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捷地減河

鎖定
捷地減河,原叫減水河、磚河,又稱南減河、浮河。在河北省東南部。海河流域南運河在河北省滄州市的分洪河道,起於滄州南捷地村,東流,至歧口南的新防潮閘入渤海,長約83公里。明代弘治二年(1489年),明末淤廢。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後,重新開挖、擴建。
根據《捷地減河擴建工程設計》,其設計分洪流量,為180立方米每秒的。 [1] 
中文名稱
捷地減河
別    稱
南減河、浮河
所屬水系
海河流域南運河
地理位置
河北省東南部
流經地區
河北省滄縣、新華區、滄州開發區、黃驊市
發源地
滄州南捷地村的捷地進洪閘
河    長
83公里
平均流量
180立方米每秒
河    口
黃驊市歧口南的新防潮閘

捷地減河幹流概況

捷地減河,從河道省滄州市南捷地回族鄉捷地村的捷地進洪閘開始,到黃驊市歧口南高塵頭村的新防潮閘止,長約83(83.53)公里。跨黃驊、滄縣、滄州市新華區、滄州開發區等地。
捷地減河,初建時的使用就是主要承擔排泄南運河一部分的洪水。為滄州市的市級分洪河道。 [1]  [2] 
滄州一段 滄州一段
黃驊市一段 黃驊市一段
入海口河道 入海口河道

捷地減河水文特徵

捷地減河為人工控制河道,其流量為人工控制,1950年代初,泄洪能力僅100立方米每秒。1970年代達到180立方米每秒的設計分洪流量。 [3] 

捷地減河主要支流

由於捷地減河位於秦漢黃河古河道高地上,河槽經人工疏浚開挖以後雖然低於兩側平地,但兩側的古自然堤卻高於兩側平地。因此,捷地減河只能排泄南運河的洪水,而難於排泄運東地區的洪水。所以除少數分洪河道外,沒有支流。 [1] 

捷地減河河道整治

捷地減河開挖於明弘治三年(1490年)。原叫減水河、磚河。與滄州北之興濟減河相對,又稱南減河。明末淤廢。清雍正、乾隆、道光年間屢浚。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裁彎取直,河道近於今線。同治、光緒年間又屢疏浚,一直維持運用。由於河道淤積,堤防失修,到50年代初,減河泄洪能力僅100立方米每秒。
1947~1949年,解放區渤海一分區治河委員會組織黃驊、滄縣對捷地減河進行疏浚。
1949年後,曾於1963年、1965年、1967年和1972年對捷地減河進行整修,完成土方893.64萬立方米,石方1.27萬立方米,投資737.5萬元。
1956年捷地減河改由滄浪渠入海。河北省南運河河務處編制的《捷地減河尾閭1967年度汛工程設計説明書》中確定將南大港以北、滄浪渠以南的夾道從下三浦至小關溝進行疏浚復堤。小關溝至高塵頭築堤束水,利用高塵頭閘及南側臨時修築的過水路面泄洪入海。
1971年依據《漳衞河中下游擴大工程初步設計》確定的南運河泄洪300立方米每秒;捷地減河分泄180立方米每秒的原則。河北省南運河河務局會同滄州地區根治海河指揮部編制《捷地減河擴建工程設計》,做了疏浚、復堤,並擴建高塵頭新閘,修建北陳屯樞紐以壅高捷地閘閘前水位等工程,使減河泄量,達到180立方米每秒的設計分洪流量。 [3] 
1982年7月至1985年8月完成整修堤防286公里,城鎮護岸總長5659米,河道清淤37.65公里,對沿河閘、涵、橋樑也進行了維護改建重建。2000年根據水利部引黃濟津輸水規劃方案,加固整修了南運河輸水河道,捷地分洪閘也在加固整修之列。 [4] 

捷地減河涵閘工程

捷地分洪閘舊閘(整修前) 捷地分洪閘舊閘(整修前)
捷地減河分洪閘(整修後) 捷地減河分洪閘(整修後)
捷地分洪閘,位於河北省滄縣捷地鎮西南,由分洪閘和電站涵洞組成。分洪閘由130米的引河與南運河右岸相連接。1971年10月《捷地減河擴建工程設計》確定,在南運河行洪流量300立方米每秒時,捷地減河分泄180立方米每秒。但根據捷地水文站實測資料,按自然分流,8孔閘全開只能分泄144立方米每秒。為擴大捷地減河泄量,確定在捷地修建樞紐工程,列入捷地減河擴建項目,一併完成。設計時,根據滄州地、市意見,為兼顧滄州市城市用水及美化等問題,決定將樞紐下移到距捷地分洪閘16公里與北陳屯節制閘統一調度,聯合運用,由北陳屯節制閘控制下泄120立方米每秒,捷地分洪閘分泄180立方米每秒。此閘在50年代、1963年汛期以及80年代引黃引嶽濟津期間,對保證捷地以下南運河安全行洪和冬季輸水起到“太平門”作用,效益顯著。1963年6月,滄州專署水利局將閘移交河北省南運河管理局管理。 [5] 
高塵頭防潮閘 高塵頭防潮閘
高塵頭防潮閘,位於捷地減河入海口歧口、高塵頭村南,由老閘和新閘組成,具有泄洪、擋潮和蓄水綜合功能。老閘原稱南大港泄洪閘,1959年由黃驊縣水利科設計,年底建成,設計流量75立方米每秒。新閘位於老閘南175米處,3孔翻板式閘門,設計流量105立方米每秒,由河北省滄州地區根治海河指揮部設計,黃驊縣建閘工程指揮部施工,1974年建成。 [5] 

捷地減河工程效益

捷地減河,明弘治開挖,明末淤廢。清同治、光緒年間疏浚以後,一直維持運用。由於河道淤積,堤防失修,到1950年代初,減河泄洪能力僅100立方米每秒。但在1950年代、1963年汛期以及1980年代引黃引嶽濟津期間,對保證捷地以下南運河安全行洪和冬季輸水起到“太平門”作用,效益顯著。 [5] 

捷地減河歷史文化

乾隆御碑及捷地減河憲示碑 乾隆御碑及捷地減河憲示碑
捷地乾隆碑。乾隆碑,位於滄縣捷地回族自治鄉捷地減河閘口北岸,乾隆碑分碑座、碑身、碑帽三層。碑身寬1.25米,高1.79米,厚0.30米。碑帽高1.12,寬1.10米,厚0.40米。清高宗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春,乾隆帝下江南時在此下船觀看分水河閘,留下碑文。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