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史集

鎖定
《史集》, 又名《集史》,是14世紀初伊利汗國拉施特奉伊利汗合贊和合兒班答之命,主持編撰的一部世界通史著作,歷時十年編纂而成。 [1] 
《史集》的內容包括了中世紀時世界各國、各民族的歷史。這部歷史鉅著對研究蒙古史尤其重要,它包含有研究14世紀初以前蒙古族史的極為豐富的第一手材料。 [2] 
《史集》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被譽為“歷史百科全書”、“中世紀最重要的文獻之一” ,成為研究中世紀蒙古、突厥及中亞、中國各民族歷史、民族關係史、地區史、伊斯蘭教史的重要文獻。 [1] 
中文名
史集
外文名
Jami‘al—Tarikh
作    者
拉施特
創作時代
14世紀初
類    別
歷史著作
作品別名
集史
字    數
133.2萬

史集內容簡介

《史集》全書原分為三部:第一部為《蒙古史》,第二部為《世界史》,第三部為《世界地誌》。但留傳至今的只有前兩部和一個殘缺不全的附編:《阿拉伯、 猶太、蒙古、拂郎、中華五民族世系譜》。
第一部《蒙古史》包括第一至三卷,分別記述了烏古思及起源於烏古思親屬、後裔的各部落、民族,札刺亦兒、塔塔兒等十九個部落,克烈、乃蠻、汪古、唐兀、畏兀兒、吉利吉思等九個大部族,自古以來就稱為蒙古的諸部落,成吉思汗先祖紀和1155—1227年的成吉思汗紀及同時代的亞洲、北非各國君主傳,成吉思汗編年大事記、成吉思汗訓言、軍隊編制,波斯伊利汗以外的成吉思汗後裔史以及旭烈兀至合贊諸伊利汗史。
第二部為《世界史》,包括第四至七卷,分別記述了波斯古代諸帝王史迄薩珊王朝之衰亡,以及先知穆罕默德傳,阿布·伯克爾以迄穆斯塔辛諸哈里發史,波斯後期伊斯蘭教諸王朝史,包括哥疾寧、塞爾柱、花剌子模、撒勒噶爾、亦思馬因派等王朝史,突厥、中華、猶太、拂郎、印度等民族的歷史。 [3] 

史集作品目錄

第一部 蒙古史
第一卷上 突厥蒙古部族志
第一編 烏古思及起源於烏古思親屬、後裔的各部族
第二編 札刺亦兒、塔塔兒、篾兒乞惕、斡亦刺惕、森林兀良合惕等十九個部落志
第三編 克烈、乃蠻、汪古、唐兀、畏吾兒、乞兒吉思、欽察等九個大部族志
第四編 自古以來就稱為蒙古的諸部落志
第一章 迭兒列勤蒙古諸部:兀良合惕、弘吉刺、遜都思、伯嶽吾等部
第二章 尼倫蒙古諸部:合塔斤、刪竹、泰赤烏、兀魯、忙兀、八鄰等十九部落
第一卷下 成吉思汗先祖紀及成吉思汗紀
第一編 成吉思汗先祖紀
第二編 成吉思汗紀
155—1227年的成吉思汗紀及同時代的亞洲、北非各國君主傳
成吉思汗編年大事記
成吉思汗訓言
成吉思汗十二萬九千軍隊的組成及各部隊將領簡述
第二卷 波斯伊利汗以外的成吉思汗後裔史
第一編 窩闊台紀
第二編 朮赤及其後王傳
第三編 察合台及其後王傳
第四編拖雷傳
第五編貴由紀
第六編蒙哥紀
第七編 忽必烈紀
第八編 鐵穆耳紀
第三卷波斯伊利汗史
第一編 旭烈兀傳
第二編 阿八哈傳
第三編帖古迭兒(阿合馬)傳
第四編 阿魯渾傳
第五編乞合都傳
第六編合贊傳及合贊軼事四十則
第二部 世界史
第四卷 序論 波斯古代諸王史以迄薩珊王朝之衰亡,先知穆罕默德傳
第五卷 阿布●伯克爾以迄穆斯塔辛之諸哈里發史
第六卷 波斯後期伊斯蘭教諸王朝史(哥疾寧王朝、塞爾柱王朝、花剌子模王朝、撒勒噶爾王朝以及亦思馬因教派史)
第七卷 突厥、中華、猶太、拂郎、印度等民族史
參考資料 [2] 

