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抱笙

鎖定
抱笙是蘆笙的一種,是苗、侗、水、瑤、仡佬等族單簧氣鳴樂器。古稱盧沙。苗、侗、水語都稱梗 。苗語又稱嘎鬥、嘎傑、嘎東、嘎正等。侗語又稱梗覽、梗覽尼、梗勞等。瑤語稱婁系 。流行於貴州、廣西、湖南、雲南、四川等省區。歷史悠久,形制多 樣,音色明亮、渾厚,富有濃郁的地方特色,民間常用於蘆笙舞伴奏和蘆笙樂隊合奏。經過 改革,已在民族樂隊中應用,可獨奏、重奏或合奏,有着豐富的表現力。
中文名
抱笙
類    別
蘆笙
苗語又稱
嘎鬥、嘎傑、嘎東、嘎正等
流行地區
廣西、湖南、雲南、四川等省區
特    色
音色明亮、渾厚

抱笙起源

抱笙 抱笙
關於抱笙的起源,民間流傳着許多動人的傳説。在重巒疊翠的苗嶺山下,在清澈碧綠的清水 江畔,在山明水秀的苗家山寨,很早以前住着一對老夫妻,阿爹叫篙確,阿婆叫娓嫋,他們40歲才生下一個姑娘,取名榜雀。姑娘心靈手巧,長得比孔雀還美,比黃鶯還會歌唱,苗 家後生都很喜歡她,而榜雀暗地卻愛上了青年獵手茂沙。勇敢的茂沙武藝高強,曾殺猛虎為 父報仇,射鷹精為民除害。有一次,殺死白野雞怪救了一位姑娘。姑娘得救了,茂沙也走遠 了,這姑娘原來就是榜雀,父母見到愛女無比高興,熱淚盈眶。榜雀因找不到茂沙而茶飯不 香、容顏憔悴。多才多藝的老阿爹,採金竹、削簧片,做出一支精巧的蘆笙,用它吹出優美 的音調,篙確老爹又教寨子裏的青年做蘆笙、吹蘆笙。賽蘆笙那天,遠近苗寨的青年都趕來 參加,終於引來了頭插白野雞翎的茂沙,榜雀一眼就認出了他,篙確老爹請他到家裏做客, 榜雀精神煥發,與茂沙暢敍衷情,兩人結為美滿夫妻。 在錦繡的侗鄉,傳説蘆笙始於三國時代。孔明出兵進犯侗家寨,以戰鼓為號。當時侗族首領 孟獲,則令人鑿竹吹音,作為糾集人馬、進攻或退卻的信號,後來逐漸地演變為蘆笙。 在一些地區的侗歌中,還記述着製作蘆笙的詳細過程,説是開始曾用木頭削制簧片,吹不出 聲音來,繼而改用竹子或牛角製作,雖發了音,但吹起來太費力,後來孟獲的兒子從戰甲上 取下一些銅片,仿巖洞滴水聲,將其錘得很薄,裝在蘆竹管上,才發出動聽的聲音來,從而 相繼製成了各種大小不同的蘆笙。
在我國樂器史上,蘆笙出現的年代較葫蘆笙為晚,公元12世紀初南宋時期,蘆笙的前身“盧 沙”才見於文獻記載,當然在記入史籍前還有着相當長的歲月。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 有:“盧沙,?人樂,狀類簫,縱八管,橫一管貫之。”南宋周去非《嶺外代答》 (卷七)樂 器 條中記述更詳:“瑤人之樂有盧沙、銃鼓、葫蘆笙、竹笛。……盧沙之制,狀如古簫(指排 簫),編竹為之,縱一橫八,以一吹八,伊嘎其聲。”上述記載表明,盧沙的外形雖與排簫 相似,但演奏方法卻與蘆笙是一致的。在廣西一帶的瑤族等少數民族中,同時存在着盧沙和 葫蘆笙兩種樂器。南宋陸游《老學庵筆記》也有:“辰、源、清州蠻……農隙時,至一二百 人為曹,手相握而歌,數人吹笙在前導之。”蘆笙一詞作為樂器之名,始見於明代文獻。明 代錢古訓《百夷傳》中寫道:“村甸間擊大鼓,吹蘆笙,舞幹為宴。”在明代倪輅所著《南 詔野史》中,記載着進入滇中的苗族“每歲孟春跳月,男吹蘆笙,女振鈴唱和,並肩舞蹈, 終日不倦。”明代田汝成的《炎繳紀聞》也有:“峒人,暇則吹蘆笙。”明代鄺露《赤雅》 中也有:“侗……善音樂,彈胡琴,吹六管(即蘆笙),長歌閉目,頓首踏足,為混沌舞。” 清代田雯蒙齋《黔書》載:“其笙截竹為管者六,通其節而櫛比之,……又截竹徑尺,衡綰 於六管之御而吹之。”

