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抗凝療法

鎖定
抗凝療法是防治血栓形成的一種治療方法。在正常情況下,由於血液在一定的壓力下不停地循環,加上體內的生理抗凝作用,血液是不會在血管內自行凝固的,只是當血管壁損傷、血流緩慢或淤滯、血液成分改變或生理抗凝機制改變,方會引起血液凝固,血栓形成,阻塞血流,而需採取抗凝措施。 [1] 
中文名
抗凝療法
出    處
《科學技術方法大辭典》
定    義
防治血栓形成的一種治療方法
應用及研究較多的抗凝劑有肝素和口服抗凝劑兩種,肝素作用迅速,但需注射,故多作短期治療,口服抗凝劑主要有香豆素製劑和茚二酮類兩種,它們價廉而應用方便,常作長期抗凝藥物用。肝素及口服抗凝劑可預防血栓的形成和防止已形成的血栓的伸延,擴大,防止栓塞併發症,但不能加速血栓的溶解。對體內已形成的血栓的溶解,仍有賴於生理的纖維蛋白溶解作用,溶血栓治療主要是向體內注射一些促活化素物質如鏈激酶或尿激酶,促進體內纖維蛋白溶酶原活化為纖維蛋白溶酶,溶解纖維蛋白(凝塊),以使被栓塞的血管重新暢通。 [1] 
參考資料
  • 1.    李慶臻.科學技術方法大辭典:科學出版社,1999