史集創作背景

在波斯伊利汗國建立後將近半個世紀時,第七代伊利汗合贊為了讓以成吉思汗家族為首的蒙古統治者的歷史傳諸後世,於伊斯蘭教歷700年(1300年9月—1301年9月)下詔讓他的宰相拉施特編纂一部詳細的蒙古史。在拉施特編完這部蒙古史之前,合贊汗於1304年去世了。同年7月嗣位的其弟完者都汗,在舉行了即位慶典後,詢及此書的編纂情況,他披覽了已編寫出的草稿和一部分謄清稿後,下詔讓拉施特將此書進行修改、繼續編完。這部蒙古史編成後,於伊斯蘭教歷706年進呈完者都汗。完者都披覽後,下詔將這部蒙古史題獻於其兄合贊,定名為《合贊汗御修史》;接着,他又命令拉施特編寫以世界各民族史、尤其是信仰伊斯蘭教的各民族史為內容的第二部書——《世界史》,以及以世界各地區地理情況為內容的第三部書——《世界地誌》 。包括這三部書的全書定名為《史集》。伊斯蘭教歷710年(公元1310年),《史集》 全部編成,進呈完者都汗御覽。 [2] 

史集作品思想

《史集》中,拉施特把歷史的發展原因歸結為“天命”或神的意志,把成吉思汗等帝王貴族當作“天命”或神的意志的體現者和歷史的創造者,在《史集》全書總序中,拉施特丁開宗明義地説,全書的所有紀傳以及從這些紀傳所載內容所得出的總結,歸根到底“只能是讚美、稱頌和譽揚創世主的神性。
在《史集》第一部序言中,拉施特丁大講特講由於亞伯拉罕遵照安拉在夢中的啓示,決心要將愛子殺淖獻祭於安拉,安拉為嘉獎亞伯拉罕的誠心,便降福於他,使他的後裔繁衍成眾多民族和部落,讓他的後裔中產生出許許多多先知、聖賢和君主,以此來説明人們應該毫不動搖地信仰神,只有這樣,子孫後代才能興旺發達,才能成為體現神的意志的偉人,成為獲得神佑的創造歷史的聖賢。
拉施特認為偉大人物體現了神的威力和奇蹟,偉大人物在神的恩佑下創造歷史。他説:“主為了顯示其威力的形跡,經常……創造某種非凡的奇蹟,……奇蹟在高貴人物身上獲得表現……。” “造物主預先註定要讓一個福星高照的威武君主出現在世上,讓他征服世界一切國家”。在論述成吉思汗戰勝泰赤烏等部落時,拉施特説:“儘管成吉思汗年幼、只擁有少量軍隊,但因為……上帝的預定和造化的宗旨,是成吉思汗崇高地位和帝國的出現,因此一千勇夫如何能與一個有福之人匹敵?……他借偉大的主的力量征服並打倒了全部泰赤烏人及其君主以及與他們聯合的其他部落”。
拉施特認為,神通過成吉思汗這樣的偉人使國家和民族由衰敗重新振興起來,偉人體現着神的意志,創造歷史偉業,推動社會發展。他説:“隨着時代的遷移,支配世事的規律運漸失卻它的力量,國家與民族的狀況便衰敗動搖起來,這時為了消滅這個缺陷,便出現了一個福星高照的輝煌人物……此人表現出無限的努力與非凡的魄力,他清掃了成為毀滅的災禍的逐鹿場所的國土,清除了兇徒們的穢行劣跡及魔鬼所造下的孽”。 [4] 

