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捕食

(生物學術語)

鎖定
捕食,狹義指某種動物捕捉另一種動物而殺食之,廣義是指某種生物吃另一種生物,如草食動物吃草;同種個體間的互食、食蟲植物吃動物等也都包括在內。捕食時被食者的種羣變化有很大的影響。
中文名
捕食
外文名
predation
類    型
生物學術語
詞    性
動詞
學    科
生命科學總論
釋義
公園偶遇獅子捕食水牛
公園偶遇獅子捕食水牛(8張)
索洛蒙(M.E.Solomon,1949,1964)區分出兩個概念:根據被食者密度的變化,把每個捕食者相應捕食數的變化,稱為捕食者的機能反應(functionalresponse);把捕食者由於密度增大和移動所造成的變化,稱為捕食者的數量反應(numerical resp-onse)。對於前者,霍林(C.S.Holling,1959)曾提出作為捕食者隨機捕食的基本公式——圓盤方程式(disc equation):NA=TtaNo/(1+aTHNo);式中:NA-每個捕食者的捕食數,No-被食者密度,Tt-捕食、攝食所需時間,a-攝餌能率,TH-處理每個被食者(從追逐至消化)所需的時間,NA對No的關係為飽和型曲線,No大於某個閾值時,NA則達到一定的上限值。無脊椎動物的捕食者反應一般呈與此式近似的曲線,但是對脊椎動物來説,由於學習效果,以中間密度時的捕食效率為最大,所似常呈S形曲線。數量反應,取決於被食者密度高時的捕食者行為以及被食者密度造成的捕食者增殖率的變化等等。增殖造成的捕食者密度的變化,比被食者密度的變化遲些發生,所以有帶來遲緩的密度依賴性的傾向。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