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拜答爾

鎖定
拜答爾,蒙古族,蒙古宗室、將領,是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的第二個兒子,1235-1241年與他的堂兄弟拔都參加了第二次蒙古西征,曾隨拔都圍攻羅斯基輔。
本    名
孛兒只斤·拜答爾
別    名
貝達爾
拜答兒
別塔
所處時代
蒙古
民族族羣
蒙古人
出生地
漠北
主要成就
參與第二次蒙古西征
父    親
孛兒只斤·察合台
祖    父
孛兒只斤·鐵木真

拜答爾人物生平

拜答爾(Baidar)是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的第二個兒子(一説第六個兒子),又譯貝達爾、拜答兒、別塔等。
拉施特史集》所載,他是個矮子,是一個非常好的射手。據説,有一次有人同他開玩笑説:“你這個矮子,咱們一起去射箭吧。”他有一個兒子名叫阿魯忽。 [5] 
1241年春,入侵歐洲的蒙古大軍主帥拔都和速不台率主力軍前往匈牙利,匈牙利是草原地帶延伸的最西端,可以作為蒙古騎兵未來在中歐作戰的絕佳基地;又令拜答爾與拔都之兄斡兒答 [6]  、速不台之子兀良合台同時帶着軍隊北上波蘭用來轉移注意力,速不台希望拜答爾能夠率軍佔領西里西亞和波蘭,與另一路由合丹統領的軍隊在南北形成牽制,以防別國派兵前去支援匈牙利。 [1]  其主要任務是牽制甚至是消滅威脅拔都中路軍的有生力量。
1241年3月10日,蒙古人越過冰凍的維斯瓦河桑多梅日被劫掠。接下來,在3月18日,斡兒答和拜答爾在赫梅爾尼克戰役中遇到波列斯瓦夫五世公爵(當時不在戰場)率領的波蘭軍隊。波蘭人被打敗了,波列斯瓦夫公爵和他的一部分部隊逃到了摩拉維亞 [2] 
3月22日,蒙古人抵達克拉科夫,許多居民已經逃走了。在3月28日,蒙古人焚燬這座城鎮,並俘虜了大量剩下的人。再往西進軍,蒙古軍到達奧波萊以東,迫使梅什科公爵的軍隊撤退。在拉齊布日附近,他們穿過了奧得河拉齊布日被當地居民在離開城鎮時燒燬了。佈雷斯勞也被蒙古人蹂躪,但當地的主城堡並不投降。蒙古人對堡壘的第一次進攻失敗了,他們沒有在圍城中浪費時間,繞過城堡,向西推進。 [3] 
4月9日,蒙古軍在裏格尼茨之戰擊敗了1萬2000波蘭、德意志聯軍(有少量聖殿騎士團的騎士參戰),殲滅大半,殺死了西里西亞公爵亨利二世。 [4] 
蒙古軍隨後進駐卡恰瓦河附近的奧德穆霍夫。4月15日,又蹂躪了拉齊布日,再於4月16日離開該城前往摩拉維亞。這支部隊奉命進軍匈牙利,不能浪費時間圍攻城市。它分成幾個小部隊,在他們經過時掠奪了這個國家。4月底抵達匈牙利北疆的特倫欽附近,雖然該城堡本身未被攻下,但周圍地區遭到嚴重破壞。蒙古軍並沒有試圖佔據摩拉維亞的任何一個據點更沒有發生任何大戰,只分作數隊攻掠村莊,全數在一兩個星期裏通過其境,前往匈牙利與拔都會合。
長子西征結束後,身為察合台系諸王的拜答爾參加了1247年的忽裏台大會,但可能因與貴由不和,最終沒能繼承察合台汗國的汗位。