史集學術價值

《史集》的第一部(蒙古史)具有很高史料價值,是研究十四世紀初以前的蒙古族史的最重要的基本史料之一,也是研究古代遊牧民族社會制度、族源、民族學的重要資料。
從研究蒙古史、元史的角度來看,《史集》第一部對十三世紀以前中國北方各遊牧部落及其重要人物的記載,對成吉思汗及其先世的記載,對窩闊台、貴由、蒙哥、忽必烈等各代蒙古大汗的記載,對四大汗國曆史的記載,都包含有不少為《蒙古秘史》和漢籍上所沒有的重要資料或不同記載。
從研究13世紀以前的蒙古諸部及中國北方其他遊牧部落的族源和各部落的親屬關係問題來看,《史集》 上詳細記載了許多遊牧部落的起源和分支情況,往往有《秘史》和漢籍上沒有或缺乏詳細記載的資料。《史集》上詳載了札刺亦兒部十分支、克烈部六個分支的名稱,《秘史》 和漢籍上都沒有記載得那麼詳細。《史集》 上所載的塔塔兒部六個分支、篾兒乞惕部四個分支的名稱也與《秘史》所載有很大的不同。由此可見,《史集》上包含有不少有關蒙古地區諸部落的起源、分支和親屬關係的重要資料。
從研究蒙古等中國古代北方遊牧部族的民族學角度來看, 《史集》上包含有不少有關蒙古等中國古代北方遊牧部族的狩獵、遊牧、衣食住行、家庭日常生活、風俗習慣、婚姻、財產繼承習慣、圖騰、宗教、口頭文學、語言、醫學等等的寶貴資料。
從研究古代蒙古社會制度和古代遊牧民族社會制度的角度來看,《史集》 上包含有許多有關蒙古諸部和其他遊牧部落生產發展情況、遊牧方式、牧場佔有使用情況、氏族部落組織、階級和階級關係、軍事制度、政治制度、習慣法等的寶貴資料。
《史集》上還包含有不少關於畏吾兒、乞兒吉思、哈刺魯等中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以及12—13世紀中亞、西亞等地區歷史的重要資料,對研究中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史和一些國家、民族的中世紀史也有重要價值。 [2] 

史集後世影響

一百多年來世界各國學者一再對各部分進行校勘、翻譯、註釋和研究。
1836 年,法國學者卡特麥爾(1782—1857)發表了該書《旭烈兀傳》的研究著。
1858—1888年,俄國學者貝勒津將該書第一卷即《部族志》、《成吉思汗先祖及成吉思汗紀》的波斯原文經過校勘後,連同俄譯文和註釋發表。
19世紀90年代初,中國學者洪鈞根據別列津俄譯文將《成吉思汗先祖及成吉思汗紀》轉譯為漢文,收在他的《元史譯文證補》中。
1910年,法國學者伯勞舍發表了題為《拉施都丁蒙古史導論》的研究著作。1911 年,他又刊佈了《史集》第二卷的波斯文校勘本。
1946、 1952、 1960 年,蘇聯科學院先後出版了該書第三、第一、第二卷俄譯本。
1957、 1965和1980年,蘇聯又先後刊佈了該書第三卷、第一卷上冊和第二卷前一部分的波斯原文集校本。
1940年,奧地利學者雅恩刊佈了第三卷中的《合贊汗史》波斯文校勘本。1951 年出版了第二部第七卷中的《拂郎史》波斯原文和法文譯註; 1969 年出版了同卷中的《烏古思史》德文譯文; 1971 年出版了同卷中的《中華史》波斯原文和德文譯文。
1940年,英國學者波伊勒出版了該書第二卷英文譯註本。 [3] 
2015年11月,該作品被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與國家民委評為“第三屆向全國推薦百種優秀民族圖書”。 [5] 

