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抗戰小學

鎖定
抗戰小學,位於四川省瀘州市納溪區天仙鎮樂道古鎮風吹嶺下,為國內唯一以抗戰命名的學校,是天仙硐旅遊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9-10] 
抗戰時期,人們流離失所,到此躲避戰亂。為抗日救國,培育新生力量,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由惲代英的學生樂道鄉長曾子平籌資修建學校,民國二十八年(1940年)落成,取名“抗戰小學”。學校內石砌稜形高台上刻有“還我河山”“驅除倭寇”“抗戰必勝”“中華萬歲”等標語口號以激勵師生。 [1] 
抗戰小學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四川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概述圖來源: [1] 
中文名
抗戰小學
地理位置
四川省瀘州市納溪區天仙鎮樂道古鎮
保護級別
四川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開放時間
全天
修建時間
1938年

抗戰小學建設沿革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曾子平籌資修建學校.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學校落成,取名“抗戰小學”。
民國三十年(1941年)10月,蔣介石宋美齡等曾到此視察。 [1] 
2008年,學校整體遷出。 [7]  [9] 
2012年,學校原址被改為瀘州市抗日戰爭紀念館,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8] 

抗戰小學建築格局

抗戰小學位於峽谷裏,峽谷兩側是斧削般的懸崖,崖上長滿高大的楠木、古松,谷裏翠竹掩映,石徑幽深。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從大山深處蜿蜒而來,由此折而向南,緩緩注入永寧河 [9] 
抗戰小學為四合院佈局,現由門廳、左右廂房、正廳和後廳構成,分設為8個展廳供遊參觀。 [3]  教室同時可容12個班教學,操場前方2米高的講台上立着4根石柱,柱子上分別刻有“打倒日本鬼子”“建國必成,教育英才”“還我河山”“收復舊河山”字樣。 [4] 
抗戰小學 抗戰小學

抗戰小學文化活動

自抗戰小學改建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以來,定期、不定期都有學生、機關單位幹部職工、羣眾和遊客到抗戰小學參觀,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9] 
2020年9月1日,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前夕,納溪區天仙鎮中心小學組織學生來到抗戰小學舊址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2] 
2021年3月,納溪區消防救援大隊全體黨員走進抗戰小學開展“走進抗戰小學·牢記抗戰歷史”主題黨日活動。 [5] 

抗戰小學歷史文化

抗戰時期,人們流離失所,到瀘州市納溪區天仙鎮樂道古鎮躲避戰亂。為抗日救國,培育新生力量,修建學校。 [1] 
樂道古鎮 樂道古鎮
抗戰小學由當時樂道鄉鄉長曾子平先生倡建。曾子平是惲代英的學生,其思想深受惲代英的影響,有愛國抱負和理想。當時,日本帝國主義在華北平原實行殺光、燒光、搶光的“三光”政策,並揚言滅我中華。為激發人民抗日救亡的熱情,培育後代抗日救國的思想,曾子平“為鄉人所利,動建學之願,籌集國幣六十萬”,從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開始,在樂道場之上“鑿山為基,下帶溪流,上枕山麓”,歷時兩年建成。 [4] 
抗戰小學
學校建成後,曾子平撰寫校訓:學文習武、報效祖國。抗日到底,光復山河。 [4]  當年學校除了教授國文、數理化,抗戰小學還專門開設有軍訓課程。學生早晚出操,一週跑一次越野。此外,學校還開設拳術、刀術、射擊等軍訓科目,教員均為當地駐防的部隊軍官。 [6] 
節假日,曾子平隨同學生一道,渡河來到修建中的川滇公路,為築路軍民送水遞茶,有時也進行慰問演出。從此,寂靜的深山沸騰了,琅琅的讀書聲響徹鄉野,抗戰的歌聲經久不息。一批又一批學生,畢業後走向了抗日的前方。 [4] 

抗戰小學文物保護

抗戰小學為四川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抗戰小學旅遊信息

抗戰小學地理位置

抗戰小學位於四川省瀘州市納溪區天仙鎮樂道古鎮風吹嶺下,永寧河東岸約一千米。 [9] 

抗戰小學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

抗戰小學門票信息

免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