拜答爾歷史爭議

多桑蒙古史》聲稱拜答爾在奧洛穆茨於6月24日死於敵軍的突襲,但這種説法在西方早已被推翻,實際上所謂1241年的“奧洛穆茨之戰”,僅僅是後世對於1253年匈牙利人與庫曼人進攻的一場張冠李戴。
再論拜答爾被殺。志費尼《世界征服者史》和拉施特《史集》都一致證明拜答爾參加了貴由汗的就職典禮。有人説,因為蒙古重名者極多,出現在1246年貴由登基大典上的拜答爾只是一個同名人。我們根據上述二書的內容來進行分析:
據《世界征服者史》所載,“來自察合台斡耳朵的是:合剌、也速、不裏、拜答爾、也孫脱花,及其他的孫子和重孫。” [7]  而據《史集》所載,1246年春天推舉貴由為汗的大會上,“從察合台的斡耳朵來了哈剌-旭烈兀、也速-蒙哥、不裏、拜答爾、也孫不花以及察合台的其他子孫” [8] 
此處出現的拜答爾和不裏等人並列,已經明確是察合台系諸王,《史集》的確還有另外兩處出現過名叫拜答爾的人,一位是兀良哈部人 [9]  ,另一位是在艾因-賈魯特之戰裏怯的不花部下的異密 [10]  ,二人皆非察合台後人,因此可以排除這兩人就是這裏出席的拜答爾的可能性。
《世界征服者史》成書於13世紀60年代,距離貴由登基的時期不遠,而且成書於數十年後的《史集》也未更改名單,據《史集·成吉思汗的兒子察合台傳》,察合台有八個兒子:木禿堅、木只-耶耶,別勒客失、撒兒班、也速-蒙哥、拜答爾、合答海和拜住。
上文明確指出名字的的出席貴由的察合台系諸王中,哈剌-旭烈兀、不裏和也孫不花是木禿堅之子,而在本章列出的察合台系諸王中,從察合台的孫子乃至重孫,都沒有另外一個人名字和拜答爾相近。
所以,這裏出現在貴由的登基大典上的拜答爾,只能是察合台的六子。
還有一種説法是,拔都在蒙古第二次西征中只是名義主帥,就以次子身份擠掉長兄斡兒答,繼承朮赤的金帳汗國。拜答爾有如此戰功卻未能繼承察合台汗國,後來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爭鬥,阿里不哥試圖擁立拜答爾之子阿魯忽為察合台汗國之主,足見拜答爾的戰功是很有説服力的。
我們就這種説法的兩個事例來反駁這種觀點:
蒙古可汗的即位,並不是靠單純的軍功,而是靠貴族的支持率。據《史集》所載,拔都在第二次西征以前就已經繼承了於1225年去世的朮赤的汗位。 [11]  而斡兒答的確是朮赤的嫡長子,但因為拔都能力強勢力大,因此主動讓賢,從而獲得了最大的封地以及其子孫可以繼位的權力。 [12]  因此説拔都是靠第二次西征裏的戰功得到朮赤兀魯思(國土)的説法才是站不住腳的。
要説阿里不哥擁立阿魯忽為察合台汗就認為拜答爾一定會被擁立,也是缺乏根據的,忽必烈先委派不裏之子阿必失合,後又委派也孫都哇之子八剌為察合台汗,該怎麼解釋呢? [13] 
還有人説,1241年,察合台遺命支持哈剌-旭烈兀繼位,這時拜答爾還未曾返回,那麼1246年貴由廢黜哈剌-旭烈兀,也應當選擇戰功赫赫的拜答爾才是。
實際上,貴由本身就是違背父親的遺命(窩闊台原定其孫失烈門繼位)繼位的,在蒙古貴族中支持者並不牢固,所以得到作為成吉思汗次子的察合台家族的完全支持是很重要的,而當時察合台家族與貴由最親近的是察合台五子也速-蒙哥,所以貴由就將哈剌-旭烈兀廢黜,立了也速-蒙哥。
因此,以上這幾種説法,都是缺乏有效證據的。實際上,如果拜答爾真的戰死於此處,蒙古軍不但不會失去鬥志而撤軍,反而會圍得更狠,參考同樣是在征戰途中喪生的王室成員:察合台子木禿堅,死於一次西征時期的範延堡 [14]  ,成吉思汗攻下該城後將其夷為平地;成吉思汗庶子闊列堅,死於二次西征時期的科羅姆納 [15]  ,拔都在攻下城市後進行了殘酷的屠殺;蒙古大汗蒙哥,死於四川釣魚城,死前下令攻克之後屠城,蒙古(元)軍在此之後對釣魚城進行了多次規模大小不等的進攻,直到臨安被攻陷,守將王立於1279年在得到了不屠城的允諾後出降。(網傳窩闊台子闊出也是戰死的,然而闊出實屬病逝)
事實上,這種蒙古軍主將“被死亡”情況,其實並不只限於拜答爾,就連拔都都有這種情況,在被合丹軍隊佔領的匈牙利城市瓦拉金(Varadin),就流傳着拔都本人死於該城下。這則傳説於15世紀中葉被俄羅斯的説書人所採納,並在流傳於俄羅斯的《拔都之死的故事》中反映出來。
參考資料
  • 1.    志費尼.《世界征服者史》上冊:商務印書館,2011:275頁
  • 2.    拉施德丁.《史集》:商務印書館,1986年:第二卷 170頁
  • 3.    拉施德丁.《史集》:商務印書館,2009年:128頁
  • 4.    拉施德丁.《史集》:商務印書館,2009年:117頁
  • 5.    [波斯]拉施特 著;餘大鈞,周建奇 譯.史集:第二卷:商務印書館,1986:170
  • 6.    拉施特.史集:第二卷:商務印書館,1986:77
  • 7.    志費尼.世界征服者史:上冊:商務印書館,2011:275
  • 8.    拉施特.史集:第二卷:商務印書館,1986:215
  • 9.    拉施特.史集:第一卷 第一分冊:商務印書館,1983:258
  • 10.    拉施特.史集:第三卷:商務印書館,1986:79
  • 11.    拉施特.史集:第二卷:商務印書館,1986:125-126
  • 12.    拉施特.史集:第二卷:商務印書館,1986:115
  • 13.    注:阿魯忽被阿里不哥立為察合台汗國汗王,主要是因為當時阿里不哥和忽必烈都在搶奪察合台汗國的控制權,各自用各自親近的察合台後人去當汗,阿魯忽和阿里不哥關係好,所以就被派去了,非常時期,已經沒有規矩可説。阿魯忽是在阿里不哥指認下繼位,而其時察合台汗國的合法汗是蒙哥汗指認的哈剌-旭烈兀之子木八剌沙,阿魯忽算是奪位,而且也不得不指認木八剌沙為自己的繼承人,這是特殊情況。當時的情況是,隨着蒙哥於1259年的逝世,忽必烈與阿里不哥展開了長達數年的汗位爭奪戰,二人各自稱汗,都需要獲得各個汗國的承認。當時察合台汗國緊鄰蒙古腹地西部,而阿里不哥的勢力中心在蒙古首都哈剌和林,如果察合台汗國支持阿里不哥,則後者可以利用中亞的資源穩定後方,而如果要支持忽必烈,則阿里不哥將陷入兩面受敵的境地,因此汗國成了二者爭奪的焦點。忽必烈先派出自己身邊的察合台家族成員木禿堅之孫,不裏之子阿必失合前往執掌汗國,但中途被阿里不哥軍擒獲而被處決。同時阿里不哥效仿忽必烈,派自己身邊的察合台諸王,拜答爾之子阿魯忽去奪權。
  • 14.    拉施特.史集:第一卷 第二分冊:商務印書館,1983:302
  • 15.    拉施特.史集:第二卷:商務印書館,1983:65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