂峯疊石,有側垂、懸垂等做法。“釘”指用扒釘、鐵鋦連接加固拼石的做法。“扎”是疊石輔助措施,即用鉛絲、鋼筋或棕繩將同層多塊拼石先用穿扎法或捆紮法固定,然後立即填心灌漿並隨即在上面連續堆疊兩三層。待養護凝固後再解索整形做縫。“墊”、“殺”為假山底部穩定措施;山石底部缺口較大,需用塊石支撐平衡者為墊;而用小塊楔形硬質薄片石打入石下小隙為殺;古代也有用鐵片鐵釘打殺的。“搭”、“靠(接)”、“轉”、“換”多見於黃石、青石施工,即按解理面發育規律進行搭接拼靠,轉換掇山壘石方向,朝外延伸堆疊。“縫”指勾縫,做縫常見的有明暗兩種:做明縫要隨石面特徵、色彩和脈絡走向而定;勾縫還要用小石補貼,石粉偽裝;做暗縫是在拼石背面膠結而留出拼石接口的自然裂隙。“壓”在掇山中十分講究,有收頭壓頂,前懸後壓,洞頂湊壓等多種壓法;中層還需千方百計留出狹縫穴洞,至少深 0.5米以上,以便填土供植花種樹。 [1] 

掇山結頂

又稱收頭。頂層是掇山效果的重點部位,收頭峯勢因地而異,故有北雄、中秀、南奇、西險之稱。就單體形象而言又有仿山、仿雲、仿生、仿器設之別。掇山頂層有峯、巒、泉、洞等20多種。其中“峯”就有多種形式。峯石需選最完美豐滿石料,或單或雙,或羣或拼。立峯必須以自身重心平衡為主,支撐膠結為輔。石體要順應山勢,但立點必須求實避虛,峯石要主、次、賓、配,彼此有別,前後錯落有致。忌筆架香燭,刀山劍樹之勢。“洞”按結構可分為樑柱式、券拱式、疊澀式。掇洞古稱理洞。理洞要起腳如立柱,巧掇仿門户,明暗留風孔,梁、捲成洞頂,撐石穩洞壁,垂石仿鍾乳,涉溪做汀步。洞口有隱有現,洞體彌合隙縫,以防滲水鬆動。清代掇山名師戈裕良用勾帶聯絡法將山石環鬥成洞,頂壁一氣,可歷數百年之久。頂層疊石儘管造型萬千,但決不可頑石滿蓋而成童山禿嶺,應土石兼併,配以花木。除上述仿山掇山外,北京、江蘇、廣東等地現存的仿雲掇山常利用花崗條石做骨架。用黃石疊法延伸山體,而構成通透框架。再用小塊山石附着於條石之上,構成風回雲轉之勢。此法雖空透多變,但終感人為造作,不可多用。 [1] 

掇山施工要點

應自後向前、由主及次、自下而上分層作業。每層高度約在0.3-0.8米之間,各工作面疊石務必在膠結料未凝之前或凝結之後繼續施工。萬不得在凝固期間強行施工,一旦鬆動則膠結料失效,影響全局。一般管線水路孔洞應預埋、預留,切忌事後穿鑿,鬆動石體。對於結構承重受力用石必須小心挑選,保證有足夠強度。山石就位前應按疊石要求原地立好,然後栓繩打扣。無論人抬機吊都應有專人指揮,統一指令術語。就位應爭取一次成功,避免反覆。掇山始終應注意安全,用石必查虛實。栓繩打扣要牢固,工人應穿戴防護鞋帽,掇山要有躲避餘地。雨季或冰期要排水防滑。人工抬石應搭配力量,統一口令和步調,確保行進安全。掇山完畢應重新複檢設計(模型),檢查各道工序,進行必要的調整補漏,沖洗石面,清理場地。有水景的地方應開閥試水,統查水路、池塘等是否漏水。有種植條件的地方應填土施底肥,種樹、植草一氣呵成。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