史集版本信息

保存到現今的《史集》波斯文抄本散見於世界各國,主要抄本如下:
伊斯坦布爾1317年抄本
這個抄本收藏於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市託普卡庇·薩萊圖書館,編號1518。 回曆717年8月末(公元1317年11月初)抄寫成於巴格達。這是拉施特還在世時就已抄寫成的一個抄本。這個抄本抄寫得很工整、清晰,其內容包括《史集》第一部全部。在現存的包含有《史集》第一部的各種波斯文抄本中,這是最古老、最好的一個抄本。
塔什干抄本
現藏於蘇聯烏茲別克加盟共和國科學院東方抄本部。抄寫於14、15世紀時。這個抄本的特點是:蒙古諸汗、王的名字不僅用波斯文寫出,也用古蒙文寫出。此本只包含《史集》第一部,它短缺了有關合贊汗四十則軼事的部分,並有10張(約佔整個抄本的4 %)是十七世紀前後補抄的。
倫敦抄本
即倫敦大英博物館藏Add. 7268號抄本。此本包含《史集》第一、二部。抄寫於1433年。這也是一個較好的抄本,但抄寫得較潦草。
列寧格勒謝德林公共圖書館藏抄本
此本包含《史集》第一、二部,抄寫於1407年,是一個較古老的善本,但破損得很厲害,缺失了許多張。
伊朗德黑蘭博物館藏抄本
此本抄寫得很漂亮,並仔細地加上了音點,但有時有抄寫者按自已理解改動原文處。此本抄寫於1596年。
巴黎國立圖書館藏抄本
此本包含《史集》第一、二部,但殘缺得很多。首尾和中間均有短缺。唯伊利汗史部分相當完整,抄寫得也較工整。
蘇聯科學院東方學研究所列寧格勒分所藏抄本
此本抄寫得極草率,其抄寫質量低於以上所有各本。此本抄寫於1576年。此本即俄國學者貝勒津的《史集》第一卷波斯文校勘本及俄文譯註本所據底本。
奧地利維也納圖書館抄本
此本為歐洲學者卡爾·雅恩的《史集.合贊汗傳》及《史集·從阿八哈到乞合都為止的伊利汗傳》兩種波斯文校勘本所曾利用的抄本之一。
伊斯坦布爾市託普卡庇.薩萊圖書館1653號抄本
此本抄寫於回曆714年(1314年),是最古老的一個抄本,其內容包含有《史集》第二部。此本為伊朗學者達捏什·帕朱等校訂的《史集·亦思馬因教派史》波斯文集校本所根據的底本。
另外還有兩個抄本:大英帝國印度事務部圖書館所藏抄本、西德幕尼黑市巴威利亞州圖書館藏抄本。 [2] 

史集作者簡介

拉施特(Rashid al-Din Fadl Allah,1247—1318)亦稱火者·拉施特丁(Khodja Rashid-eddin)。 伊兒汗國曆史學家、政治家。祖先為猶太人。早年習醫,後任阿八哈汗御醫。 1298年,被合贊汗任命為首相。實施了一系列經濟改革措施,政績彰著。後遭巡陷被處死。著述甚多,主編的《史集》,主要敍述蒙古及伊朗的史事,亦涉及法蘭克人、猶太人和中國人的歷史,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6] 
參考資料
  • 1.    沈智編著. 清華北大狀元最愛看的中外名著大全集 特惠超值版[M].瀋陽::萬卷出版公司, 2010,90.
  • 2.    餘大鈞:拉施特和他主編的歷史鉅著《史集》[J], 《民族研究》1983年 第6期,61-67.
  • 3.    自 聞明,張林主編. 史籍精華[M]. 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6,184-187.
  • 4.    內蒙古大學學報叢刊 蒙古史論文選集 4[M].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 261-262.
  • 5.    第三屆向全國推薦百種優秀民族圖書公示   . 國家新聞廣電總局[引用日期2019-11-03]
  • 6.    《世界歷史詞典》編委會. 世界歷史詞典[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5,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