抱笙發展歷史

蘆笙是從葫蘆笙演變而來的,人們在實踐中認識到,葫蘆性脆、不結實,又易漏氣,竹簧也 容易吸濕變音。明代音樂家朱載?就曾在其“辨笙不宜用真匏”的文章中説出了它的缺點。 在黔、桂、湘等省、區,我國少數民族的先民們,逐漸在葫蘆笙的基礎上,製成了木製笙鬥 和金屬簧片的蘆笙,從而獲得了較大的音量和優美的音色。在苗、侗、瑤等民族中,蘆笙不 斷髮展,並逐步取代了十分盛行的葫蘆笙。本世紀60年代初,雲南音樂工作者在西雙版納布 朗族地區,曾收集到一支古老的十四管排笙,笙管分為左右兩排穿過笙鬥,它已不用葫蘆而 用竹管做笙鬥,簧片也改為銅簧,其外形,與宋代“狀如古簫,編竹為之”的盧沙相似 。這支遺存的古排笙,足以為葫蘆笙演變發展為蘆笙的歷史作見證。
舊社會,苗、侗等族人民受盡歷代統治者的深重壓迫和剝削,呻吟喘息在死亡的邊緣,過着 “柴火棉襖,蕨根當糧草,松膠當燈照,赤腳當鞋跑”的日子,蘆笙也和它的主人一樣遭 到摧殘。清代封建統治者和國民黨反動派實行民族同化政策,不許苗胞講苗語、穿苗族服裝 ,更害怕苗族人民借吹蘆笙和跳蘆笙舞來“聚眾造反”,蠻橫地下令禁止吹蘆笙。當統治者 逐寨搜繳蘆笙時,苗族同胞就把它埋藏起來,待搜繳者一過,又取出來吹奏。苗家不堪忍受 反動統治者剝削和壓迫,曾先後掀起了多次武裝起義和拒糧抗款的英勇鬥爭。咸豐、同治 年間,苗族英雄張秀眉領導的抗清起義中,蘆笙成了進軍的“號角”,激勵着起義者前僕後 繼、英勇戰鬥。
抱笙 抱笙
1949年11月,苗、侗等族人民在共產黨的領導下獲得了新生。1950年國慶節的10月3日晚上 ,苗族著名蘆笙手東丹干等人,在北京中南海懷仁堂幸福地見到了毛主席,在這個民族大 團結的文藝盛會上,代表貴州省文工團向毛主席敬獻了一對蘆笙,並表演了苗族傳統蘆笙 舞。毛主席觀看後,欣然命筆寫下了《浣溪沙·和柳亞子先生》的著名詩詞。貴州苗族蘆 笙手還在世界青年聯歡節上表演過精彩的蘆笙舞,受到各國人民的稱讚。在中國分佈廣泛,大致有十七簧、二十一簧和三十六 簧三種規格。多用於合奏以及地方戲曲伴奏。
另:
笙 中國古老的簧管樂器,殷代(公元前1401--前1122年)的甲骨文中已有"和"(小笙)的名稱。春秋戰國時期,笙已非常流行,它與竽並存,在當時不僅是為聲樂伴奏的主要樂器,而且也有合奏、獨奏的形式。南北朝到隋唐時期,竽、笙仍並存應用,但竽一般只用於雅樂,逐漸失去在歷史上的重經作用,而笙卻在隋唐的燕樂九部樂、十部樂中的清樂、西涼樂、高麗樂、龜茲樂中均被採用。當時笙的形制主要有十九簧、十七簧、十三簧。唐代又有了十七簧的義管笙,在十七簧之外,另備兩根義管,需要時,再把它臨時裝上去。早期的笙為竹製,後來改為銅製。明清時期,民間流傳的笙有方、圓、大、小各種不同的笙的形制。
笙的構造,將銅製的簧片裝在若干竹管下端,這些竹管插在一個木製或制的帶有吹孔的笙鬥上。吹時用指按着竹管下端所開的孔,使簧片與管中氣柱發生共鳴而發出樂音。演奏時,除單音外、大都用二音、三音或四音配成和音。解放後,對笙進行了改造,已普遍使用的有二十一簧、二十四簧、三十六簧以及小排笙、排笙鍵盤笙)等多種形制。笙的吹奏技術也有較大發展,除了用於伴奏與合奏外,已發展成為獨奏樂器。
笙是中國古老的吹奏樂器,它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樂器,並且對西洋樂器的發展曾經起過積極的推動作用。
1978年,中國湖北省隨縣曾侯乙墓出土了2400多年前的幾支匏笙,這是中國發現的最早的笙。

