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愛德華·拉羅

鎖定
愛德華·拉羅 (Edouard Lalo,1823-1892),西班牙血統的法國作曲家,生於里爾,早年學習小提琴大提琴,十六歲入巴黎音樂學院小提琴並私下學作曲。
本    名
愛德華·拉羅
外文名
Edouard Lalo
性    別
國    籍
法國
出生地
里爾
出生日期
1823年
逝世日期
1892年
代表作品
《菲埃克斯》
《伊斯城之王》
職    業
作曲家

愛德華·拉羅主要作品

作有歌劇《菲埃克斯》、《伊斯城之王》,芭蕾舞劇《納木那》,交響樂《g小調交響曲》以及一些器樂曲,最優秀的是小提琴與樂隊的《西班牙交響曲》和《大提琴協奏曲》。作品有典型的法國音樂特徵,旋律優美華麗,典雅生動,樂隊色彩豐富,樂器效果得到充分發揮,並廣泛運用西班牙及俄國、挪威的民間曲調。
鏈接:西班牙交響曲

愛德華·拉羅人物生平

1823年1月27日生於利爾一個西班牙血統的小官員家庭,童年時代他有幸從利爾音樂學院的小提琴教師和當地一位曾在貝多芬指揮的樂隊中演奏過的大提琴師那裏,接受過演奏絃樂器的嚴格訓練,因此他最初的愛好首先是室內樂。拉羅渴望以音樂為專業的願望得不到他父親的諒解,在十六歲時(1839年)便毅然從家裏出走,到巴黎進音樂學院學習作曲,但為期不長。
拉羅的這一段生活很少為人所知,甚至連學院的檔案也記載不詳,只知道在二十歲到二十五歲時,他的主要興趣依然是室內樂,他寫過重奏曲和客廳風格歌曲,但不成功。很長時間他只靠教課和在1853年創建的阿米戈一雅卡爾(Armingaud-Jacquard)四重奏團拉小提琴或中提琴過活。
1867年,在經過十年光景的創作停頓之後,拉羅根據席勒的主題着手為參加比賽而寫作歌劇《費斯柯》,但既未獲獎也沒有得到演出的機會,只是後來作者曾利用其中一些素材改寫出其他作品。若干年後,拉羅轉而創作器樂作品,效果就大不一樣,他的《嬉遊曲》(1872年)、《西班牙》交響曲(1873年)和其他幾首小提琴協奏曲、《挪威》狂想曲(1881年)和《g小調交響曲》(1885-1886年)等,都受到聽眾由衷的歡迎。與此同時,拉羅還是沒有放棄寫作歌劇,他的新歌劇《伊斯城王》從1875年開始一直到1887年共歷時十三年方始完成,這部作品經歷過慢長的坎坷歲月,到1888年演出成功並得獎時,拉羅已滿六十五歲,離死期也已不遠了。他的最後一部未完成的歌劇《扎克雷農民起義》後來由法國作曲家科卡爾(A. Coquard,1846-1910)續寫完成。
普法戰爭激起的熱情,促使以聖-桑等人為首的一些愛國作曲家,在1871年組織起旨在復興法國本民族音樂文化的法國民族音樂協會,拉羅同弗蘭克、吉羅(E.Guiraud,1837-1892)、杜布依斯(T.Dubois, 1837-1924)和福萊等,都是當時的協會委員。拉羅為法國音樂添加了聖一桑所缺少的熱情氣質,還有同精緻與巧技相結合的節奏活力,以及法國人性格中在表達感情方面所固有反應迅速而清晰的特點,此外便是對異國情調的一股壓抑不住的傾心和對詩意想象的強到意向。如果説,法國作曲家達維德(F.C.David, 1810-1876)在1844年,即在李斯特開始創作他那一系列交響詩之前,便在他的交響頌歌《荒漠》中把東方情調引入法國音樂廳的話,那麼,拉羅則更有信心地發展這種異國趣味,使之成為後來法國音樂最顯著的特徵之一。他的《西班牙》交響曲、《挪威》狂想曲、《娜威》幻想曲、《俄羅斯》協奏曲以及舞劇《納木那》中的片段,都顯示出如畫的傾向——這在夏布裏埃、德彪西、拉威爾、施米特和魯塞爾等法國作曲家的許多不同作品中都得到進一步的強調。因此可以説,拉羅在管絃樂色彩運用方面,乃是法國音樂界年輕一輩的直接先驅。
拉羅在晚年因緊張創作,身體相當虛弱,他在寫作舞劇《納木那》的當時,就曾因體力不支而患過癱瘓病,1892年4月22日終因心臟病突發而在巴黎辭世。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