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抹頭

鎖定
抹頭是槅扇與檻窗扇上不可缺少的橫向構件。因槅扇與檻窗較高並經常開啓,為防止開榫或變形設抹頭予以加固。抹頭的位置及樣式的變化還可使槅扇與檻窗增加美觀效果。
中文名
抹頭
性    質
傢俱部件名稱
朝    代
明清
類    別
橫向構件

目錄

抹頭定義

明清傢俱部件名稱。凡用攢邊的方法做成的方框,如桌面、凳面、牀面等,兩根長而出榫的叫“大邊”,兩根每而鑿有榫眼的叫“抹頭”。如四根一般長,則以出榫的叫“大邊”,鑿眼的叫“抹頭”。大邊和抹頭可以合起來簡稱“邊抹”。

抹頭簡介

抹頭是槅扇門組成槅扇之橫向木枋,分上、中、下抹頭(現稱上、中、下梃)。早期建築抹頭較少,明清時期,建築則常有五、六個抹頭。 [1] 

抹頭分類

抹頭,明清傢俱部件名稱,是厚板如條案的面板,羅漢牀圍子,為了不使縱端的斷面木紋外露,並防止開裂,多拼拍一條用直木造成的“抹頭”。
襲明制器插肩榫一塊玉翹頭案(厚板拍抹頭-翹頭與抹頭一木連做),如下圖 1 所示。
圖1. 圖1.
厚板出半榫拍抹頭,如下圖 2 所示。
圖2. 圖2.
厚板出透榫拍抹頭,如下圖 3 所示。
圖3. 圖3.
厚板出透榫及榫舌拍抹頭,如下圖 4 所示。
圖4. 圖4.
厚板拍抹頭 翹頭與抹頭一木連做,如下圖 5 所示。
圖5. 圖5.

抹頭應用

抹頭是槅扇與檻窗扇上不可缺少的橫向構件。因槅扇與檻窗較高並經常開啓,為防止開榫或變形設抹頭予以加固。
抹頭的位置及樣式的變化還可使槅扇與檻窗增加美觀效果。
一般來講,如果傢俱面板縱端的斷面木紋外露,空氣濕度變化,木材幹縮濕漲,容易造成開裂。同時,因其沒有紋理,顏色也深暗無光澤。這時,抹頭便起到了一個用自己的花紋色澤優美的縱切面去將傢俱面板的縱端的斷面隱藏起來,用自己的優勢去彌補傢俱面板的縱端斷面。多采用與厚板格角相交的造法即在厚板的縱端格角並留透榫或半眼。抹頭與厚板拍合併用鰾膠粘貼。
凡用攢邊的方法做成的方框,如桌面、凳面、牀面等,兩根長而出榫的叫“大邊”,兩根短而鑿有榫眼的叫“抹頭”。如四根一般長,則以出榫的叫“大邊”,鑿眼的叫“抹頭”。大邊和抹頭可以合起來簡稱“邊抹”。攢邊打槽裝板是中國木器傢俱最重要的一個榫卯組合,這個組合正如一個精妙的團隊,各司其職,分工明確,但又相互取長補短。在大邊和抹頭組成邊框的空間內,採用薄的面芯板代替厚板,讓整個傢俱精巧不笨重,同時又能達到對木材的節約和合理使用。一般,在這個榫卯組合的工藝中,為了迎合木料的漲縮特性,給面芯板預留合理的伸縮縫,讓傢俱隨季節變換,呈現出張弛有度的活力。
參考資料
  • 1.    《中國土木建築百科辭典》總編委會.《中國土木建築百科辭典》: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