抱笙形成過程

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起初,笙和排簫有點相似,既沒有簧片,也沒有笙鬥,只是用繩子或木框把一些發音不同的竹管編排在一起。後來人們逐漸給笙增加了竹質簧片和匏質笙鬥,和排簫區別開來。
笙鬥用葫蘆製作,吹嘴由木頭製成,十幾根長短不等的竹管呈馬蹄形狀,排列在笙鬥上面。唐代以後,演奏家們把笙鬥改為木製,後來經過流傳,又用銅鬥取代了木鬥,同時簧片也從竹製改為銅製。
由於笙流傳的年代久遠,所以在不同的地區有不同式樣的笙。新中國成立後,中國的樂器製造者和音樂工作者,對笙進行了不斷的改革,先後試製出擴音笙、加鍵笙等多種新品種,克服了音域不寬、不能轉調和快速演奏不靈便等缺點,給笙帶來了新的生命力
笙的音色明亮甜美,高音清脆透明,中音柔和豐滿,低音渾厚低沉,音量較大。而且在中國傳統吹管樂器中,也是能夠吹出和聲的樂器。在和其它樂器合奏的時候,能起到調和樂隊音色、豐富樂隊音響的作用。在大型的民族管絃樂隊裏,笙有時還要用到高音中音低音三種笙。

抱笙吹奏方法

笙是中國古老的簧管樂器,歷史悠久,能奏和聲。它以簧、管 配合振動發音,簧片能在簧框中自由振動,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 簧的樂器。 笙的構造比較複雜。它是由笙鬥、吹嘴、笙苗(又稱笙管)、 笙角、簧片和腰箍等部件組成的。 笙鬥圓形,笙鬥和吹嘴銅製,焊接後合為一體。笙管上端有長 方形或亞鈴形出音孔,下開圓形按音孔,下端與笙角相接。 笙角為紅木或黃柏木製錐狀體,插人笙鬥部分鑲簧片。簧片響 銅製,長方形,其根部與簧片板連接,經過抹綠(用五音石磨出銅 綠塗抹簧片,彌合簧縫,並可防鏽)和朱蠟(用蜂蠟、松香,硃砂 或銀硃配製)點音(又稱點簧,置於簧片尖端,可調整音高)而成。 笙管依發音高低而長短有別,中下部用腰箍固定。右留缺口可容手指按音。 笙利用兩種振動的巧妙配合而發出優美的樂音:一種是有一定 大小和一定厚薄的簧片的振動;一種是有一定長度和一定直徑的管 中空氣的振動,這在科學上叫做“配合系”的振動
抱笙 抱笙
笙是一種和聲樂器,除裝有簧片的笙苗能發出固定的音以外, 按傳統習慣,音階中的每個音,都是由一套固定的和聲配合而成的, 能同時發出雙音、3個音、4個音,有的笙最多到9個音,當然也可以 吹出單音。 演奏笙時,兩手手掌將笙鬥托住,右手中指和無名指插進笙苗 的馬蹄形縫隙中,用7個手指(右手4個、左手3個)按孔。每個手 指兼管幾個按孔,手指動作要靈敏,按孔要嚴密。笙的演奏技巧分 為手指技巧和口內技巧,可奏出單音、和絃、抹音、滑音頓音、 花舌、呼舌、揉音和喉音等技巧,在笙上吹奏顫音是比較困難的。 笙是吹管樂器,但又是通過銅質簧片的振動而發音的,因此具有簧 、管混合音色,高音清脆、透明,中、低音優美、豐滿,柔和,易 與其他樂器的音響融合。 笙的音色與簫、笛、管比起來,缺乏個性,音質也較為浮泛,穿透力較差,深度和力度不夠,但它卻是一個很好的伴奏樂器和合奏樂器。笙的簧、管雙重音色及自身的和聲配置,使笙的音響具有很強的協調性。在管絃樂隊中,笙是最理想的“溶合劑”,它可以與吹、拉、彈三組樂器結合得很好 由於笙的突出的和聲效果和調和功能,音色柔和、沉靜,較少具有中國樂器的神韻。相反,它與西洋樂器倒更為接近。實際上,西洋的管風琴等簧片樂器正是在中國笙的啓發下發明的。可能也是因為這一點,它更符合西方音樂的精神和風格。
1980年初,中央民族樂團訪日首場演出就轟動了東京。他們使用的32簧笙等改革樂器,是第一次登上國外樂壇。在日本使用的還是我國唐代流行的17簧笙。王惠中用改革的32簧笙演奏的《鳳凰展翅》和《天鵝湖》中的《四小天鵝》舞曲,獲得極大的成功,日本新制作座藝術團團長真山美保聽了後説:“我很吃驚,中國的民間樂器能演奏柴科夫斯基的世界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